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于庆珍
    153-154页

    48例脑血栓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仲崇华
    154-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通过治疗48例患者中治愈2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发病后根据病情程度和基础疾病选择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脑血栓形成治疗

    绝经期患者取环前应用尼尔雌醇及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研究

    白慧萍
    15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绝经期患者取环前应用尼尔雌醇及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取环绝经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取环,在取环前不应用尼尔雌醇及利多卡因,观察组患者取环前应用尼尔雌醇及利多卡因,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取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同时,观察组的取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绝经期患者取环前应用尼尔雌醇及利多卡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绝经期宫内节育器尼尔雌醇利多卡因临床效果

    单孔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13例体会

    高辉马哈提刘瑞刚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11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⑴8010病人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等。结果113例病人手术均采用颅骨钻孔冲洗闭式引流术,其中105例单侧单孔冲洗引流,8例双侧单孔冲洗引流,结果92例恢复良好,21例伴发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颅骨钻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深刻认识该病的发病机制、病理机制及术中术后处理得当防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是治疗的关键。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并发症

    基础麻醉时低位硬膜外麻醉征象的判断

    夏明蒋红玲
    156-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氯胺酮基础麻醉下低位硬膜外麻醉有无效果的征象。方法基础麻醉下对235例患儿行硬膜外腔麻醉,给予局麻药实验量2-3ML,5分钟后男性患儿测其跖反射和提睾肌反射,女性患儿仅测跖反射,如反射存在则将局麻由初量分2-3次注入椎管内,术中据情佐用氯胺酮、安定。结果根据资料记录完整的114例统计分析,麻醉效果满意者102例,失败者12例。结论基础麻醉时低位硬膜外麻醉,跖反射和提睾肌反射消失的患儿,硬膜外效果满意。

    基础麻醉低位硬膜外麻醉征象

    宫颈妊娠12例临床分析

    巴合提•哈尔依
    157-158页

    产科危重症抢救与麻醉分析

    马启玉黄丽黄世彩
    15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产科危重症患者,对其抢救措施以及麻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有效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产科危重症患者7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与麻醉措施。结果:69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抢救与麻醉之后,临床全部治愈,其中1例产科危重症患者临床表现出妊娠合并肾衰竭的情况,最终死亡。结论:在对产科危重症患者准备进行抢救时,针对全部过程实施科学有效管理、医护之间密切配合、对抢救流程进行具体规范、娴熟的抢救技术以及早期采取预防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措施,可以为确保临床抢救成功以及患者生命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科危重症抢救麻醉

    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对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影响观察

    丁玉召郑喜胜李长力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对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危重57例危重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鼻饲注入百普力,逐步加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鼻饲流质饮食,均采用一次性肠内营养泵序贯输入,持续12日。分别于第1、6、12日监测患者胃肠道反应、血清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结果经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观察组TP、TLC、ALB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危重患者的预后有显著临床意义。

    早期肠内营养危重症患者

    不同维生素C使用方法下醋酸纤维膜透析器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郭杰峰梁静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C的不同使用方法对正在使用醋酸纤维膜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的改善情况。方法:对长期正规血液透析、年龄(65.4±8.5)岁患者,于出现透析膜生物不相容性后进行血液透析300次,分A、B组和对照组。A组于基础冲管后用0.9%生理盐水500m l+维生素C4.0闭路循环20分钟。B组在A组基础上于透析上机前30分钟口服维生素C0.2g,对照组采用基础冲管。观察下次透析前患者常规体检测及主观感觉,每2周化验一次血常规、每4周化验一次血脂、肝功能、血清离子水平。结果:应用维生素C预冲及口服患者对透析的耐受性明显增强,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升高(P<0.05)。血清离子水平更趋于平稳。结论:维生素C可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纠正透析膜生物不相容性的有效辅助治疗之一。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维生素C血液透析

    先兆流产孕妇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

    黄慧慧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先兆流产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并分析支原体药物敏感状况。方法先兆流产孕妇90例(研究组),同期正常产检孕妇90例(对照组)。两组孕均行官颈分泌物人型支原体(MH)及解脲支原体(UU)检测,阳性结果加做药敏试验。结果研究组MH感染4例,UU感染31例,MH、UU混合感染2例,共感染37例,感染率41.11%。对照组MH感染1例,UU感染7例,无MH、UU混合感染,共感染8例,感染率8.89%,两组相比,P<0.01。UU、MH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较为敏感。结论 MH、UU感染是先兆流产的危险因素,不同患者之间MH、UU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存在一定差异。

    妊娠先兆流产支原体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