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检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

朱水芳

双月刊

1005-2755

zwjy@periodicals.net.cn

010-85773355-2273

100123

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北路甲3号

植物检疫/Journal Plant Quarant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植物检疫》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共同主办,是面向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林业植物检疫和出入境植物检疫工作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该刊以宣传我国植物检疫的方针政策,普及植物检疫知识,提高植物检疫理论和技术水平,沟通国内外植物检疫信息,交流经验,探讨切磋植物检疫技术为宗旨。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处理及防治技术,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疫情调查及监管技术与措施和国外植物检疫及其疫情动态等信息。本刊具英文要目,封面、封底刊登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彩色图片。 本刊为双月刊,64页,设有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危险性病虫害与生物入侵、林木检疫、综述与专论、疫情调查与监管、经验交流、疫情动态与截获、国外检疫与处理等主要栏目。 本刊适合口岸出入境植物检疫、国内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检疫科技和管理人员,农业、林业、农垦、储运、园林绿化、种子繁育和经营等部门的科技、管理和教学人员,熏蒸消毒及与出入境贸易有关单位的业务人员阅读。 主办: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主编:李怀林 出版: 《植物检疫>编辑部 发行: 《植物检疫》编辑部自办发行 地址: 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北路甲3号 (100025)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植物检疫》编辑部 电话:(010) 85745896,85773355转2273/2274;传真:(010)85745896 电子信箱:zwjy@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薰衣草精油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的拒食和胃毒活性研究

    牛平胡恒志刘娟廖江花...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薰衣草精油对马铃薯甲虫的拒食和胃毒效果,采用叶碟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薰衣草精油对马铃薯甲虫幼虫的拒食和胃毒活性.结果表明,2龄幼虫和3龄幼虫在10μL/mL浓度下的拒食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浓度和对照处理,且随着浓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拒食效果逐渐减弱;同一时段下,2龄幼虫和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在10μL/mL浓度下最高,且随着浓度的降低,其校正死亡率逐渐降低.表明不同浓度的薰衣草精油对马铃薯甲虫幼虫均具有较好拒食和胃毒作用,可为马铃薯甲虫的绿色防控提供新思路.

    薰衣草精油马铃薯甲虫拒食胃毒

    20个苹果品种(类型)对梨火疫病菌的抗病性评价

    李晓妹韩丽丽何亚南张学超...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梨火疫病菌的致病力及国内不同苹果品种(类型)的抗病性,本研究对供试的20个苹果品种(类型)采用离体枝条和离体叶片针刺接种的方法,并根据接种后致病反应强弱制定苹果品种(类型)的抗病分级指标,综合评估不同苹果品种(类型)的抗病水平.评估结果表明,梨火疫病菌株对供试的20个苹果品种(类型)枝条、叶片均具有致病力;20个苹果品种(类型)对梨火疫病的抗性水平差异性明显,高感品种8个为"芭蕾舞美""阿波尔特""蒙派斯""蜜脆""夏立蒙""美味""短枝富士""寒富",感病品种7个,抗病品种4个,高抗类型1个为我国野生塞威氏苹果"GD-9".该研究可为苹果上梨火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苹果梨火疫病菌致病力抗性评价

    关于互花米草在辽宁分布的商榷

    苗青翟强徐树军邵美妮...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花米草是我国滨海地带重要入侵植物.辽宁地处黄渤海之滨,是我国滨海地带最北界,确定互花米草在辽宁是否有分布对于制定我国北方地区防控互花米草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经现场调查、标本比对,发现目前在辽宁丹东东港市、大连庄河市、葫芦岛兴城市和龙港区有大米草分布,而无互花米草分布,当地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铲除大米草.

    互花米草大米草辽宁省

    进口大豆中4种常见杂草对草甘膦敏感性的测定

    季琴琴刘伟翟会锋胡长松...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草甘膦在农田中的大量使用,世界范围内抗草甘膦的杂草种类不断出现,因此明确进境口岸截获杂草对草甘膦的抗性水平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国内外常见的4种杂草——稗、苘麻、牛筋草和马唐为材料,通过种子萌发生测法、莽草酸含量测定法以及检测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基因相对表达量等方法测定其草甘膦敏感性.结果表明,泰州和武汉的杂草普遍表现对草甘膦敏感,而美国的稗和牛筋草以及巴西的牛筋草则对草甘膦的耐受性较高.

    杂草草甘膦敏感性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三裂叶豚草群落特征研究

    李成宏付聪徐炳芳李黎明...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的群落特征和危害状况,采用样方法对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生长的三裂叶豚草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群落物种组成、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21科38属45种,群落优势科为菊科(Asteraceae);群落优势种为三裂叶豚草,其重要值为31.35%,远高于其他物种;三裂叶豚草生态位宽度最大,其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7.75和2.09;群落中主要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总体较低,种群生态位重叠值平均为0.389 4.三裂叶豚草在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适应能力较强,入侵较为严重,亟待进行治理.

    三裂叶豚草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

    蜂巢小甲虫幼虫龄期的划分

    韩文素李健高景林钟义海...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蜂巢小甲虫(Aethina tumida Murray)是寄生蜜蜂的重要害虫,近年入侵我国并呈严峻的扩散蔓延态势.幼虫龄期的确定是进行发育生物学研究和害虫预测预报防治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蜂巢小甲虫龄期的划分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测量蜂巢小甲虫幼虫头壳宽、体长、体宽和触角间距4个指标,并根据所测数据的频次分布图以及Dyar法则推断蜂巢小甲虫幼虫龄期数为3龄.1、2、3龄幼虫头壳宽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65.37±1.62、441.41±3.67 和 709.74±4.63 μm,触角间距的平均值分别为 173.78±0.94、298.61±2.34 和 441.88±2.23 μm.经Crosby法则、线性回归、二次多项式回归和指数回归的方法验证,结果均表明该幼虫分为3龄是合理的,头壳宽可作为龄期划分的最优形态特征指标,体长和体宽变异性较大,不宜作为幼虫龄数划分的标准.

    蜂巢小甲虫龄期头壳宽触角间距

    4种生境下长刺蒺藜草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

    张琦吕广超田迅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入侵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长刺蒺藜草(Cenchirus longispinu s)在河滩、草甸、沙沼、牧场4种不同生境下生物量在各器官间的分配,测定和分析长刺蒺藜草的各器官生物量、根冠比、可塑性指标等。同时比较不同入侵程度生境的长刺蒺藜草的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结果表明:(1)4种生境下,其各器官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长刺蒺藜草地上各器官生物量在草甸、沙沼最大,牧场、河滩最小.(2)长刺蒺藜草在各生境生物量分配比的范围为:根为3.37%~8.66%、茎为24.13%~28.66%、叶为26.66%~45.61%、果为18.96%~45.84%.在水分较少的河滩生境,长刺蒺藜草的根生物量分配比和叶生物量分配比显著大于其他3种生境(P<0.05);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在草甸、沙沼、牧场生境下分配比的比较结果为:果生物量分配比>叶生物量分配比>茎生物量分配比>根生物量分配比.(3)不同生境下的长刺蒺藜草各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异速生长指数表明,根生物量-总生物量、果生物量-总生物量在草甸、沙沼和牧场为等速生长关系,在河滩为异速生长关系.(4)长刺蒺藜草在不同生境下其表型可塑性指数存在较大差异,沙沼生境的表型可塑性最大,而草甸生境最小,比较变异系数与可塑性指数后发现各器官生物量中根的表型可塑性最高.(5)长刺蒺藜草的根冠比在水分匮乏的河滩生境最大.(6)随入侵程度的增强,不同入侵程度生境中长刺蒺藜草的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的变化存在差异,与叶、果生物量分配比相比较,根、茎生物量分配比受生境入侵程度的影响更大,二者均随入侵程度的增强而增加.研究说明,长刺蒺藜草生长发育过程中既存在等速生长又存在异速生长,并采取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分配策略以适应生境的异质性,增强了其入侵、繁殖、扩散能力.

    长刺蒺藜草生境生物量分配

    增补乌兹别克斯坦针叶树卧孔菌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病原菌物的建议

    王雪蔚段维军周丽伟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来生物,特别是外来病原生物的入侵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后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生物风险之一.大型菌物是指在生活史中能够同时形成肉眼难以辨识的菌丝体和肉眼可见的子实体的一类菌物的统称.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仅收录有3种大型菌物.表明目前检疫部门对林木病原大型菌物的危害尚缺乏充分的认识.针叶树卧孔菌属(Coniferiporia)真菌是专性侵染针叶树并诱发其感染层积根腐病的林木病原大型菌物,最近的研究表明该属包括4个种和1个土库曼斯坦未描述的新枝系,其中祁连针叶树卧孔菌(C.qilianensis)分布于我国青海地区,侵染当地的祁连圆柏;硫色针叶树卧孔菌(C.sul-phurascens)在北半球广布,是包括冷杉属、云杉属、松属等诸多针叶树种的病原菌;韦尔针叶树卧孔菌(C.weirii),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的松干基褐腐病菌,分布于北美洲,侵染当地的北美翠柏(Calocedrus decurrens)和北美乔柏(Thuja plicata)2个树种;乌兹别克斯坦针叶树卧孔菌(C.uzbekistanensis)分布于乌兹别克斯坦,侵染当地1种刺柏属树木.目前,乌兹别克斯坦针叶树卧孔菌还未在我国发现,因此建议将乌兹别克斯坦针叶树卧孔菌增补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病原菌物.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可作为鉴别针叶树卧孔菌属内不同物种的可靠DNA条形码,因此整理提供了该属不同物种的ITS序列号,以期为基于真菌DNA条形码建立快速检测技术提供准确的参考,为口岸检疫部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林木病原大型菌物锈革孔菌目

    河南省农业植物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体系的初步建立

    丁华锋焦永吉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省农业植物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已使用14年,需要及时调整.本文建立了河南省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体系,对11种有害生物进行风险评估,初步确定7种属高风险,2种属中风险,2种属低风险.因此建议取消马铃薯环腐病菌和大蒜细菌性心腐病菌在河南省农业植物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位.

    河南省农业植物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警惕茄斑驳皱缩病毒入侵

    李鑫何善勇张晓声王秀芬...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茄斑驳皱缩病毒(eggplant mottled crinkle virus)是一种严重威胁茄子(Solanum melongena)、辣椒(Capsicum annuum)、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i)、梨(Pyrus communis)等的番茄丛矮病毒属(Tombusvirus)病毒,在日本、印度、意大利、中国台湾等地均有发生,可导致严重减产,而我国大陆尚无发生报道.本文概述了该病原物的分类地位、传播方式及检疫措施,并提出我国相应防疫策略.

    茄斑驳皱缩病毒传播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