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检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

朱水芳

双月刊

1005-2755

zwjy@periodicals.net.cn

010-85773355-2273

100123

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北路甲3号

植物检疫/Journal Plant Quarant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植物检疫》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共同主办,是面向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林业植物检疫和出入境植物检疫工作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该刊以宣传我国植物检疫的方针政策,普及植物检疫知识,提高植物检疫理论和技术水平,沟通国内外植物检疫信息,交流经验,探讨切磋植物检疫技术为宗旨。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处理及防治技术,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疫情调查及监管技术与措施和国外植物检疫及其疫情动态等信息。本刊具英文要目,封面、封底刊登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彩色图片。 本刊为双月刊,64页,设有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危险性病虫害与生物入侵、林木检疫、综述与专论、疫情调查与监管、经验交流、疫情动态与截获、国外检疫与处理等主要栏目。 本刊适合口岸出入境植物检疫、国内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检疫科技和管理人员,农业、林业、农垦、储运、园林绿化、种子繁育和经营等部门的科技、管理和教学人员,熏蒸消毒及与出入境贸易有关单位的业务人员阅读。 主办: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主编:李怀林 出版: 《植物检疫>编辑部 发行: 《植物检疫》编辑部自办发行 地址: 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北路甲3号 (100025)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植物检疫》编辑部 电话:(010) 85745896,85773355转2273/2274;传真:(010)85745896 电子信箱:zwjy@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滇西地区西柚园桔小实蝇的发生动态研究

    郭俊赖新朴王自然毛加梅...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桔小实蝇是目前危害滇西地区西柚的主要害虫,为弄清桔小实蝇在滇西地区西柚园的发生情况,本研究2020-2021年对桔小实蝇的危害情况和周年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桔小实蝇产卵于近成熟的西柚果实上,导致西柚未成熟就提前变黄脱落.雄性桔小实蝇在滇西地区西柚园内周年发生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至9月上旬,雄虫发生高峰期为7月9日,最大虫量为301.4头/瓶.雌性桔小实蝇的危害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高峰期为6月9日,最大虫量为30.52头/瓶.利用诱多多诱瓶、色板、色板+诱芯等诱捕方式对桔小实蝇一天的活动盛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果园中一天的活动盛期是上午8:00至下午16:00,夜间很少活动,黄板加诱芯对桔小实蝇的诱集效果最好.

    桔小实蝇西柚诱捕效果发生动态

    中山市桔小实蝇种群监测及防控措施探讨

    郑思聪李宁东管云谷小红...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桔小实蝇是中山市水果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为摸清桔小实蝇在中山市的种群发生动态和在不同生境下的消长规律,本研究在2019-2021年对中山市3个代表性果园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杂果园桔小实蝇成虫发生动态为单峰型,成虫发生高峰期出现在9月或10月;芒果园桔小实蝇成虫发生动态为单峰型,成虫发生高峰期均出现在6月;番石榴园桔小实蝇成虫发生动态为双峰型,成虫发生高峰期小高峰均为5月,大高峰均为8月.最后对中山市种群监测、果实套袋、虫果处理和成虫诱杀等桔小实蝇绿色防控手段提出建议,以期为当地桔小实蝇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中山市桔小实蝇监测防控

    柑橘麻风病及其检疫重要性

    魏梅生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橘麻风病在南美洲和中美洲危害严重,引起该病的病毒有6种,分属3个病毒属,其共同特征是局部危害产生的症状相似,并且都由短须螨属螨传播.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其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尚无该病毒危害柑橘的报道,但其对国内柑橘生产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本文综述了该病的历史、病原物特性、传播途径及检疫重要性.

    柑橘麻风病柑橘麻风C病毒柑橘麻风C2病毒木槿属绿斑病毒2号柑橘麻风N病毒兰花斑点病毒柑橘褪绿斑病毒短须螨属

    美国大豆3种间座壳属新种及其检疫重要性

    史亚千江宏朱崧琪邢军...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Diaporthe bacilloides、D.flavescens、D.insulistroma是美国大豆上发现的3个新种,可造成大豆种子腐烂.本文介绍了这3种病原真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特征等,并对病原菌的传入风险、定殖与扩散风险进行了简要评估,探讨了它们的检疫重要性.

    大豆D.bacilloidesD.flavescensD.insulistroma形态特征检疫

    短颈剑线虫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及入侵风险评估

    吕文刚沈阳李新芳王卫芳...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颈剑线虫是近3年广州口岸从进境种苗中截获频次最高的检疫性线虫,它不仅直接危害植物根系,还传播番茄环斑病毒造成更大危害.为明确短颈剑线虫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及入侵风险,本文采用生态位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其潜在地理分布,用ArcGIS优化结果,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量化分析其入侵风险.结果表明,短颈剑线虫在中国的适生范围广,适生总面积约为383.9万km2,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39.9%.其中,高度适生区面积约95.4万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9%,在长江以南的地区集中成片,主要包括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中部和东部、四川盆地、海南、台湾、西藏东南、江西南部、浙江南部、湖南南部和西部等地区.按照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对15项评估指标进行赋值,计算短颈剑线虫的入侵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2.07,属高度危险,检疫部门应加强检疫,严防其传入.

    短颈剑线虫潜在地理分布入侵风险最大熵模型ArcGIS

    《植物检疫》征稿简则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