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正阳路东巷历史街区更新效果评价

    罗冬华王明悦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林正阳路东巷作为改造完成不久的桂林市区繁华地段留存的两条老巷之一,其更新效果如何?文章从城区政府角度出发,对正阳路东巷的更新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以期对东巷的未来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历史街区正阳路东巷更新评价城区政府

    患者体验与医疗效率为核心的医院建筑设计研究

    王兴炳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龙川县人民医院新院项目的工程实例,探讨患者体验与医疗效率为核心的医院建筑设计思路.首先针对目前医院建筑设计无法有效舒缓患者及其家属入院时带有的恐慌情绪,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论述该方案的主要设计思路及理念,最后针对其中设计要点进行总结,希望通过本文分析,对医院建设水平及质量提供参考.

    医疗建筑患者体验室内外空间环境医疗效率布局

    共享理念下湿热地区建筑中介空间设计初探

    陈梦烂王明非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作为新的发展理念被赋予新内涵,对人们交往活动空间的营造产生深刻影响.湿热带地区的气候炎热潮湿、太阳辐射强,建筑中介空间既遮蔽又开敞,可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公共活动场所.文章通过对宜兰罗东文化工场、曼谷The Commons商场、高雄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三个建筑实例的分析,归纳总结了湿热带地区建筑中介空间的设计策略.

    共享湿热地区中介空间

    《民用建筑统一设计标准》GB 50352-2019对寒冷地区外廊规定探析

    韩栋庭段忠诚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的出台与实施,引起建筑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新版标准规定寒冷地区不应设置敞开式外廊,这对许多类型的建筑产生影响,进而在建筑设计方面有所变动.这种变动对中小学建筑和高层住宅建筑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新规条文的认识,结合两种类型建筑的当下实际使用情况,对《民用建筑统一设计标准》GB 50352-2019在寒冷地区关于外廊的规定展开分析,探讨新规条文所引起的设计变动的合理性.

    建筑设计标准寒冷地区中小学建筑高层住宅

    艺术类高校中地区特色的人居环境类专业建设初探

    潘振皓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扎根地方的艺术类高校具有较强地缘文化优势.在人居环境学科群交叉融通趋势下,尝试从教学模式角度进行改革.以强化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训练为本,从特色艺术应用、专项设计研究及社会实践训练几个方向拓展学生专业能力.

    人居环境教学改革艺术高校民族地区

    绿色商场建筑技术策略浅析——以美国LEED认证项目为例

    郭夏清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商场建筑在LEED认证项目中占有比较高的比例,因此对LEED项目案例的研究,能够反应当前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为解读绿色商场建筑的主要技术策略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绿色商场建筑LEED认证示范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其在建设和运营时一些普遍采用的技术策略,并将这些技术策略对商场建筑的适用性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绿色商场建筑项目的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绿色建筑LEED商场建筑案例研究技术策略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以徐州市为例

    周信涛陈炯臻季翔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及徐州市海绵城市相关建设实践的研究进行论述,分析探讨海绵城市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意义,及其在水资源短缺、局部地区内涝、生态水文失衡、水环境质量不达标地区建设中发挥的效益,并结合国外和徐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和实践,展望今后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实践资源枯竭型效益发展展望

    空间句法视角下的老城区叙事空间系统优化方法研究——以厦门市营平片区为例

    肖铭潘虎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城区作为城市的发源地,是城市历史文化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入侵,老城区功能结构不断变化,历史遗迹随之渐消失,老城区历史文化传承岌岌可危.本文以厦门市老城区营平片区为例,通过空间句法理论对营平街巷空间进行分析,再结合叙事空间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划定片区内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共空间极核,构建营平片区的叙事空间系统,使得营平的历史遗迹成体系地向居民和游客展示.基于空间句法和叙事空间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单凭直觉经验进行老城区空间改造的更新方式,为营平片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老城区叙事空间空间句法营平片区

    空间结构视角下商务办公建筑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郑州市主城区为例

    张伟许继清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郑州市主城区为例,依托商务办公建筑样点数据库,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结构视角分析了商务办公建筑的阶段性发展特征,空间形态及结构特征,并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及轨道交通结构研析了商务办公建筑布局结构存在的问题:等级体系不合理、强中心、弱次中心及网络连通性相对较弱.研究认为,郑州市商务办公建筑的空间布局是产业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下的具体载体,显著表现在产业升级、功能结构、用地布局及交通发展等因素协同作用下的综合作用机理.

    商务办公建筑空间布局空间结构影响因素郑州市主城区

    桂林市近山空间规划管控与建设指引研究

    周鑫腹张春英孙昌盛吴优...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作为指导,运用塑造近山空间的手法,缓和桂林市山、城发展的矛盾现状.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评价分析城市八类功能区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将近山空间适宜建设的城市功能区类型划分为3个级别,即适宜、一般、不适宜.并结合桂林市部分山体近山空间建设现状的实证分析,提出城市近山空间的3项改善对策:扩大近山空间适宜建设用地规模,改良空间布局模式;植入适宜与一般城市功能类型,排除不适宜城市功能;深化适宜建设的城市功能类型.

    近山空间城市功能类型定性与定量评价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