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藏传佛教影响下玛尼堆和敖包的比较研究

    刘腾韩瑛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敖包和玛尼堆原本分别为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宗教建筑,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代表符号,形象上的相似让人们常常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他们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却又共同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势必有着许多相同和不同点.本文将着重对转宗藏传佛教后的敖包和玛尼堆进行比较,从布局、功能和宗教仪式等方面着重探讨二者的特点,并阐述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藏传佛教敖包玛尼堆探源比较研究

    闽南习俗文化对官式大厝装饰艺术的影响

    赵洋陈清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南官式大厝装饰风格有别于其他地域民居.究其原因,是闽南的文化特别是闽南民间习俗起到了主要作用.本文从闽南的传统风俗出发,对民间观念习俗、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信仰习俗四个方面在官式大厝装饰中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阐述了闽南习俗文化对官式大厝装饰艺术的重要作用.

    闽南习俗文化官式大厝装饰艺术多元融合包容性

    滨水干栏建筑的文化特性——浅析柬埔寨洞里萨湖滨水聚落空邦鲁干栏建筑

    刘宏超侯晓萱刘姿君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柬埔寨洞里萨湖典型滨水聚落空邦鲁的干栏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聚落所处的独特的滨水环境入手,研究其在地理环境影响下的建筑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空邦鲁传统干栏建筑的文化特性,以期对东南亚地域性建筑历史研究有所启示.

    民居建筑空邦鲁干栏建筑文化特性洞里萨湖滨水聚落

    黄姚民居的生态美学理念研究

    李妙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姚古镇诞于自然,融于自然,与周边地形相契合.古镇的道路、街巷皆随山形水势而建,民居建筑也是沿地势高低而建,宛如天成,独具匠心,自有一种独特的古朴自然、别致幽远的美.文章将从自然本体意识、体道生态审美观、族群文化这三个方面对黄姚古镇进行解读,从而探讨古镇民居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黄姚民居天人合一体道族群文化

    中国当代建筑展览"地点"的知识考古及其七个"褶层"

    蔡钢伟徐雷高伟俊汪洋...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展开新中国63年的建筑展览的历史,通过知识考古和知识图谱的结合"找到起源及其应用所在地点".以"地点"为线索串联起"内"和"外"两个维度中的7个"褶层",观察和发掘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驱动力、成长、本土化.尝试填补中国当代建筑展览全局性研究中"地点"层面的空白.

    中国建筑展览知识考古地点褶层

    社区商业空间人文情感化设计分析

    陈健霞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商业模式不断变革,商业设计理念从满足客户单一的购物需求层面走向追求顾客精神共鸣体验的营造,人文情感化设计在社区商业空间设计中得到广泛尝试.本文回顾了人文情感化设计的背景,分析了其基本理论,挖掘客户的人文情感需求和社会交互情感的需求,结合某社区商业空间设计项目,归纳该项目人文情感化设计的实践方法和要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社区商业商业空间设计人文情感化设计方法市集感空间节能环保人文环境设计

    不同群体对广州新老中轴线地标建筑的感知差异及缘由

    唐波蒋水媚林琳黄君...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标建筑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广州新老中轴线地标建筑为例,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探讨不同群体的感知差异及其缘由.结果发现:1)广州塔响应比和个案比最高;2)不同性别、年龄、居住时长、受教育程度、职业的群体对地标建筑的感知有较为明显的差异;3)知名度、时代感、历史文化价值和游玩观赏价值是影响感知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对地标建筑的保护与规划提供了相关建议.

    地标建筑感知差异缘由广州新老中轴线

    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述评

    朱梦瑶许继清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对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展开研究,从生产性服务空间集聚特征与演变、影响因素、集聚模式、研究方法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五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和总结,最后对其作出简要述评.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文献综述

    阿尔伯特?卡恩对后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建筑的影响及启示

    马悦淇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建筑师阿尔伯特•卡恩将实用主义与建筑工业美学完美结合,在工业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以不同视角记录了20世纪初美国以底特律地区为开端的工业建筑历史.本文通过对卡恩设计思想和作品的梳理及与同时代欧洲工业建筑的对比,探讨20世纪初欧美工业建筑的特点,并力求对我国工业建筑设计研究、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提供参考.

    工业建筑现代主义美国建筑实用主义建筑遗产

    从社区营造角度析"再造故乡"的乡村发展思想

    郭青青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在过去10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对内陆近年来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两年来,内陆涌现出一批怀揣梦想的有识之士,离开大城市返回贫困落后乡村.通过学习我国台湾地区、日本等社区营造的经验对故乡展开"再造",试图改善家乡的种种弊端.笔者从社区营造的角度切入分析"再造故乡"思潮的历史沿革,以海南"火山村"的成功蜕变为例进一步探讨这种发展思想对于我国当下乡村建设发展的影响,并提出长远角度下该思想对于乡村建设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此外,笔者从社区营造的角度浅析"再造故乡"理念在实践中应该关注的问题.最后,笔者对我国当下乡村建设作出了一定的思考和展望.

    城市建设社区营造再造故乡乡村建设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