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权属视域下的农村古厝"自助式"保护模式探究——福建永泰传统村落的调研分析

    柴茂源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农村地区古厝的民居属性,且分布呈现"量大面广分布散"的特点,需改变传统的保护模式,构建"自下而上"的自助式保护机制.本文着重分析了阻碍构建"自助式保护"机制的主要矛盾——权属问题,采用案例分析方式讲述了权属问题对古厝保护的影响,并提出"三权分置"机制消化权属争议,促进"自助式保护"机制的构建,激发居民古厝保护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权属问题自助式保护农村古厝三权分置传统村落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设计实践——湖南省多普勒天气雷达站设计回顾

    吴映谦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普勒天气雷达站是一种功能性建筑,也是一定区域内的地标性建筑,具有可识别性、差异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本文在湖南省多部雷达站的规划设计中,探索如何将地域特色用简单而又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抽象出来,采用建筑的语言表达.提出了基于地域特色的功能性建筑的具体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以期对相关类型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有所启示.

    雷达站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景观特色场地

    夏热冬冷气候区近现代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策略研究——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为例

    郝泳淳罗明田长青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夏热冬冷气候区相对湿度和温度变化较大,对近现代建筑遗产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造成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增强预防性保护意识、加强监管、充实健康诊断经验、发展预防性技术策略的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文章立足于近现代建筑遗产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的维护保养方案设计,提出预防性保护策略,以达到保证建筑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目的,延续建筑遗产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

    夏热冬冷气候区近现代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策略八路军湘通讯处旧址

    模块化在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

    赵冰黄宁张东辉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住宅的标准化和产业化是大势所趋,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和模块化建筑的发展.而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却存在众多制约因素,其中,标准化程度不高是最基础的问题.因此,本文尝试从设计角度出发,以模数前置为原则、以标准化理念为指导,探讨模块化在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

    标准化产业化装配式住宅模数前置模块化

    对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数字化建造的思考

    古栋列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建筑在现代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房屋建造所需的每一个构件和配件都可统一的在预制工厂内完成生产,随后运送到建造现场进行统一装配.成本低、效率高、标准化程度高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和优势,因此,装配式建筑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也不例外,本文基于装配式建筑实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探究有关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数字化建造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技术数字化EPCBIM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教学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王伟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建筑作为校园中面积占比和重要性最大的教育环境主体,属于核心物质载体.为了全面提升教学建筑的品质,必须大力倡导绿色建筑设计,融入绿色环保的核心理念,营造出健康环保的舒适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简单探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背景下的校园教学建筑节能设计策略,并基于绿色环保设计策略对某学校的改善自然通风的优化设计案例加以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建筑节能设计策略通风改善实践应用

    后疫情时代下建筑设计课程线上教学互动方式探索

    侯帅任中龙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上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活动.其中,通常观念下高度依赖面对面示范与模仿的建筑设计课程,也进行了线上教学的改革尝试.面向建筑设计课程的线上教学,设定了三种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教学实验与反馈评价调查.本文通过图表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讨论了各个组织形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针对未来后疫情时代下建筑设计课程线上教学组织的相应建议.

    后疫情时代建筑设计课程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

    城市型森林公园的有机更新与文脉传承探析——以贵阳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

    赵金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阳市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是按照"千园之城"的总体目标来建设的,贵阳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也是在贵阳市全面推进"千园之城"的生态战略背景下完成的.本文以贵阳市森林公园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规划实践探讨,针对现状问题从功能、空间、交通、文化、生态五大层面提出功能复合、空间提升、交通梳理、文脉延续、生态营造等创新性规划理念与模式方法,实现贵阳市森林公园全面更新升级,以期对城市型森林公园的更新建设与文脉保护提供借鉴.

    城市型森林公园更新文脉

    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乡村发展评价研究——以阳朔县高田镇为例

    李升松刘雅玲王红原卢一沙...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以阳朔县高田镇为例,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水平、人口聚落、居住环境和设施配置5大方面,选取28个指标构建乡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进行测算与评价,得到高田镇乡村整体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现状特征评价,并制定科学指引、资源整合、创新驱动等乡村发展对策,以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人居环境科学乡村发展评价高田镇

    景区依托型旅游名镇建设模式研究——以湖北省随州市洛阳镇为例

    李随欣陈星星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名镇建设模式中依托风景旅游区进行建设规划的模式尚处于发展阶段,并未形成较成熟的建设模式,难以有效指导旅游景区周边的乡村进行规划建设.本文以湖北省随州市洛阳镇为例,在综合分析现状的基础上,从旅游名镇建设的视角下依托景区特色产业,建立景区自然风光与周边镇区相互补充的格局,探索景镇融合发展模式,制定乡村旅游与风景资源保护相互协调的"双赢"策略,实现旅游名镇与风景区整体环境的有机融合,希望为此类名镇的规划及发展提供方法与思路.

    景区依托型旅游名镇随州市洛阳镇乡村旅游景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