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玉婧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某既有框架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和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为目标,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和既有建筑现状,对既有建筑存在的绿色性能缺陷进行判定,提出了适宜性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方案,分析建筑绿色化改造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同类建筑绿色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既有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屋顶绿化

    基于空间叙事性的大谢村史馆展示空间研究

    李真田源吕红医李啸雷...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的推进导致村的落特色消弭、文化失忆等现实问题引发了我们对找回美好家园记忆、记住乡愁的思考.本文以郑州近郊区大谢村史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村民自发叙述的口述历史整理归纳,采用空间叙事化构建的方式,从叙事要素和叙事结构两个方面将记忆元素转译为空间信息和活动组织,来串联集体记忆空间场景,探索既符合现代审美又具有纪念意义的空间,希望能传承本土文化、唤醒乡土集体记忆、找寻失落的村落归属感,为当下村改居的文化建设作贡献.

    空间叙事村史馆展示陈列空间设计方法

    基于VR介入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荆州东堤街为例

    赵天娉郑华容张斯清余炆劼...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荆州历史街区东堤街为例,探讨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策略,并以此为契机,通过对荆州历史街区现状的分析和对传统更新保护策略的对比,尝试引入VR技术和研究设备,探讨其介入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可能性、新思路以及新的保护更新策略,进而为其他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参考.

    荆州历史街区互联网+VR技术保护更新策略研究

    中美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政策法规比较研究

    张晓平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研读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能效标识、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激励政策等角度介绍了美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法律政策及标准,并与我国的情况进行对比,剖析我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法规政策的不足,并从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认证制度、完善法律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多层次经济激励政策和强化理念宣传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对我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中美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政策法规比较

    装配式住宅外墙低能耗设计研究

    宋朝扬黄宁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住宅作为今后我国住宅产业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其节能设计至关重要.作为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构件,建筑外墙低能耗设计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装配式住宅外墙体系的解读,从外墙保温体系和保温材料的选择以及外墙能耗优化模拟和热桥分析,提出装配式住宅外墙的低能耗设计策略,以期对国内装配式住宅建筑外墙的低能耗设计有所帮助.

    装配式住宅外墙低能耗保温体系保温材料

    国内外康复景观研究进展—基于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

    刘懿慧刘金香方明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康复景观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景观建设不再单纯追求形式美和强调形象壮观,而是逐渐注重其内涵建设及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借助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 Space的知识图谱绘制功能,对1995-2020年的CNKI期刊文献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文献进行作者、机构分布、研究热点演进趋势分析,分析得出国内外康复景观研究的趋势特点,并提出研究展望.

    康复景观综述CiteSpace知识图谱

    非正式教育空间理念在地下交通空间中的运用

    吴楠张崇璟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大规模发展,丰富多元的地下交通空间网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但原有的地下交通空间因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现阶段的需要.人们在视觉和功能上的需求逐步多元化,而非正式教育空间理念的出现为这一需求的解决提供了一条不同以往的思路.因此本文将探寻非正式教育空间理念与地下交通空间结合的可能性,寻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从而创建美好的人居环境.

    非正式教育空间理念地下交通空间叙事空间归属感

    基于用地价值评估的城市更新模式研究——以重庆黔江为例

    邹元昊巩叶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城市发展已逐步进入存量更新阶段,市场主导下的城市更新所带来的问题日渐显著,城市更新当前面临一系列矛盾亟待调和解决.本文以重庆黔江老城为例,从城市总体与宗地两层面,分析用地价值的构成,进行用地价值的综合评估,并以更新单元制度作为衔接用地价值与城市更新模式的平台,提出不同用地价值下的多元参与主体、多层次更新规模、多种发展导向的城市更新模式,探索新常态下的城市更新之路.

    用地价值更新单元城市更新模式基准地价公共服务设施

    基于制度变迁的乡村治理主体重构解析

    刘奇琦谢世雄张旺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关乎城乡互动的平衡,其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推进提供制度保障,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政策配套,有利于城乡各要素的统筹、传导和协调.本文试图结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对乡村治理主体的重构进行解析,以明确政策变迁下的乡村治理主体的构架逻辑.

    乡村治理利益主体农村土地制度三权分置

    "集中实习"教学模式下的建筑学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思考

    屈万英程唯李晚珍庄凌...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散实习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实习经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就业取向.结合建筑学专业分散实习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实习单位层次差别大,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建原则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对策.集中实习存在双重属性、内容定向、社会参与、主体多元、目标全面等特点.为了优化"集中实习",提出以责任为中心的组织管理制度,以合作为中心的基地建设制度,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管理制度,以效果为中心的实习评价制度等四种建设措施.

    集中实习校外实训基地建筑学专业集中实习分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