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角直古镇传统街巷保护及发展研究

    陈良陈燕萍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街巷是江南古镇最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古镇保护和发展的根基.文章围绕角直古镇传统街巷,通过实地考察,从街巷的特征、功能及保护现状人手,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街巷保护理论和原则,确定了因地制宜保护角直古镇传统街巷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角直古镇街巷的长远发展策略,为推动古镇街巷保护和发展的系统研究提供借鉴.

    角直古镇传统街巷街巷保护发展策略

    内蒙古土默川地区晋风生土民居空间形态研究——以土默特右旗毛岱村为例

    武泽昭李鹏涛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建筑类型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对内蒙古土默川地区传统村落毛岱村生土民居实地调研的基础资料上,对现存晋风生土民居空间形态进行还原与分析,探究其“原型”与“变体”的关系,进而深入剖析晋风生土民居演变趋势及规律,为生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基础研究与资料.

    类型学晋风生土民居形态演变

    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理念及传统文化的融合运用

    王雯超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体现出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呈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科学地渗透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更有效地体现出对自然的尊崇、对文明发展的尊重、对文化传承的诉求、对人们行为心理的引领.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元素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及古典园林设计核心思想,提出两者融入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为园林设计顺应自然、文明、发展、需求提出有效的设计建议.

    园林景观古典园林设计思想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策略

    浙南海岛民居历史演变及遗存调查

    林东海张莹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一方面从浙南海岛民居早期、明代、清代、民国、解放初大致的建筑类型演变过程进行总结介绍;另一方面通过实地和档案调查,对清代、民国、解放初民居遗存作出基本特征归纳.调查来看各个时期的民居形式,不是完全单一存在,只是不同时期以某种形式为代表,海岛民居遗存急需保护.

    民居类型历史演变遗存现状

    智慧城市情境下公共设施的设计创新探索

    邓丰慧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兴起与发展,通过新兴智能技术创造与改进城市公共设施,优化城市生活成为热门话题.本文以常见的公共设施行人红绿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用户访谈等定性分析方法获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活动规律,挖掘大众与红绿灯设施之间的服务点,梳理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情感化设计及创新环保设计两种方法,对行人红绿灯进行优化设计,探讨智慧城市背景下公共设施的创新改进方法,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智慧城市公共设施情感设计环保设计

    基于“弱建筑”理念下的乡建实践探索研究

    徐惠民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弱建筑”理念,尝试对当下盛行的乡村建设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主要从“地域文化的适应性”、“自然环境的融合性”、“空间行为的公共性”三个大的方面来进行阐述,包含对建筑的文化性、材料、空间、行为等方面的论及,加深对乡建的理解和实践借鉴.

    弱建筑乡建地域文化的适应性自然环境的融合性空间行为的公共性

    基于情感化设计的江城文创产品设计模式探究

    李卓冯箐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江城文化及市场来探究适合当前时代下武汉地域性文化发展的文创产品设计途径.采用文献综述法、系统归纳法、对比分析法来分析现有文化并挖掘潜在文化,了解现有市场文创产品的发展态势,同时对比分析总结其它地区的方法途径,以供江城文创发展参考.最后根据研究探寻适合江城的“去感性化-再感性化”文创产品设计模式,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理性分析,输出能够打动用户的感性产品.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设计方案,检验模式可行性,进而为江城文创产业提供设计的整体思路.

    江城文化文创产品创新思维情感化

    内蒙古中部村镇传统住宅建筑被动式节能方式浅析

    丁国华苏晓明韩娜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内蒙古中部30个村镇中50户传统住宅的调研研究,本文将该地区传统住宅在建筑平面、屋顶形式、体形系数控制以及墙体、挑檐构造方面蕴含的被动式节能方式和特点分别进行总结分析.这些被动式节能策略是人们在特定的建筑文化基础上为适应该地区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生活生产条件所凝结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去发掘研究与传承.

    内蒙古中部传统住宅被动式节能策略

    新农村建设中的“天人合一”建筑设计理念研究

    赵宸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设计理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代的新农村建设,越来越重视保护古村落的建筑群,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建筑设计理念.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其次阐述建筑设计与大自然相结合的“天人合一”建筑设计理念,阐述生态理念的精髓在于保护环境、顺应自然;最后,文章以湖北省矛井村为例,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天人合一”建筑设计理念的实际应用.

    新农村建筑设计理念生态观

    郑州市住区冬季微气候与舒适度分析

    唐豪张东辉薛思寒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人居环境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郑州市冬季住区微气候与人体舒适度感受进行研究,以期对郑州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提供参考.通过现场实测、问卷调查,并借助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气候指标及其变化规律、相互关系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在郑州地区,空间形态对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有一定的关联,湿度变化范围在整个住区内是一致的;常绿植物对于温湿度的稳定有一定作用,但对降低局部区域风速作用不明显;风速与高层建筑的位置关系有关;居民对气象指标的感知能力:风速>温度>湿度,特别是风速的影响最大.在低风速、日照充足的区域设置休闲娱乐广场,为住区创造弱风环境,将有助于提高郑州住区冬季的舒适感.

    城市住区空间形态室外微气候人体感受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