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传统文化“脉、田”寓意在建筑设计中的诠释

    张辉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五千年的智慧,尤其是中国文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其含义包罗万象将世间万物诠释得淋漓尽致.传统的建筑文法、建筑理念在当今现代化建筑设计中得到传承和引用,并在不断的创新中将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如盐田港拖车综合服务中心的建筑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文字的“脉”、 “田”的含义引申到设计中,增强了建筑的文化凝重感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感.

    建筑设计中国文化寓意“脉”“田”

    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下的张永和建筑构成手法特征

    李慧张明皓林星雨李绮红...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这带给了中国本土建筑师空前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师张永和的实践作品进行研究,试图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来推敲其现代建筑的生成过程.由此基于建筑类型学角度深入探究和总结了张永和设计现代主义建筑过程中两个阶段的设计方法——“设计原型的抽象提取”阶段和“设计原型回应实际场所”阶段.这对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延续传统技艺、新旧和谐共生以及避免不顾历史一味地追求新奇模仿外来建筑风格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建筑类型学张永和建筑原型现代主义建筑隐喻建筑记忆

    基于聚类分析的超高层建筑空间取值研究

    李庆姿易长文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较之于普通的民用建筑,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周期与使用年限均较长,设计取值问题一直是超高层建筑空间的关键问题,空间设计取值既需满足当前使用需求,又要适应未来的空间使用方式,一直以来对上述取值的判断有赖于对既有案例的评价以及设计者的主观臆测,难以确保其准确性和说服力.平行坐标与人的主观判断相结合的方式为聚类分析提供了前置条件,该方法的应用为超高层设计取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为了解决超高层建筑空间取值的科学性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平行坐标及聚类分析对长沙地区1 8栋超高层建筑标准层空间数据进行归类,整理为不同规模的“取值集”,研究为新建超高层建筑项目提供相应类别的数据模型,为后续的超高层功能空间提供量化的取值参考,提高超高层建筑空间的长效适应性.

    超高层建筑聚类分析空间取值

    基于视障人士的导视系统人性化设计

    刘云乔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视障群体只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个小众群体,但是他们比正常人更渴望得到设计上的特别照顾.随着人们出行环境的复杂化,正常人出行都会遇到困难,视障人士就更加如此.本文基于视障人士的心理特点与视觉特点,为视障人士提供有效的人性化色彩设计与导视系统设计.

    视障人士出行导视系统色彩设计人性化设计

    信息时代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呈现

    尹欣徐小东虞刚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玻璃的应用与表现力始终离不开技术革新的推动,作为媒介界面,促进传统艺术发生革命性的转变.论文重点阐释了信息时代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从厚重体量向轻薄表皮发展、从透明向半透明转变、从静态图像向数字影像跨越、从动态展示向互动演变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独立的表皮构造、综合性的功能界面、表现性的视觉界面等技术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发展趋势特征呈现信息时代

    我国中小学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毕然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化教育的推行均对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背景,本文根据当今国内外中小学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中小学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城市用地紧张、儿童导向缺失等弊病,进而分析指出中小学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具体包括了空间的集约利用、儿童导向以及社区开放型中小学设计.

    中小学集约型用地儿童导向开放型

    基于健康要素下后疫情时代住宅品质全面升级的探究

    刘凯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人们被迫待在家中,对住宅的功能、舒适性、安全性和健康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本文根据人们对住宅的新需求,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大背景,详细分析了健康住宅的起源、发展和要素.基于健康要素下,从住宅功能、小区配套、系统设施和物业服务四个方面对后疫情时代住宅品质全面升级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健康中国健康住宅健康要素后疫情时代

    生态环保理念下的绿色建筑设计

    熊婧文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同时绿色生态理念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人们不仅只是追求居有定所,还要求在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上要融合绿色生态理念,体现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本文主要从城市建筑设计中探讨其所体现的生态学理念.

    建筑设计可持续设计生态

    株洲化工厂工业建筑遗产平面特征研究

    王一帆唐西娅廖江威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株洲是因工业而兴起的城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现代工业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株洲工业的发展史,不仅是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株洲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见证,保存和再利用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厂区株洲化工厂,通过对株洲化工厂现存工业建筑遗产的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和考证,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对现存工业建筑遗产进行平面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为株洲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提供考据.

    株洲化工厂工业遗产遗产类型平面特征

    以街区为单元的城市功能和组构相关性分析

    李宝童凌洁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成都市街区为例,通过获取的POI数据将城市功能分析分解为点密度和多样性两类指标.基于空间句法的组构观点,进一步考察城市功能和空间组构的关系,发现城市功能展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即功能的聚集程度与整合度关系密切,而功能的多样性则与选择度更加密切.

    城市功能空间组构相关性分析空间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