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反规划之思辩——读《“反规划”途径》及相关文章

    张晓婷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反规划”概念的提出到《“反规划”途径》一书出版, “反规划”理论的渐渐成熟对主流规划思想和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价值观、认识论到方法论的分析途径对“反规划”理论及其影响做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认为“反规划”理论是建立在生态核心价值观和对城市系统消极认识论基础上的,在规划程序上以变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法论为不建设用地规划方法论、在规划实体上建立景观安全格局途径的规划理论.“反规划”理论的重要贡献主要在于其对颠覆主流规划思维的尝试,使得城市生态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反思.

    反规划景观安全途径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

    大型开发项目概念规划要点之我见

    刘万里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笔者既有的项目经验,初步研究总结出了大型开发项目概念规划的七大工作要点.在分析每项工作要点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案例,对工作要点的具体操作办法和法则进行了初步说明.

    大型开发项目概念规划七大要点

    “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以漳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为例

    赖绍雄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不合理的规划建设产生了一系列城市水问题.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次重要转型,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本文在梳理海绵城市内涵的基础上,对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漳州市的实践为例,探讨了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法.

    海绵城市建设问题构建方法漳州市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校园文化空间重塑策略研究——“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校园概念设计大赛”背后的启示

    辛方正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深度转型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厦门城市化转型速度相对较快,然而,在产业结构转型方面,却因较为单一的产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作为厦门市旅游行业发展主要载体的鼓浪屿却呈现出了逆城市化的现象.文章以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鼓浪屿旧址的空间更新设计研究为载体,探析在当今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历史校园建筑的价值,以复兴鼓浪屿人文环境,对校园文化空间和周边社区的影响与效应为切入点,探索校园文化空间重塑和社区活化策略.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校园文化空间社区活化复合型空间

    乡村振兴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及复兴——以贵州省安顺市云山屯为例

    罗雯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12月23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0年社会蓝皮书》中指出:2019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进入城市社会时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城镇化由沿海向内陆全面展开,在取得缩小区域差距、增加城市数量等成效的同时,城镇化也带来了大量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历史文化名村传统风貌遭到破坏、人居环境恶化等.本文立足于实地调研,进一步分析贵州省安顺市云山屯人居环境现状及成因,从而提出科学、可行的保护及复兴方案.

    乡村振兴云山屯人居环境保护

    生态导向的中方新城融城战略及模式探索

    吕静杨勇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生态格局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在中方新城“旺市融城”的战略实践中,始终立足特色生态资源本底,以生态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要素在融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通过对区域城市空间格局、产业布局、功能优化以及支撑设施的生态引导,形成了极具区域特色的融城发展模式,对当前生态导向下的城市发展颇具借鉴意义.

    生态导向融城战略产业融城中方新城

    传统侗族古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探究——以贵州从江占里为例

    崔丽丽王枭枭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传统村落形式多种多样,村落景观在乡村发展及遗产保护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村落历史变迁中文化、建筑等多方面结合的产物,对于村寨的历史文化考察和未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以贵州占里传统侗族村寨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占里古村落景观现状、发展概况、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结合传统村落的景观分布和建筑构成,试图从景观和文化的衍生方向为传统古村落景观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使传统古村落景观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能获得新的发展.

    侗族传统古村落村落景观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住宅宜居性改造研究——以湘潭近郊地区为例

    李泽宇黄浩彭瑶成书珊...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本文在对湘潭市多个近郊村落实地调研、测绘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农村住宅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几个代表性户型进行了设计探索;并对低成本、在地、可行性强的绿色节能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提高室内热舒适性来提高宜居性.

    新农村住宅湘潭平面形制热舒适性

    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地铁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张同杰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地铁建筑发展脉络和地铁建筑空间特点的研究以及调查和总结当今地铁建筑空间环境中有待改善的问题,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不断研究乘客心理与行为特征、空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多个地铁站点建筑空间进行对比,从而提出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对地铁建筑空间的设计原则和相应设计完善策略.

    地铁建筑空间环境行为心理学设计策略空间环境

    作为公共空间整合器的城市基础设施——乌得勒支欧米伽桥(Dafne Schippers)设计

    孙继开周忠凯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备技术性与功能性特征的基础设施,深刻影响了当今城市的功能形态和空间肌理,并越来越多地与城市公共空间相整合,有效提升了空间活力和环境品质.文章阐述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要素的慢性交通设施的概念内涵及属性,强调了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载体的形态多样性和功能复合型特征.并以荷兰乌得勒支欧米茄桥为例,通过系统解析其设计理念和空间操作策略,阐述了项目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器,在保证其交通基础设施职能的前提下,如何与不同功能体整合,以强化其作为公共活动和景观空间重要组成要素.将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与城市设计思维关联,体现公共性、生态性以及美学性等多重价值,以实现城市空间发展的公共性和多元性.

    城市基础设施公共空间慢行系统欧米伽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