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室内设计应用研究

    董静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最初的满足基本生存条件转变为更舒适的居住要求,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进程中,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及人性化的空间设计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室内空间的创新改进,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同时还能够提升人们对人性化的体验.

    现代室内设计人性化应用

    鄂西穿斗式建筑“完整性”设计的研究

    卢震球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营造技术的法则与历史建筑本体保护共同造就了历史建筑信息的“完整性”.本文以鄂西地区穿斗式建筑为研究对象,提出营造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营造技术法则的理解与实地勘察,验证了营造技术的可实施性,从而正确地认识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为增加本土建筑的学识与趣味提供方法.

    营造技术完整性鄂西穿斗式建筑

    福州三坊七巷宅院所体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以二梅书屋、刘家大院等宅院为例

    罗政佳郑玮锋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州地区最具历史代表性的建筑瑰宝——三坊七巷,有着“中国唐宋格局的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称,其大的空间格局是传统的坊巷制度的流传,而其不论是建筑还是园林的细节则属于典型的岭南园林.福州三坊七巷的价值在于它是坊巷制度的活化石,集中提供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群,其在院内的建筑细节尤为值得研究.此文章将会重点从壁画及泥塑这类极具艺术性的文本意象的角度进行浅析有关三坊七巷具有的人生观,另外将重点从建筑空间的布局人手,通过对传统庭院空间设计来进行剖析,进而来分析三坊七巷所具有的自然观.

    建筑装饰建筑构造空间格局人生观自然观

    我国古代垃圾处理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卢小芳汪霞刘剑峰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人类的聚集伊始即面临着垃圾处理问题,它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却又影响着人类的发展.本文从垃圾处理的思想、制度、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对古代垃圾处理方法进行概述,对古代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进行总结,通过学习古代垃圾处理的经验和智慧,对我国无废城市的建设提出借鉴与启示.

    古代城市垃圾处理无废城市启示

    集体用地建设公共租赁房项目中的探讨和研究

    陈锴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一线城市以其优越的经济、居住、医疗、教育等资源吸引着外来人口的到来,也使得房屋土地与人之间的矛盾尤为明显.在这样的条件下,各级政府也相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来缓解矛盾,由此就出现了集体用地建设保障性的公共租赁住房等做法.然而在具体实施这类办法时仍存在很多现实难点,比如说可能会导致小产权房持续合法化、与法律相悖等一些问题.本文依照上海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定,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浅谈集体用地建设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尝试寻找出其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想法及建议.

    集体用地公共租赁住房应对探讨研究

    汪口古村乡土聚落研究

    汪霖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汪口古村是婺源地区保存较好的明、清典型江南古村建筑群落.其建筑艺术风格独特,文化内涵源远流长.从古村概况、选址和景观环境以及建筑街巷风貌特色、价值保护建议等多个层面,结合当地历史、文化、风水等方面因素,分析了汪口古村的历史沿革、古村院落、空间环境营造和宗祠建筑艺术建造的特色.

    汪口古村乡土聚落建筑艺术

    沉浸式体验在展陈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谢榕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人们随着生活质量提高,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展厅作为一个传达信息、相互交流文化的公共空间,在满足人们观展需求中也不断探索新的展示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近年来新起的沉浸式体验的一个起源以及它的展现方式,如何与人进行互动并且在这种形式下的展陈空间中观众身份次序的变化.希望能够为展陈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设计表现形式,以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

    沉浸式体验展厅设计参与新媒体技术

    “有机建筑”在酒店设计中的启迪与应用

    钮季峰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建筑师赖特在20世纪初提出了“有机建筑”的概念,提出建筑不应该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物,应当赋予建筑鲜活的生命,将自然观渗透于建筑结构美学、内外空间、建筑材料与色彩搭配中,同时也彰显了东方大家老子的“道法自然”.在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严峻的环境下,有机建筑在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太湖某酒店投标案例为例,阐述了在“有机建筑”理念的启迪下,在建筑的空间连续性、简洁与真实性、自然生态性等方面与太湖景观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设计手法,使建筑与环境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有机建筑空间连续性自然生态性智能

    浅谈建筑初步课程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柏春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检讨传统建筑初步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建筑新生的学习习惯与思维特点,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尝试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有机融人到建筑初步课程教学中.

    创新思维创新训练建筑初步开放式教学教学改革

    浅析地下商业街空间中的标识系统优化设计

    滕思静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商业街标识系统是人们在参与空间活动时便捷、高效地获取空间环境信息、导向路线的重要媒介.本文主要阐述了地下商业街标识系统的定义、类型及作用,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标识系统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建议,以期为我国地下商业街标识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地下商业街空间环境标识系统信息传达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