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皖南山区单层民宅冬季室内热环境分析及改善研究

    江茗冉茂宇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多数研究者已对皖南传统形式的合院进行了冬季室内热环境的研究分析,但单层独栋形式的早期普通民居在山区中仍大量存在,且多数有老人独居,对冬季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要求很高.本文通过对此类型单层民宅地实地实测及对比分析,发现其由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导致冬季室内温湿度波动大,室内热环境舒适性低.同时,本文进一步通过模拟分析对比,以全年累计冷热负荷指标变化为依据,提出对围护结构进行改造以改善舒适度的建设性方案.结果 表明:外墙与屋面分别增设60mmXPS挤塑板和80mmXPS挤塑板能够经济高效地改善此类型房屋的冬季室内热环境,在不给居民造成太大经济负担的同时,达到提高生活舒适性,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

    皖南民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热舒适度实地测量节能改造

    浅析厦门嘉庚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

    庄佳伦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厦门嘉庚建筑是闽南建筑文化的创造性杰作,其建筑中蕴含着许多适应厦门湿热气候的建造经验.本文从校园选址布局、建筑空间特征、材料及构造三个方面分析厦门嘉庚建筑中采用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总结适应当地气候的建筑设计经验.

    厦门嘉庚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经验

    对中国未来景观发展趋势的畅想

    董则奉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更愿意接触新鲜事物,更愿意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更加自信.通过把握住现在这些年轻人喜欢的生活方式、崇尚的审美情趣,可以分析出这些年轻人对景观的需求.在并不久远的将来,当现在的年轻人成为景观的主力消费者时,他们对景观的需求便是中国未来景观的发展趋势.

    网络发展文化自信发展趋势景观需求

    参数化建筑设计的本土化原则及方法探究

    李茜茜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参数化建筑设计实践在全国各地展开,在为国内建筑设计带来新的设计方法变革的同时也存在着与传统社会历史文化脱离等问题.在总结国内参数化建筑设计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个案例的分析总结,探讨参数化建筑设计的本土化原则及在数字工具不断更新发展的背景下参数化建筑设计的本土化方法.

    参数化建筑本土化数控建造技术数字设计方法地域化

    海洋建筑选址的环境因素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韩晨平潘靖尹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建筑发展对于我国乃至人类拓展新型人居环境具有长远的意义.本文主要对于海洋建筑的选址展开研究,通过对于海洋建筑的概述,分析了影响海洋建筑选址的环境因素,包括潮汐、海浪、海流、海水深度、风环境对于海洋建筑选址的影响,并进行了近海、中海、远海建筑的选址分析,希望能够对于未来海洋建筑选址研究打下夯实的基础.

    海洋建筑场地选址影响因素

    实用型乡村精准规划编制策略探究——以湘潭县天马山村为例

    潘恩童祁双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国乡村规划进入了新阶段.本文从乡村的特征出发,梳理了村庄建设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当前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出了乡村精准规划编制的要点,即“转变规划主体、强化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尊重乡村发展规律与趋势、变'蓝图规划'为'路径规划'[1]”四要点.并以湘潭县天马山村规划编制为例,阐述精准规划编制的过程和要点.

    乡村振兴精准规划村庄规划评价研究

    乡村公共生活空间网络结构分析与优化策略——以浙江省安吉县鄣吴村为例

    郝军贺勇浦欣成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公共生活空间网络是一定地域乡村居民依托村落公共空间,通过日常生活实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社会空间系统.在乡建热潮和乡村社会网络异质性增强的背景下,乡村出现公共空间主体缺失和熟人社会原子化的倾向.文章以鄣吴村为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公共空间网络和公共生活网络进行分析,在对比两个网络之后从增强网络整体性的空间布局、强化异质性网络的功能混合和构建村民为核心的公共生活空间网络三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村落公共空间公共生活社会网络鄣吴村

    景观主导的旅游小镇规划设计研究——以千岛湖高铁小镇规划设计为例

    孙健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旅游特色小镇的开发越来越活跃的背景下,结合千岛湖高铁小镇规划设计项目实例,提出以景观主导旅游小镇规划设计的策略:通过整合自然人文景源、分析生态安全格局、结合山水脉络植入功能布局、以景观体验串联功能片区等方法,真正做到环境、文化和产业的有机统一.

    旅游小镇景观主导自然资源山水格局高铁场站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发展潜力评估及村庄分级分类规划引导探讨——以广西靖西为例

    田晓晴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对村庄规划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构建一个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发展潜力评估机制是影响未来村庄分级分类发展是否合理的重要前提.文章以广西靖西为例,从村庄发展底线控制、村庄发展基底特色、村庄发展动力目标等角度出发,选取了影响靖西市域村庄发展的2个硬性指标因子、3个弹性指标因子作为村庄发展潜力的分析要素,以“底线控制一因子分类一现状评估一发展潜力一分级分类”的技术研究路径,运用GS软件对市域村庄进行“单因子现状评估”及“多因子综合加权叠加评估”双评估发展潜力评价,综合判知市域发展潜力较大的行政村.在此基础上,对市域村庄分级、分类布局规划提出相应指导建议.

    靖西发展潜力评估村庄分级分类

    生态核心区乡村振兴发展的探索——以武汉长江生态公园规划项目为例

    朱立群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是长江经济带的中游城市核心,是长江生态建设先锋、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规划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中部核心生态建设典范.长江生态公园位于武汉市东西湖临空港经济开发区,处于长江支流府河流域的中部位置.区域内水体资源丰富、植被茂密、珍稀鸟类众多,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肾”.规划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以生态修复为发展核心,将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智慧农业有机融合,提供生态环境同生态文化相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实现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绿色经济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