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锡运河沿线码头延伸空间老字号建筑遗产研究

    陈兆倩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锡作为大运河流经的城市,有着独具特色的运河遗产文化,同时,无锡又是近代著名的民族工商业城市,老字号建筑代表了晚清至今的城市发展脉络,是无锡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老字号品牌历经了历史的沧桑,在现代城市的快速更新下,传统老式的经营方式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瓶颈.本文将无锡城市空间与老字号建筑遗产的分布关系做分析,从老字号建筑风格的演变着手,通过老字号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分布特征与建筑遗产价值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老字号建筑遗产发展的策略.

    运河遗产老字号商铺分布特征建筑遗产价值文化传承

    浅谈闽南乡村历史民居参数化保护及改造——以厦门院前社为例

    刘麦瑞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要地介绍了厦门市院前社历史民居建筑的现状,分析闽南乡村历史民居建筑保护及改造项目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利用参数化方法进行闽南乡村历史民居的保护及改造工作,通过对参数化保护及改造工作的框架及工作流程的探索,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优势及发展潜力,发现了现阶段各层面的工作对接过程是项目的难点.

    闽南乡村历史民居参数化保护与改造

    培田村地域性景观成因及其特征研究

    巩叶邹元昊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化时代,乡村景观的建设特征逐渐趋同,缺乏个性,景观设计忽视本土文化和自然环境,逐渐走向均质化.培田村是闽西客家村落的典型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积淀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性乡村景观;发扬地域性景观有益于传统村落生态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发扬.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域视角解读培田古村落景观要素的生成,进而探究其组成与特征,希望为其未来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建设中做一定的贡献.

    客家古村落培田村地域景观文化遗产

    未来城市展望——从海洋建筑到海洋城市

    韩晨平袁宇平王新宇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城市作为一种新型海洋开发理念具有低影响性、可变性、工业化程度高等优势,是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之一.以现代海洋城市的发展优势为切入点,总结并分析海洋建筑与海洋城市方案,最终从规模、功能、选址、深度、城市韧性五个方面对海洋城市的发展做出预期.立足于海洋建筑与海洋城市的历史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势,并对国内设计实践有所启示.

    海洋建筑海洋城市城市发展与更新

    泉州地域文化下的开元寺妙音鸟建筑装饰构建艺术研究

    宋爱欣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有“泉南佛国”之称的泉州,是东南亚文化之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此同时位于泉州的开元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文物古迹,还是福建省最闻名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开元寺也是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大雄宝殿和甘露戒坛斗拱上的妙音鸟与飞天乐伎是艺术、建筑、宗教与多元文化的结合.本文通过泉州的地域文化对妙音乌产生的具体背景、历史渊源、表现方式、妙音乌与飞天乐伎的异同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多元文化与开元寺在艺术上的碰撞与融合的具体表现加以广度和深度上的阐述.

    泉州开元寺多元文化文化遗产妙音鸟飞天乐伎

    城市动态交通噪声对大学校园声环境影响研究

    王亚平江朝梅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城市道路动态交通噪声对邻近高校校园声环境的影响,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通过现场测量、声学计算、数据统计的方法分析校园周边交通噪声动态变化规律.并进一步讨论在周边交通噪声影响下,校园噪声时间变化规律和在水平以及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在城市动态交通噪声影响下,校园内噪声峰值出现在8:00~9:00和18:00~19:00的早晚高峰时段,相同计算点各时段噪声值差约4~6dB;相同时段校园内不同计算点距城市道路越远,噪声值越小,等间距噪声衰减量也越小;计算点的高度越高,噪声值越大,在五至六层的位置出现峰值,高度等量增加时,噪声值的增长幅度呈明显差异.研究结论为校园声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动态交通噪声大学校园时间变化水平分布垂直分布

    小型轻钢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

    潘瑜吴璟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城乡地区的小型建筑面临品质提升、效率提高、技术升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需求.在建筑工业化大背景下,该采用何种营建方式来实现小型建筑建设的新需求是本文研究的主题,从既往研究与行业背景中寻找小型轻型装配式营建的方法论指导.本文提出时间主导、成本主导、品质主导3种建造主导机制,分析小型轻钢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与个性化特征,为之后的设计营建提供价值评判依据,最后总结归纳应对各种适应性需求时采取的设计方法与技术手段.

    轻型建筑装配式营建方式工业化建造

    浅议福州近代建筑设备的引进、使用与影响(1844~1949)

    张静雨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设备的引进与发展对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意义重大,福州也不例外,近代建筑设备的使用是其城市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文章通过文献耙疏和实地调研,以史料为线索回顾了1844~1949年间福州城市在建筑设备引进后于电力、通讯、医疗、消防、市政设施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并试图分析建筑设备的引进对福州城市近代化的意义与影响.研究发现,虽然福州近代对于建筑设备的使用程度较低,但重要典型案例不仅在当时颇具影响,其成果时至今日依然有所体现.

    建筑设备引进使用影响城市近代化

    基于实验基础上的建筑物理教学方法研究

    蒙慧玲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物理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重要的技术平台课,是体现建筑空间环境特征的技术理论支撑.建筑空间环境品质的提高和控制是建筑设计重点关注的功能特征,是建筑技术理论在建筑设计创作中的实践体现,建筑设计作品则是反映空间环境物理参数适宜性和舒适性的建筑实体.建筑物理实验是建筑物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验为基础的建筑物理的教学方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同步进行相关实验,培养学生定性理解环境参数与建筑空间物理特征的关系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基于实验数据,学生能够将实测的环境参数及其计算结果应用于建筑创作中,对建筑空间的环境特性进行综合评价;能够以实测数据为评价指标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和能效性进行评判,提高建筑设计的创新性和适用性.

    建筑物理实验建筑物理空间环境教学方法

    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研究与启示

    张春英孙昌盛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城市更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即将迈入城市更新发展阶段.城市更新的对象是复杂的、具有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建成环境.初期城市更新改造给城市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通过对国内外发达国家与国内前沿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的研究,熟悉城市更新发展过程,总结各时期不同国家与城市的阶段特征,从中发现这些国家与城市更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依此提出推动城市更新有序展开的体系化建构的策略方案,以期将来指导我国城市合理的开展城市更新建设活动,规避初期城市更新出现的问题.

    城市更新理念更新办法城市更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