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日本建筑师承文化视角来解读石上纯也

    李旭晖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上纯也是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日本青年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中所传达出的暧昧性深受年轻人的追捧,其作品气质超脱了建筑更具有一种艺术感,他的作品也超脱了建筑的物质性,更多的体现空间精神,其创作手法十分独特,往往从一些意想不到的素材中寻求灵感,本文试图从日本建筑师承文化的角度初步解读其创作理念、思想,希望能理解其文化背景并窥探其思想.

    石上纯也师承关系建筑的消隐物质与非物质等价空间消解与重构

    禅文化影响下的乡村书院设计初探

    徐俪恩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文化类的建筑空间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源于广大乡村.因此,乡村建筑的设计不应该一味地强调成本低、接地气,而应该利用其景观环境资源优势设计出比城市更加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的建筑,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场所.书院作为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古往今来都是地方文化的精神象征,同时又与禅宗文化颇有渊源.本文试探索将两者结合,通过现代手法进行重新演绎,期望为今后文化类建筑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现代书院设计乡村禅文化

    旧关村传统民居类型与特征研究

    秦旭林祖锐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省阳泉市旧关村历史悠久,秦皇古驿道穿村而过,是太行山中部战略攻防与商路要道,深受兵防关隘文化与商业文化的交互影响.除传统的居住功能外,部分民居兼做商铺和客栈,服务于过往客商.本文以旧关村口坡街(原秦皇古驿道遗址部分)为主要调研范围,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研读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梳理旧关古村落传统民居的类型与分布,对其因应山地自然环境和独特人文环境而形成的空间布局、营建技艺、装饰艺术等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其深层文化内涵,以便全面地把握该地区传统民居的价值特色,为进一步保护传承民居建筑文化提供借鉴.

    旧关村传统民居建筑类型技艺与装饰建筑文化

    公共健康视角下的城市绿色空间探索

    杨健戚智勇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慢性病患者比例持续增长,城市公共健康面临严峻挑战.绿色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卫生资源,具有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功能,其健康效益被各学科领域广泛认可,但鲜有探究公共健康目标下的城市绿色空间构建.本文从健康的视角出发,回顾城市绿色空间的起源,梳理工业化以来城市绿色空间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分析绿色空间对于公共健康的影响机制;最后以公共健康效益为导向,探索从城市—街区—场所的多尺度城市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以期为健康导向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构建提供思路.

    公共健康城市绿色空间多尺度构建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建筑上梁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蔡彩红吴建楠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广受关注.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江西传统村落内有着丰富的建筑上梁文化资源.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结合文献搜集和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分析了江西建筑上梁文化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文化要素碎片化、文化空间消亡化、文化传承人老龄化等问题,提出了在建筑上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应构建以“传统建筑上梁文化空间”为保护核心,以“居民”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以技术为辅助的三层次的江西建筑上梁文化保护模式,以期为传统村落的文化振兴提供思路.

    乡村振兴江西建筑上梁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

    邻里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邓冰婵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远亲不如近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邻里关系最恰当的描述.邻里关系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传统住宅相比,现代住宅在卫生设备和建筑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宽敞明亮的室内环境是旧建筑无法比拟的.然而,随着客厅空间的不断扩大和完善,交往空间也逐渐缩小.邻里之间的冷漠和不信任取代了传统居住社区中互助、和谐、温馨的邻里关系.现代居住区的邻里之间虽然相距很近,但彼此之间的联系却很少,导致邻里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环境和人际关系.邻里之间沟通不畅,使得邻里之间的感情淡漠,会对居住区的环境和氛围产生负面影响.

    邻里空间空间环境住区社区

    隐匿于山林间的美学——乡村山地民宿建筑浅谈

    李玥莹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地民宿建筑是指将旅居中的人与山地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媒介,通过特殊的生态环境、自然空间来满足人们对于旅行中更丰富的精神需求,借助隐匿在大自然中的建筑来丰富和强化场所意义,创造一定气氛和条件的民宿建筑.本文通过民宿建筑与山地之间的联系,探寻乡村民宿建筑中山地类型的民宿建筑设计要素与启示.

    山地民宿建筑自然环境

    基于空间句法的郑州市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分析

    韩星刘晨宇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设施是一个城市公共医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置等级的标准高低、空间布局是否科学合理,都会直接影响城市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以空间句法的原理为基础,以郑州市8家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设施为研究分析对象,经过一系列的数据收集,采用轴线分析法来分析郑州市8家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可达性状况.

    郑州市高水平儿童医疗空间可达性空间句法轴线分析法

    从《园冶》看雁山园的造园

    罗冬华王明悦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中独树一帜.广西现存3座古典园林中最具岭南特色的古典名园——雁山园,对其进行研究可充分了解岭南园林的特征.本文从《园冶》的屋宇、借景两个方面来分析雁山园的造园.其独特的布局:宅居和庭园相对独立,各自成区,用洞门花墙、廊亭小院、花木池水相隔,充分体现出“三分工匠,七分主人”的观点.

    中国园林雁山园《园冶》屋宇借景

    中国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的研究进展

    常江李灿坤宋昱晨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内部及边缘出现大量矿业废弃地,其生态环境的修复及功能更新成为亟需解决的城市问题之一.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思想的指导下,矿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明晰了矿业废弃地的概念和特征,简述了中国矿业废弃地相关法规与政策演变;梳理了我国矿业废弃地的景观重建生态修复、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及重建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我国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未来研究方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1)矿业废弃地景观规划价值与目标的确定;2)系统性景观重建研究框架的搭建;3)景观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4)景观重建可持续评价研究的强化.

    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建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