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建筑
中外建筑

蒋涤非

月刊

1008-0422

c-oa@vip.sina.com;csucoa@163.com

0731-84117537

410007

长沙市曙光中路185号

中外建筑/Journal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3年6月全新改版,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建筑成就,推介学术成果,探索建筑新路;为优秀建筑作品提供展示舞台,为业内人士评定职称发表论文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旧城更新语境下公园城市营建的策略研究——巴塞罗那的实践经验

    李松平肖婧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时代公园城市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鉴于存量优化提质的发展背景,旧城更新语境下如何营造公园城市成为重要课题.然而由于建成区密度较高,难以开辟新的绿色空间,更难形成有机联系的绿色网络;而且有些城市建设中忽略了与自然要素的呼应关系,造成“大湖之邑不见湖”或“依山之城难透绿”的尴尬局面;加之废弃地等消极空间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同时旧城往往缺少具有人文活力的公共空间形象.针对旧城更新语境下营建公园城市面临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城景重构、城市针灸、腾笼换鸟、织轴成网、人文植入五大策略.本文以巴塞罗那为实证研究,借鉴其城市更新中对绿色公共空间体系的构建方法.巴萨罗那通过海岸线的优化利用以及山海大通道的建立,重构了山—域—海的融合关系;并以小尺度介入营造了大量微型绿色空间;通过废弃空间再利用激发城市活力,结合交通设施改造实行“绿轴计划”,进而形成了一个功能复合的公共活力网络;并通过艺术点缀彰显人文之城的气韵.

    公园城市旧城更新自然景观要素绿色公共空间规划策略巴塞罗那

    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城市休闲游憩系统构建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学村为例

    徐杰钱雨梦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休闲游憩系统构建是城市回归为人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城市居民开始追求更舒适,更宜人的生活.城市品质的提升就成为城市管理者所需要面临的问题.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2月视察四川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其注重“人、城、境、业”的高度和谐统一,将市民休闲游憩和游客旅游休憩系统的需求进行统筹考虑,从而实现宜居、宜闲和宜游的建设目标.厦门作为旅游热门城市,其城市休闲游憩系统的构建要同时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这一点同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有着相似的地方.本文通过对休闲游憩系统的构建要素分析和公园城市建设要求的梳理,从而对厦门市集美学村游憩系统的建设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集美学村后期改造优化提供参考.

    公园城市休闲游憩构成要素组成单元集美学村

    基于五行(康养)理论下的药用植物园规划研究

    梁炜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园林植物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期望在达到园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作用的基础上,更能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服务,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保养生命的需求.目前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表达应用多表现为利用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来指导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布局以及景观要素的组合.

    五行药用植物园景观规划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下公共空间的更新研究——以山西省旧关村为例

    林祖锐许鹏刘晓辉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乡村发展随着乡村旅游开发的引入已证实了乡村旅游成为了提升乡村生活水平的有效方式,但对乡村进行无效的旅游开发不仅会造成乡土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对村民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如何使具有地域特点的乡土文化和现代旅游有机结合,避免低效用地、浪费资金和破坏风貌等问题的出现,最终实现乡村的振兴与发展是乡村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旧关村为例,把旅游发展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前后公共空间的使用主体为线索,从村民和游客需求、用地功能、土地限制等方面阐述旅游对公共空间带来的影响,有效地对各类公共空间进行更新设计,以期得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策略方法.

    旅游发展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使用主体更新

    基于分形理论下的城市建筑空间分析——以爱沙尼亚市政厅概念设计为例

    白明辉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形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和方法开始应用在许多领域,尤其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中.爱沙尼亚市政厅概念设计无论从平面、立面还是空间形态上,都体现了分形理论,是解决城市建筑空间问题的重要探索.

    分形理论原型理论市政厅空间形态

    建筑设计中的“私人定制”

    姚魁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南通市通州338地块项目的方案推演,阐释建筑设计中的“私人定制”,并指出这是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

    私人定制豪宅私密性设计思维解决问题方案推演

    职业中学校园空间的集约化设计探讨——以十堰高级职业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为例

    刘源彭军旺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中学建设的投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促使职业中学的校园建设需满足更高的要求.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中心城区教育用地越来越紧张,集约化设计成为校园规划的趋势.校园的集约化设计的策略主要包含规划功能整合,形态紧凑以及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等.职业中学规划有别于普通中学规划设计,在功能上除了包含普通中学常有的普通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功能,还包含大量的职业实训功能,甚至还有一些对外的技能培训中心等.因此集约化设计对推动职业中学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本文以十堰高级职业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为例,探讨山地条件下,职业中学校园集约化设计策略的尝试.

    集约化设计功能整合规划紧凑山地建筑职业中学

    高校建筑灰空间再利用设计——以天津农学院敏学楼电梯灰空间为例

    漆蕾陈鑫吕清淼冀媛媛...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筑中进行灰空间设计也越来越广泛,灰空间不仅是一种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其对观景人而言也是心理上的转变和过渡,良好的设计可以营造一种独特的氛围,以达到情景交互的奇妙体验.通过探讨高校建筑灰空间的再利用设计,以天津农学院敏学楼灰空间再利用设计为例,追求同楼层内平行灰空间不同设计与不同楼层垂直灰空间不同设计的多样性多维度方案,取得人文与生态环境相契合的多元性空间设计.

    灰空间再利用设计高校建筑

    温州高铁南站站前区设计研究

    冯励凡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二线城市的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如何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创造独特的空间;如何优化各类交通模式的布局,达到人行、车行流线合理、高效;如何选择开发适度的地下空间,统筹规划区域的功能.本文将结合温州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广场工程设计回顾,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规划景观集约化综合交通

    基于VR技术的“虚拟文化馆”交互融合设计

    张萌陈晴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构建一个“虚拟文化馆”的实际项目将多种虚拟现实设备终端及传感交互技术、局域网互联技术,多通道拼接融合技术、交互动画控制技术、显示与光学位置追踪协同技术、全景视频技术以及场景渲染优化技术等有机融合,以期达到多途径、多维度、多形式的交互体验效果.

    VR虚拟现实技术交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