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旬刊

1673-9701

zgxdys001@vip.163.com;zgxdys002@vip.163.com

010-59693181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403室

中国现代医生/Journal China Modern Doctor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各类诊所供职的医生,以传递医学科技资讯,报道医生临床进展,展示医生科研成果,交流医生工作经验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EX3A、CDX2、MUC2与MUC5AC判断可癌变胃肠化生的应用价值

    张梦媛刘佳蕊张忠焦兰岚...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 MEX3A 与胃癌和肠上皮化生(以下简称肠化生)分化特性的相关性及其联合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 2(caudal-related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CDX2)、黏蛋白 2(mucin 2,MUC2)和黏蛋白 5AC(mucin 5AC,MUC5AC)判断可癌变肠化生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10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癌旁石蜡包埋组织样本 410 例,根据病理诊断将其分为对照组(轻度浅表性胃炎,79 例)、肠化生组(149 例)和胃癌组(182 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MEX3A、CDX2、MUC2 和MUC5AC的表达.结果 MEX3A高表达于胃癌组及肠化生组,特别是弥漫型胃癌、低分化胃癌和Ⅲ型肠化生(P<0.05);CDX2 和MUC2 高表达于胃癌组和肠化生组,特别是肠型胃癌、高中分化胃癌、Ⅰ型和Ⅱ型肠化生(P<0.05);MUC5AC高表达于对照组,低表达于胃癌组和肠化生组,特别是肠型胃癌、Ⅰ型和Ⅲ型肠化生(P<0.05).胃癌和肠化生分化程度与MEX3A和MUC5AC表达均呈负相关,与CDX2 和MUC2 表达呈正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MEX3A与CDX2、MUC2 表达呈负相关,与MUC5AC表达呈正相关(P<0.05);肠化生组织中MEX3A与CDX2、MUC2 表达呈负相关(P<0.05),CDX2 与MUC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MEX3A与胃癌和肠化生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胃癌具有MEX3A高表达、CDX2 和MUC2低表达的特点.

    肠化生胃癌MEX3A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黏蛋白2黏蛋白5AC

    《中国现代医生》杂志征稿启事

    5页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危险因素分析

    刘东储海瑞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诊断价值及其危险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11 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18例疑似GIST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MSCT检查诊断GIST的效能.多因素分析探讨GIST患者危险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118 例疑似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GIST 103 例,MSCT诊断GIST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 97.09%、86.67%及 95.76%.高危组和低危组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形状、肿瘤边界、肿瘤密度、囊变坏死情况、脂肪间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形状、肿瘤密度和脂肪间隙均是GIST危险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MSCT诊断GIST的准确度较高,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形状、肿瘤密度和脂肪间隙均是GIST危险度的影响因素.

    多层螺旋CT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诊断价值

    冻结肩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向莉宋鸿权杜红根熊俊龙...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冻结肩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冻结肩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8 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 114 例冻结肩患者纳入病例组,同期无冻结肩病史的体检者 114 名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冻结肩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神经根型颈椎病、2 型糖尿病、肝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甲状腺结节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神经根型颈椎病(OR=6.114,95%CI:1.458~25.642)和 2 型糖尿病(OR=24.069,95%CI:4.023~144.007)均是影响冻结肩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 型糖尿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发生冻结肩的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进行早期预防.

    冻结肩2型糖尿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CD4+/CD8+对狼疮性肾炎活动性的相关研究

    古慧慧王维维施安妮程晓霞...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 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or,IL-2R)、CD4+/CD8+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就诊的 38 例LN患者纳入LN组,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者 40 名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及病理分型;根据SLEDAI评分将LN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 LN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白蛋白(albumin,ALB)、补体C3 和C4 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 strand DNA antibody,抗ds-DNA抗体)阳性率、C反应蛋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组患者的 ALB 显著低于非活动组,IL-2R、红细胞沉降率、24h 尿蛋白定量、抗 ds-DNA 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活动组(P<0.05).LN患者血清IL-2R水平与SLEDAI、SCr、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与Hb、补体C3 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IL-2R可作为判断LN活动程度的指标,为临床疾病活动的判断提供依据.

    狼疮性肾炎白细胞介素-2受体CD4+/CD8+

    杭州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血清变应原检测分析

    谢琳马志祺朱晓灿刘可欣...
    17-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杭州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AR并进行体外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检测的 13 521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AR患儿的常见变应原阳性率.结果 13 521 例患儿中,sIgE阳性率为 54.49%(7367/13 521),其中 64.82%的患儿仅对 1 种变应原过敏.在常见的 19 种变应原中,总体阳性率居前 3 位的分别是户尘螨(44.27%)、牛奶(14.62%)和混合草(4.82%).男性患儿的户尘螨、猫毛皮屑、桑树、霉菌组合、树花粉组合、苋、蟑螂、牛奶、虾、蟹、菠萝、贝、芒果的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儿(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户尘螨、混合草、猫毛皮屑、桑树、霉菌组合、蛋清、虾、蟹、菠萝、腰果、贝的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 月和 8 月是患儿变应原阳性率最高的两个月;户尘螨、猫狗毛皮屑变应原阳性率在夏季最高,植物类变应原阳性率的高低与开花季节相一致.户尘螨的 sIgE 浓度以 3级及以上为主(77.87%),其他变应原的sIgE浓度主要集中于 1~2 级.结论 杭州地区AR患儿的变应原以尘螨和牛奶最常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间的变应原分布存在差异,变应原检测可为AR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方案.

    儿童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肺复张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中的应用

    刘阳春李奇威温建麟陆海素...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复张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9 年 11 月至 2022 年 5 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T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 56 例,将其随机分为肺复张组(n=36)及常规治疗组(n=20).常规治疗组患者在肺保护性通气基础上行常规机械通气,肺复张组患者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 及IL-10 水平.结果 治疗后 12h、24h,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肺静态顺应性(Cstat)及肺动态顺应性(Cdyn)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O2(A-a)]、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气道峰压(Ppeak)及气道平台压(Pplat)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肺复张组患者的PaO2、OI、Cstat及Cdyn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O2(A-a)、RI、Ppeak及Pplat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肺复张组患者肺复张过程中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有所下降(P<0.05),中心静脉压有所升高(P<0.05),肺复张结束后均恢复至基线水平.治疗后 1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 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PEEP递增法肺复张可改善ATAAD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合及肺顺应性,但对血流动力学存在一过性影响,治疗时应进行严密监测.

    主动脉夹层低氧血症肺复张呼气末正压通气

    HPV DNA、HPV E6/E7蛋白和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何立群张舒云袁婧吕艳婷...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DNA、HPV E6/E7 蛋白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1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于诸暨市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成年女性 190 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HPV DNA、HPV E6/E7 蛋白及TCT检测,并进一步行阴道镜活检检查.比较不同病变患者的HPV DNA、HPV E6/E7 蛋白和TCT对高级别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CIN3 及宫颈癌患者的HPV DNA、HPV E6/E7 蛋白、TCT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炎患者(P<0.05),宫颈癌患者的HPV DNA、HPV E6/E7 蛋白、TCT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IN1 患者(P<0.05).CIN2+患者的HPV DNA、HPV E6/E7 蛋白、TCT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IN1-患者.HPV DNA、HPV E6/E7 蛋白、TCT三者联合诊断高级别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0.80%、30.10%、52.32%、79.48%.结论 HPV DNA、HPV E6/E7 蛋白及TCT可作为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手段,且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最高.

    HPVDNAHPVE6/E7蛋白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筛查

    肝素结合蛋白对脓毒症患者血管通透性影响的研究

    朱秀琪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与脓毒症患者血管通透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 400 例感染患者,根据是否诊断为脓毒症将其分为脓毒症组(n=190)和非脓毒症组(n=210).比较两组患者的HBP、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差值(HCT-ALB)及液体超负荷百分比.采用Pearson法分析HBP与HCT-ALB、液体超负荷百分比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的HBP、HCT-ALB及液体超负荷百分比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后 24h血清HBP水平与HCT-ALB及液体超负荷百分比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与细菌毒素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高水平HBP有关.

    脓毒症肝素结合蛋白血管通透性液体超负荷

    泌尿系统疾病术中、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

    罗波辛娜娜蔡珂张劲峰...
    36-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疾病术中、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方法 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3 年 4 月于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泌尿外科完成住院手术的患者 1436 例,分析术中、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应急处理措施并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1436 例手术患者,术中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4 例,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14 例,发生率为 1.25%.多数患者表现为血压、心率同时降低,给予阿托品、多巴胺静脉注射等治疗后血压、心率恢复正常,各种伴发症状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 泌尿外科专科医生应重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总结经验,做到早期识别、及时处理以保障患者安全.

    泌尿系统疾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治疗阿托品多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