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旬刊

1673-9701

zgxdys001@vip.163.com;zgxdys002@vip.163.com

010-59693181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403室

中国现代医生/Journal China Modern Doctor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各类诊所供职的医生,以传递医学科技资讯,报道医生临床进展,展示医生科研成果,交流医生工作经验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患沟通的叙事医学实践——以扁鹊见蔡桓公为例

    顾良军戴小欢
    91-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叙事医学具有三要素:关注、再现、归属.本文以该三要素映射于《扁鹊见蔡桓公》这篇先秦散文,深度阐释扁鹊见蔡桓公这一诊疗过程属于失败的叙事医学实践的原因.从"关注"的视角来看,医(即扁鹊)患(即蔡桓公)双方存在对症状的不同认知和对治疗的不同感受;从"再现"的视角来看,在医案书写和问诊过程中均存在疏失或缺憾;从"归属"的角度分析,先秦时代的医患关系、医生与自身的关系、医生与同事的关系、医生与社会的关系均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叙事医学关注再现归属平行病历扁鹊

    PDCA联合针对性培训在科室急救教学中的应用

    伍荣亮马宇彤王彭杜芬...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戴明环(plan-do-check-actcycle,PDCA)已被广范应用于医院管理各环节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探究PDCA联合针对性培训在科室急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从科室全员及小组两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根据现状分析结果制定改进目标,经过两个阶段PDCA循环及借助针对性培训手段来提升科室急救能力,对比改善前后科室成员及小组间急救技能和急救演练成绩的提升程度来验证该方法应用效果.实验结果显示经PDCA循环后科室全员急救技能和急救演练成绩较前显著提高,各组急救考核薄弱项及急救考核弱组均较前显著改善,科室急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PDCA针对性培训急救技能急救应急能力

    DRGs与TOPSIS在医疗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卓耀响袁秀勇林洁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CN-DRGs分组器对某医院 2022 年 1 至 12 月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病例组合数、病例组合指数、时间消耗指数及费用消耗指数 4 个评价指标基础数据,并综合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各出院科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探讨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与TOPSIS相结合在医疗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根据评价结果,综合排序前 5 位的科室分别为重症医学科、关节外科、胸外科、脊柱外科、创伤骨科,综合排序后 5 位的科室分别为中医科、妇科、肛肠科、眼科、产科.结果显示DRGs与TOPSIS相结合应用,可较为准确地反应不同类型科室间在疾病收治能力、病种难易、时间及费用效率情况,推进各科室对标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高诊疗服务能力.

    疾病诊断相关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医疗质量评价

    日间手术管理对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余擎赵敏苏晓洁
    101-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日间手术管理对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的影响,选取医院开展日间手术量最多的 6 个病种,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2017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日间手术管理前后各病种平均住院日、住院次均费用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开展日间手术管理后老年性白内障、子宫内膜息肉、包茎/包皮过长、腺样体肥大、单侧腹股沟斜疝、取骨折固定装置的月平均住院日分别缩短 1.238、1.797、1.133、1.436、0.881、1.607d(P<0.05);除老年性白内障和腺样体肥大外,其余病种月平均住院日均呈逐月下降趋势(P<0.05);子宫内膜息肉、腺样体肥大住院次均费用下降 992.805 元和 1863.056 元(P<0.05),包茎/包皮过长、腺样体肥大、单侧腹股沟斜疝住院次均费用平均逐月下降 30.848 元、106.826 元、42.506 元(P<0.05).本研究显示开展日间手术管理有助于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进而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

    日间手术中断时间序列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角膜接触镜在眼部药物递送中的研究进展

    付燕陈曦郑媛媛杨路...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人们对眼部疾病治疗的便捷性和有效性需求逐渐增加.受眼部屏障、泪液清除和患者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影响,大多数眼部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眼部药物的输送效率,研究者对新型药物制剂进行广泛探索和研究;其中,角膜接触镜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长期配戴性等特点使其脱颖而出.本文概述角膜接触镜的材料性能、制备方法及药物整合策略等,分析角膜接触镜的发展前景及所面临的挑战.

    角膜接触镜药物递送药物整合策略

    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清除率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农光任黄勇平
    109-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首选术式,术后结石清除率是评估该术式疗效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探索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结石清除率相关预测模型.目前,学者对碎石难易程度的评估及结石清除率的预测方法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对近年来几种常用的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清除率预测模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预测模型结石清除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在青光眼中的应用进展

    宋丽琴张明烜罗文静胡金维...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光眼是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之一,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眼部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视野改变是诊断青光眼的主要标准.最新研究表明,血流动力学改变是青光眼病理生理机制的关键因素之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能可视化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生成高分辨率图像.本文对OCTA在青光眼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青光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血管密度中央凹无血管区

    18F-FDG PET/CT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王思思郑勇董科
    116-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与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方式相比,免疫治疗可诱导并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反应,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使部分晚期NSCLC患者获益.然而,如何早期预测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精准选择优势群体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通过对病灶进行靶区勾画、半定量参数测量分析及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处理,反映病灶的代谢状态信息,推动NSCLC临床诊疗.本文就 18F-FDG PET/CT预测NSCLC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8F-FDGPET/CT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影像组学疗效

    定量血流分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郑寅裴芳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数量也逐年增加.冠状动脉生理功能学评估在PCI血运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是一种新型的无创冠状动脉生理功能学评估工具,其对 PCI 血运重建安全、有效.本文对 QFR 的基本概念及临床实践最新应用证据进行综述.

    冠脉综合征定量血流分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蛋白质去乙酰化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樊迪李晓光王紫黄恺...
    124-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主要的修饰类别,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信号传递和细胞代谢的重要调节因素.近年来,蛋白质去乙酰化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逐步受到关注,但其在相关疾病中的调控机制仍未全部阐明.本文着重阐述蛋白质去乙酰化过程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与潜在治疗靶点.

    蛋白质修饰去乙酰化疾病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