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旬刊

1673-9701

zgxdys001@vip.163.com;zgxdys002@vip.163.com

010-59693181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403室

中国现代医生/Journal China Modern Doctor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各类诊所供职的医生,以传递医学科技资讯,报道医生临床进展,展示医生科研成果,交流医生工作经验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乳酸/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对脓毒症患者90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杜晓露詹亚胜项美姣
    1-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酸/白蛋白(lactate/albumin,L/A)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脓毒症患者90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综合重症医学科125例确诊为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90d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61例)和存活组(64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患者9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比较L/A、CRP及L/A联合CRP对脓毒症患者90d死亡的预测价值.同时根据最佳截断值对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绘制Kaplan-Meier 生存曲线.结果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 CRP(OR=1.009,95%CI:1.003~1.015,P=0.006)、高L/A(OR=1.449,95%CI:1.050~2.000,P=0.024)、并发急性肾损伤(OR=2.890,95%CI:1.198~6.975,P=0.018)是脓毒症患者9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RP、L/A及L/A联合CRP预测脓毒症患者90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45、0.612、0.708.亚组分析显示,L/A>1.41组脓毒症患者90d病死率显著高于L/A≤1.41组(P=0.001),CRP>93.29mg/L 组脓毒症患者 90d 病死率显著高于 CRP≤93.29mg/L 组(P=0.001),与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L/A和CRP均对脓毒症患者90d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预测效果更好.

    乳酸/白蛋白C反应蛋白脓毒症死亡风险预测价值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血清Hcy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郑祥坚李春孟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2例下肢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再狭窄情况分为未再狭窄组和再狭窄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资料,并检验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Hcy、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等,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下肢ASO介入术后再狭窄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血清Hcy的关系.构建风险评分系统预测介入术后再狭窄,并评估其有效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变位置、支架置入、支架长度、血清Hcy、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HFR C677T TT型、血清Hcy≥ 17.15μmol/L、病变位于股动脉、无支架置入是下肢ASO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评分系统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8(95%CI:0.731~0.905),明显高于其他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效能.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血清Hcy与下肢ASO患者介入术后再狭窄密切相关.基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血清Hcy、病变位置及支架置入构建的风险评分系统有助于预测下肢ASO患者再狭窄的发生.

    基因多态性同型半胱氨酸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再狭窄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临床疗效

    姚芬芬徐涛胡洪菱陈健...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和针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南昌市第一医院就诊的CID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右佐匹克隆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rTMS和针刺疗法,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相关指标及心理状况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下降(P<0.05);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占比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针刺治疗CID患者可明显改善其睡眠质量,同时还可减轻伴随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慢性失眠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针刺右佐匹克隆联合治疗

    消痈汤联合手法通乳治疗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的效果分析

    曲冬梅杨真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消痈汤联合手法通乳治疗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消痈汤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消痈汤组患者口服消痈汤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口服消痈汤的基础上进行手法通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2个疗程后的疼痛、肿块大小、肿块数量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脓肿、停乳及复发远期疗效.结果 消痈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联合组为95.00%,联合组高于消痈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4,P=0.043).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肿块大小及肿块数量评分低于消痈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均低于消痈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消痈汤组(P<0.05);联合组的复发率为5.00%低于消痈汤组的20.00%(x2=4.114,P=0.043).结论 哺乳期郁滞型急性乳腺炎患者经消痈汤联合手法通乳治疗可显著提高近期及远期疗效,可减轻疼痛、消除肿块、抑制炎症、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郁滞型消痈汤手法通乳炎症因子肿块

    rSO2-BIS监测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罗春芳冯应辉章征兵许凯...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麻醉方式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骨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麻醉后给予rSO2-BIS监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麻醉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和瑞芬太尼注射液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儿苏醒时各时间点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补救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行为率低于对照组(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和瑞芬太尼注射液的用量是诱发患儿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和不良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rSO2-BIS监测是减少患儿术后出现不良行为和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中采用rSO2-BIS监测可降低手术患儿术后不良行为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改善术后疗效.

    肱骨髁上骨折局部脑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多模式麻醉管理术后不良反应术后不良行为

    盆底三维超声对顺产初产妇膀胱颈漏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吴丽群赵慧燕王美霞高洁...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6~8周盆底三维超声指标进行分析,探索膀胱颈漏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各因素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4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产后就诊的单胎顺产初产妇108例,根据有无膀胱颈漏斗形成分为观察组(膀胱颈漏斗形成,n=40)和对照组(无膀胱颈漏斗形成,n=68),比较两组单胎顺产初产妇的临床数据和盆底超声指标.结果 观察组单胎顺产初产妇的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阴道前壁脱垂发生率、膀胱颈移动度(bladder neck distance,BND)、Valsalva状态膀胱尿道后角(posterior urethrovesical angle,PUA)、静息状态和 Valsalva 状态盆膈裂孔面积(levator hiatus area,LHA)、盆膈裂孔前后径(levator hiatus length,LHL)及LHL变化量(△LHL)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UI和阴道前壁脱垂是膀胱颈漏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后OR分别为11.255和3.643;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LHA、LHL及△LHL也是膀胱颈漏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发现,SUI和阴道前壁脱垂诊断膀胱颈漏斗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44和0.615;超声指标中,当Valsalva状态LHL>63.5mm时,AUC为0.706;联合指标1(静息状态LHA+Valsalva状态LHA)诊断敏感度为95.0%;联合指标2(Valsalva状态LHL+△LHL)诊断特异性为80.9%.结论 在单胎顺产初产妇中,SUI、阴道前壁脱垂的发生和增大的LHA、LHL和△LHL是形成膀胱颈漏斗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指标1预测价值敏感度高,联合指标2预测特异性较高.

    膀胱颈漏斗压力性尿失禁盆底三维超声盆膈裂孔

    杭州某医院高脂血症患者ApoE基因分析

    杨露森倪红妙朱泽华方丽娟...
    31-3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脂血症患者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于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确诊的370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者的血液预处理样本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高脂血症患者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结果 ①本研究中2个基因位点(ApoE 388T>C、ApoE 526C>T)的多态性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表明具有群体代表性;②本研究中370 例高脂血症患者的 ApoE 基因分布情况为 E3/E3 66.49%、E3/E4 20.27%、E2/E3 8.65%、E2/E4 1.89%、E2/E2 1.35%和E4/E4 1.35%,携带E4基因的患者比例约是携带E2基因的1.88倍;③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差异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结论 杭州市某医院高脂血症患者ApoE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均匀且分布与性别及年龄无关,建议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前重视对患者ApoE基因的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ApoE基因多态性他汀类药物高脂血症

    3D-PDU对宫腔粘连术后妊娠结局的预测

    谢继平陈琳琳朱光金林熙...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ultrasound,3D-PDU)对轻、中度宫腔粘连松解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TCRA)后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行TCRA治疗并有生育要求的66例轻、中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患者,其中31例成功妊娠患者纳入妊娠组,35例未成功妊娠患者纳入非妊娠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3D-PDU检测,获得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al thickness,ED)、宫腔容积(uterine volume,EV)、子宫内膜血管生成指数(vasculogenesis index,VI)、血流指数(blood flow index,FI)、血管生成-血流指数(vasculogenesis-blood flow index,VFI).随访术后 1 年患者的受孕情况,观察上述相关指标对术后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患者的ED、EV、VI、FI、VF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妊娠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非妊娠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84、0.68、0.65、0.88.结论 3D-PDU通过测量轻、中度IUA患者手术前后的ED、EV、VI、FI、VFI可有效预测TCRA术后患者的妊娠结局,为疗效评估及指导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宫腔粘连三维超声宫腔镜子宫内膜血流宫腔容积妊娠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miR-15b、miR-503表达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何为民蒋晓锋沈群弟陈莹...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微小RNA(microRNA,miR)-15b、miR-503表达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03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9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68)和认知功能障碍组(n=35).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15b、miR-503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miR-15b、miR-503水平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外周血中miR-15b、miR-50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外周血中miR-15b、miR-503水平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的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miR-15b、miR-503水平与MoC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5、0.668,P<0.05);miR-15b单独诊断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836(95%CI:0.750~0.902),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 77.14%、89.71%;miR-503单独诊断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AUC为0.892(95%CI:0.816~0.945),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0.00%、88.24%;miR-15b和miR-503联合诊断的AUC显著大于miR-15b、miR-503单独诊断.结论 miR-15b、miR-503在抑郁症患者中表达降低,二者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较高.

    微小RNA-15b微小RNA-503抑郁症认知功能

    BFH-OST和OST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风险预测的对比研究

    许峻川费琦
    43-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新型北京友谊医院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筛查工具(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BFH-OST)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就诊于民航总医院的115例绝经后妇女,以双能X射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为诊断标准,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BFH-OST、OSTA的诊断效能.结果 BFH-OST和OSTA均与DXA诊断骨质疏松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BFH-OST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9,截断值≤12.2,敏感度为81.25%,特异性为75.90%;OSTA的AUC为0.809,截断值≤-1.2,敏感度为81.25%,特异性72.29%.BFH-OST和OSTA的ROC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H-OST和OST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风险均有预测作用,BFH-OST的诊断效能优于OSTA.

    绝经后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筛查工具骨密度敏感度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