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半月刊

2096-0417

whr01@whu.edu.cn

027-68772482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工学部68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杂志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Journal Women's Health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学研究机构、各医学院校,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等,致力于发掘女性健康研究的新问题,引领女性健康研究的新方向,捕捉医学发展的新动态,发现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推广医务管理的新方法,培养临床与科研并重的新型专家学者。目标成为女性健康研究领域内具有独特风格和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期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规范、权威、高水平的交流发布平台。本刊以妇幼保健医学为主,兼及其他医学领域。征稿范围包括妇、产、儿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护理及其他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测评;医疗卫生单位教学、政策制度的调查报告及评价;兼收其他临床医学各科及中医药类论文(男性专科及偏方除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耳穴压豆联合健康管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素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晴雯
    93-94,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健康管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素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92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给予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腹痛程度、健康素养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基本知识与理念(21。81±4。04)分、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23。48±3。89)分、基本技能(9。74±1。26)分等健康素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6。37±5。19)分、(17。17±4。74)分、(6。73±1。77)分(P<0。05);观察组的自觉症状(69。31±4。54)分、生理功能状态(23。26±2。93)分、心理状态(15。28±1。45)分、社交活动状态(15。39±1。67)分等GI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1。17±4。73)分、(18。81±2。87)分、(12。63±1。26)分、(9。31±1。22)分(P<0。05);观察组的VAS(1。23±0。45)分低于对照组的(3。21±0。63)分(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健康管理可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素养,减轻腹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健康管理消化性溃疡健康素养生活质量耳穴压豆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良恶性乳腺实性结节的效果分析

    刘金平
    95-9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乳腺实性结节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有效性。方法:本次从本院乳腺实性结节患者中选取 60 例,对于入组患者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病理诊断结果,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诊断符合率,对比良恶性乳腺结节血流特点、良恶性乳腺结节血流参数。结果:在 60 例检查患者中,病理确诊乳腺实性结节恶性 20例,占比 33。33%,良性 40 例,占比 66。67%,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均较高,与病理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诊断的误诊率、漏诊率相对偏低,与病理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良性组结节内部血流参数对比,恶性组各项血流参数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良性组血流分布、血流形态、穿入血流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结节主要为原位癌、浸润性癌,良性结节:乳头状瘤、纤维瘤、B细胞淋巴瘤、乳腺病、浆细胞性乳腺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与病理诊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针对乳腺实性结节进行良恶性鉴别,提高诊断准确率,具备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实性结节血流特点

    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张文文
    98-9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在 2018 年 9 月至 2022 年 2 月接收的96 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将其均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针灸推拿治疗,研究组实施针灸推拿+穴位注射治疗,通过治疗有效率、CASCS评分、VAS 评分、PSQI评分、头痛、眩晕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对比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及CAS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头痛、眩晕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因此在进行神经根性颈椎病临床治疗时实施穴位注射+针灸推拿治疗,可提升治疗质量、治疗效率、治疗价值。

    穴位注射针灸推拿神经根性颈椎病

    吉林省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

    王策
    100-102,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吉林省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方法:现选取 2020 年在吉林省参与放射工作的 1155例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同时将没有接触放射线的 1155 例健康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两组工作人员的血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差异显示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白细胞数量为(6。53±0。26)×109/L,对照组白细胞数量为(6。52±0。13)×109/L,统计学显示(t=1。169,P=0。242)、观察组血红蛋白为(144。69±10。24)g/L,对照组血红蛋白为(145。28±11。36)g/L,统计学处理(t=1。311,P=0。190),观察组血小板为(228。25±13。95)×109/L,对照组血小板为(228。65±12。48)×109/L,统计学处理(t=0。726,P=0。467);微核率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工龄<15 年和≥15 年的工作人员在血细胞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是≥15 年工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以及有效剂量则大于<15 年工龄工作人员,统计学显示(t=16。693,P>0。001),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核医学工作人员最高,其次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和工业探伤人员。结论:吉林省放射工作人员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且工龄在 15 年以上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较高,其中以核医学工作人员最高,因此对于核医学工作者应当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减少职业照射对于身体的危害。

    吉林省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检测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检验分析实践

    朱丽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腹泻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入院诊断的 135例MPP患儿。根据年龄段进行分组,A组年龄不超过 3 岁,即为婴幼儿组 45 例;B组年龄 4~7 岁,即为学龄前组 45 例;C组年龄 8~12 岁,即为学龄组 45 例。对其进行临床检验,对比不同组别的腹泻发生率,分析腹泻因素。结果:A组患儿用药前的腹泻发生率为20。00%,用药后为 44。44%;B组患儿用药前的腹泻发生率为 6。67%,用药后为 22。22%;C组患儿用药前的腹泻发生率为 2。22%,用药后为 13。33%,A组用药前后的腹泻几率均高于B组与C组,且三组组内的用药前后腹泻发生率对比有差异(P<0。05)。对比B组与C组用药前后的腹泻发生率无差异(P>0。05)。腹泻因素中,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用药前腹泻的发生率为 5。19%,用药后为17。78%;真菌性肠炎导致用药前腹泻的发生率为 2。96%,用药后为 5。19%;细菌性肠炎导致用药前腹泻的发生率为 0。74%,用药后为2。22%;其他因素导致用药前腹泻的发生率为 0。74%,用药后为 1。48%,可见轮状病毒感染是最常见诱发因素,其次为真菌性肠炎。结论:MPP合并腹泻与患儿年龄相关,年龄越小者,其发生腹泻的风险性越高。且腹泻主要发生在用药以后,导致腹泻的因素有轮状病毒感染或真菌性肠炎,鲜少因细菌性肠炎或其他因素导致腹泻。需要合理用药抗生素,增强患儿免疫力,进而控制合并症病情。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腹泻临床检验分析

    穴位贴敷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常凤瑗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 96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8 例)根据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分级标准给予分级干预,观察组(48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对比两组干预后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采用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痊愈率 64。58%高于对照组的 41。67%(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4。06±1。02)d、腹胀缓解时间(3。69±1。15)d、肠鸣音恢复时间(1。66±0。52)d、排气恢复时间(16。62±6。72)h、排便恢复时间(19。13±7。63)h均小于对照组的(7。97±1。89)d、(7。37±1。72)d、(3。92±0。97)d、(32。69±7。26)h、(41。71±8。82)h(P<0。05);观察组的自觉症状(62。31±3。74)分、生理功能状态(16。42±1。19)分、心理状态(11。23±1。33)分、社交活动状态(11。72±1。2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5。37±4。12)分、(13。87±1。24)分、(9。63±1。41)分、(9。46±1。11)分(P<0。05)。结论:穴位贴敷可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生活质量穴位贴敷

    糖尿病孕妇剖宫产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探析

    陈艳玲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糖尿病孕妇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 年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的 52 例糖尿病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2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后的疼痛缓解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区别护理后,研究组产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孕妇剖宫产围手术期中效果明显,可降低感染风险、减少阴道出血并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快速康复护理围手术期

    针对性护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疼痛及恢复效果的影响

    张静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疼痛及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63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 例)和观察组(32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并通过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前,两组VAS 及SF-36 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VAS 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F-36 评分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住院时长、下床时间以及排气时间方面的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VAS 评分,改善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增强恢复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价值较高。

    针对性护理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

    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性乳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韩丽娟孙振芳朱晓峰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性乳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4 月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 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方法。结果:两组急性乳腺炎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康复指标、疼痛VAS 评分、不良心理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并发症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性乳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早期护理干预下急性乳腺炎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改善,因此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性乳腺炎护理中更具应用价值。

    早期护理干预急性乳腺炎疼痛VAS评分

    适度保护助产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疼痛程度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张艳赵雪梅杨钦梅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分娩初产妇采用适度保护助产护理对疼痛程度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月本院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共计 86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适度保护助产护理干预,对两组疼痛程度、产程、母婴结局、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较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适度保护助产护理应用于自然分娩初产妇干预中,可减轻其疼痛感,缩短产程,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提高产妇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

    适度保护助产护理自然分娩初产妇疼痛程度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