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半月刊

2096-0417

whr01@whu.edu.cn

027-68772482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工学部68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杂志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Journal Women's Health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学研究机构、各医学院校,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等,致力于发掘女性健康研究的新问题,引领女性健康研究的新方向,捕捉医学发展的新动态,发现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推广医务管理的新方法,培养临床与科研并重的新型专家学者。目标成为女性健康研究领域内具有独特风格和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期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规范、权威、高水平的交流发布平台。本刊以妇幼保健医学为主,兼及其他医学领域。征稿范围包括妇、产、儿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护理及其他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测评;医疗卫生单位教学、政策制度的调查报告及评价;兼收其他临床医学各科及中医药类论文(男性专科及偏方除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健康教育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孙盈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采用健康教育结合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9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施以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对照组(60 例)和基于对照组施以健康教育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60 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生理及心理应激、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术后恢复情况指标时长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RP、IL-6 等生理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SAS、SDS等心理应激反应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术后 6h、12h、24h、48h的疼痛评分比较,随着时间延长,评分逐渐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术后 12h、24h时,观察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施以健康教育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患者康复,尤其在减少患者术后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

    子宫肌瘤切除术健康教育快速康复护理应激反应

    产科心理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

    李明明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产科心理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参与对象为:2021 年 4 月 1 日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在本院待产的孕妇 126 例。并以掷骰子方式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分成两组,即参照组(63 例)与研究组(63 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孕妇的护理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与参照组(52。38%)相比,研究组自然分娩率(76。91%)更高,而剖宫产(20。63%)和产后出血(3。17%)比率更低;研究组焦虑(25。24±1。28)分和抑郁评分(24。21±1。32)分均较参照组更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更高;组间相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6。83%)明显高于参照组(82。54%),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过程中,为孕妇合理开展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尽快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还能有效避免出现产后抑郁症,因此获得了医患双方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产科心理护理孕妇妊娠结局产后抑郁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多元化心理干预对幼儿预防注射疼痛应激及配合度的影响

    李玫静张艳芹卢静
    127-12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多元化心理干预对幼儿预防注射疼痛应激及配合度的影响。方法: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3月,选择于本院接受预防注射的 106 例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即两组,每组各纳入对象 53 例。对照组幼儿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多元化心理干预措施。针对两组幼儿疼痛行为反应、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心率与收缩压指标、预防注射配合度、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婴儿和儿童疼痛评估量表(FLACC)评分对比,研究组结果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心率与收缩压指标对比,两组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率与收缩压指标更为平稳,即心率与收缩压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幼儿对预防注射的配合度对比,研究组结果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幼儿家长对于本次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多元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幼儿对于预防注射的疼痛行为表现,缓解应激反应,且提高了注射配合度与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多元化心理干预幼儿预防注射疼痛应激配合度

    基于人文理念的全科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主动性的影响效果分析

    于佳佳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基于人文理念的全科护理应用在剖宫产初产妇中的效果及对母乳喂养主动性的影响。方法:纳入 2021 年 8月至 2022 年 7 月的 100 例剖宫产初产妇,全部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纳入 50 例,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 50 例,提供基于人文理念的全科护理),评价组间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SES)、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主动性、产后康复情况、疼痛评分、心理状态[抑郁(SDS)及焦虑(SAS)自评量表]。结果:1)护理前,组间BSES、SDS、SAS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SES更高,SDS、SAS更低,P<0。05;2)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母乳喂养情况、产后康复情况更佳,母乳喂养主动性更高,术后 1d及 2d时的伤口疼痛评分、术后 2d的乳房疼痛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基于人文理念的全科护理,能够促进产后康复,减轻伤口、乳房疼痛感,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及主动性,改善泌乳功能。

    人文理念全科护理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主动性

    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产褥期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

    曹捷刘晓燕黄雪林晓红...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产褥期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70 例在成华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以随机数表法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则行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产褥期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自护能力、生活质量、母乳喂养信心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及ESC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 评分及B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 97。14%高于对照组的 82。86%(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产褥期延续性护理可助于初产妇缓解产后抑郁情况,提高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并可增强其初产妇母乳喂养信心,且护理满意度高。

    奥马哈系统理论产褥期延续性护理初产妇自护能力满意度

    中医特色护理对女性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陈夏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女性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100 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混合痔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 50 例常规护理,观察组 50 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中医特色护理。对两组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 24h、48h、72h时,观察组VAS 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均比护理前有所降低,且组间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 7d、14d时,观察组创面分泌物评分比对照组低,肉芽组织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且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8。00%(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女性混合痔术后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疼痛程度与睡眠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

    中医特色护理女性混合痔术后疼痛睡眠创面愈合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造影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张继青于明明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造影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潍坊市中医院超声科接受超声引导输卵管造影患者 100 名,按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50)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检查效果、健康知识知晓度、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检查成功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 82。0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各项及总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疾病知识、检查配合、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自我护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的情况(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造影患者可提高一次检查成功率,能够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降低了不良反应风险,大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整体护理超声输卵管造影检查效果健康知识知晓度护理满意度

    AIDET沟通模式联合适度保护助产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高佩佩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联合适度保护助产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8 月至 2023 年 8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 60 例产妇,采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共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行适度保护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AIDET沟通模式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恐惧情况、自我效能、会阴损伤情况及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AQ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CBSEI-C32 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会阴裂伤及情况会阴水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为 3。33%,比对照组的 20。00%低(P<0。05)。结论:AIDET沟通模式联合适度保护助产护理应用于自然分娩产妇中可促进其分娩恐惧程度有效降低,改善其分娩自我效能,降低会阴损伤程度,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

    AIDET沟通模式适度保护助产护理自然分娩分娩恐惧分娩结局

    基于IMB模型的激励式护理模式联合循证护理对高危产妇心理压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张艳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激励式护理模式联合循证护理对高危产妇心理压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110 例高危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联合组(n=55)及参考组(n=55)。参考组开展常规护理,联合组则开展基于IMB模型的激励式护理模式联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心理压力,分娩结局,自我效能感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联合组CP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参考组,CBSEI-C32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参考组(均P<0。05);联合组剖宫产率低于参考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参考组,子宫复旧时间及产后首次泌乳时间均短于参考组;护理后,联合组SF-36 评分高于参考组(均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激励式护理模式联合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高危产妇心理压力,改善分娩结局,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与生活质量。

    高危产妇IMB循证护理心理压力分娩结局

    穴位按摩联合个体化健康宣教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生存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李优优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个体化健康宣教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生存质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月至 2023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96 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 4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联合个体化健康宣教,干预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两组的睡眠质量、生存质量及自护能力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8。37±2。99)分低于对照组的(12。27±3。18)分(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84。21±6。18)分、心理功能(85。16±7。95)分、社会功能(86。23±5。91)分、物质生活(87。12±6。81)分等GQOLI-74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12±6。39)分、(75。91±8。24)分、(81。12±6。11)分、(82。22±6。74)分(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50。76±5。09)分、自我概念(25。36±2。78)分、自护责任感(19。82±1。62)分、自护技能(43。19±2。71)分等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9。31±5。17)分、(19。21±3。82)分、(14。13±1。92)分、(31。16±3。18)分(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个体化健康宣教能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其自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健康宣教血液透析穴位按摩生活质量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