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半月刊

2096-0417

whr01@whu.edu.cn

027-68772482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工学部68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杂志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Journal Women's Health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学研究机构、各医学院校,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等,致力于发掘女性健康研究的新问题,引领女性健康研究的新方向,捕捉医学发展的新动态,发现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推广医务管理的新方法,培养临床与科研并重的新型专家学者。目标成为女性健康研究领域内具有独特风格和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期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规范、权威、高水平的交流发布平台。本刊以妇幼保健医学为主,兼及其他医学领域。征稿范围包括妇、产、儿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护理及其他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测评;医疗卫生单位教学、政策制度的调查报告及评价;兼收其他临床医学各科及中医药类论文(男性专科及偏方除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情况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张秀丽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初产妇采用优化护理对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本院妇产科就诊的 92 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6 例(给予基础临床护理),观察组 46 例(采用优化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情况以及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抑郁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为其提供优化护理,可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充足率,对促进产妇康复以及改善抑郁情绪具有重要帮助,同时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优化护理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产后抑郁

    自然分娩后超早期乳房护理对乳汁分泌、乳房肿胀的影响研究

    张锦
    140-14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将超早期乳房护理应用在自然分娩产妇中对其乳汁分泌及乳房肿胀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筛选 2021 年 9月至 2022 年 9 月本院产科完成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人数一共 90 例。全体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纳入 45 例产妇对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另 45 例产妇对其实施超早期乳房护理(六步法乳房按摩法)。调查统计在泌乳开始时间、产后各时段泌乳量、血清泌乳素含量乳房肿胀发生率、乳房疼痛程度、子宫复旧情况各项指标方面两组产妇的差异。结果:在产后泌乳开始时间方面,观察组产后 0~24h占比相较于对照组提高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乳汁分泌量方面,观察组产后 24h、48h、72h相较于对照组提高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血清泌乳素含量无显著差别(P>0。05);而在产后 24h、48h、72h,观察组血清泌乳素含量相较于对照组提高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肿胀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 1d、3d、5d、7d的数字疼痛评估量表(NRS)评分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次测量宫底高度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在宫底下降指数方面,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乳房护理应用于自然分娩产妇中,可促进血清泌乳素浓度提升,加快产后乳汁分泌时间,提高乳汁分泌量,并减少乳房肿胀发生,减轻乳房疼痛感,可一定程度促进子宫复旧,值得临床工作中大力开展。

    超早期乳房护理自然分娩乳汁分泌乳房肿胀

    产前心理干预结合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身心质量的改善研究

    胡西田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产前心理干预结合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身心质量的改善。方法:选择本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50 例高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25 例。给予研究组产前心理干预结合助产护理,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分娩方式、出血量和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的顺产率为 92%,高于对照组的 76%,剖宫产率为 8%,低于对照组的 24%(P>0。05);研究组产后 6h、12h和 24h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采取产前心理干预结合助产护理,有利于缓解其分娩心理压力,提升分娩信心和自如度,降低出血量,该联合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应用。

    心理干预助产护理高龄产妇分娩方式

    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行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干预对恢复效果的影响

    张瑞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行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干预对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21 年 12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成每组各 50 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评分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针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采取扁平化责任制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预后质量。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干预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率及产时疼痛程度评分的影响

    谢丹丹
    150-15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初产妇应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产妇阴道分娩率、产时疼痛程度影响。方法:选择本院 2021年 4 月至 2023 年 2 月收治的初产妇 200 例,应用随机表法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予以初产妇常规助产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是对初产妇予以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产时分娩疼痛、产后并发症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初产妇阴道分娩率 91。00%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 76。00%(P<0。05);观察组初产妇第一、第二、第三、总产程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时疼痛程度轻度疼痛占比 34。00%高于对照组占比 15。00%(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4。00%低于对照组 15。00%(P<0。05);观察组初产妇在护理总满意率 97。00%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 88。00%(P<0。05)。结论:初产妇予以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初产妇产程时间,减轻产妇产时疼痛程度,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分娩球自由体位助产护理阴道分娩率产时疼痛程度

    静疗专科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女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瑞雪
    153-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女性患者采用静疗专科护理方式实施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女性患者共 300 例,以患者就诊单双号实施分组,常规组予基础护理,试验组予静疗专科护理,分析两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两组舒适状况量表,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就诊期间舒适度较常规组高(P<0。05),负性情绪评估,试验组评分护理后较护理前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病率较常规组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与常规组比较生活质量,护理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女性患者就诊期间,静疗专科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控制并发症发病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性。

    静疗专科护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女性患者

    循证护理干预在中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王蕾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以循证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月,中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收治 70 例,奇偶数分配,常规组运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取循证护理,分析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其血糖水平于护理干预后有大幅度下降(P<0。05),尿失禁并发症,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发病率低(P<0。05),患者自护能力、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等,经由评测,显示研究组于两组间改善较为显著(P<0。05),生活质量评测,研究组患者经由循证护理,其生活质量较常规组有更为明显提高(P<0。05),尿失禁病情分析,研究组相比常规组于护理后可见显著改善(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两组统计数据后进行比较,相比常规组,研究组有较高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护理干预中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循证护理的开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尿失禁对患者身心状态、生活质量等方面影响,有助于提高其血糖水平稳定性。

    循证护理中年女性糖尿病尿失禁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感知水平、癌因性疲乏程度和不适症状的影响

    于赛赛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疾病感知水平、癌因性疲乏程度和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 96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8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感知水平、癌因性疲乏程度和不适症状,另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认知、情绪、理解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情感、躯体、行为、感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日常活动受症状影响评分均更低(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 3~4 级 6。25%、肾功能异常 3~4 级 2。08%低于对照组的 22。92%、16。67%(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患者疾病感知控制能力,降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和不适症状,且可减轻恶心呕吐和肾功能异常反应。

    乳腺癌化疗症状管理理论疾病感知癌因性疲乏

    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对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刘秀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中Roy适应模式对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科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1 月诊治的 60 例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Roy适应模式。护理 1 个月后统计睡眠障碍总改善率,测定睡眠时间指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睡眠障碍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睡眠时间指标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oy适应模式的应用能够延长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与情绪状态改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Roy适应模式睡眠质量情绪状态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苏微微吴伟赖翠翠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外科 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 28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282 例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21。63%,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为 24。1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动脉瘤破裂、术前GCS评分、术前HH评分、侵入性操作、术后入住ICU、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头部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持续时间 10 个因素对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影响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住ICU、年龄大于 65 岁、腰椎穿刺及腰大池引流是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入住ICU、年龄大于 65 岁、腰椎穿刺及腰大池引流是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医院感染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