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生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

董鸣

月刊

1005-264X

apes@ibcas.ac.cn,apesbotany@163.com

010-62836134

100093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植物生态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我国生态学领域创刊最早的专业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本刊以发挥其在植物生态学领域的导向性、权威性和科学性为指导思想,突出反映植物生态学科热点和生长点的研究成果。刊登稿件主要以发表植物生态学领域(包括个体和生理生态,种群、群落、景观、生态系统生态学,植被与数量生态,化学生态,污染生态及当前国际生态学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可持续发展等)及与本学科有关的创新性原始论文或有新观点的国际植物生态学研究前沿和动态的综述。本刊还刊有论坛栏目,主要对学科发展中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开展学术争鸣和讨论,促进学科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干旱胁迫下毛白杨和元宝槭的水力学调控

    伍敏田雨樊大勇张祥雪...
    1086-1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白杨(Populus tcmentosa)和元宝槭(Acer truncatum)是华北平原人工林的主要树种,研究两者水力结构和干旱-复水过程中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动态,可揭示其水力学调控策略,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人工林水分平衡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相同生境下分布的毛白杨和元宝槭幼树为研究材料,测量两者的茎抗栓塞能力与水力安全阈、水力面积、叶膨压损失点等水力结构参数;开展干旱-复水实验,测定茎NSC含量动态以及干旱胁迫解除后复水阶段的木质部栓塞修复能力.结果表明:毛白杨导水率损失50%对应的水势(-1.289 MPa)高于元宝槭(-2.894 MPa),且膨压损失点时的渗透势低,水力安全阈小,木材密度小,气孔调节偏向于变水行为,表现为易栓塞的低水势忍耐脱水耐旱特性,水分调节对策趋于冒险;元宝槭则倾向于不易栓塞的高水势延迟脱水耐旱特性,水分调节对策趋于保守.在干旱-复水实验中,毛白杨可溶性糖、淀粉和茎NSC含量先减后增,元宝槭则先增后减;并且毛白杨表现出比元宝槭更高的栓塞修复能力,这与植物体内茎NSC含量变化差异具有一定联系.毛白杨较高的栓塞修复能力也为其易栓塞的低水势忍耐脱水耐旱特性及冒险的水分调节对策提供水力安全保障.两树种在水力学调控上表现出的较大差异可能与其生活史特性相关.

    水力学调控水分调节对策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栓塞修复耐旱特性

    新疆野苹果种群遗传结构及其环境适应性

    张宏祥闻志彬王茜
    1098-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栽培苹果的主要祖先之一.它呈片段化残遗分布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山地.为了探究影响该物种种群遗传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适应机制,该研究选取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分布的10个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SLAF-seq简化基因组测序获取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数据.利用ADMIXTURE软件和主成分分析对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型;利用梯度森林分析和冗余分析评估影响种群遗传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运用潜在因素混合模型来检测新疆野苹果种群适应局部环境的基因组位点.结果显示:10个种群可以区分出2个遗传谱系;谱系A主导东部种群,谱系B主导西部种群,而中部种群则出现了两个谱系的交汇;种群空间遗传结构呈现出沿经度方向上的地理替代格局.气温年较差(bio 07)和气温季节性变化(bio04)是影响新疆野苹果种群等位基因频率变化的两个最重要环境因子.经注释发现15个环境关联基因位点与植物响应干旱、高盐、冷热等非生物胁迫的很多生理过程相关.综上所述,新疆野苹果对环境适应的主要压力来自气温条件的变化,生理适应可能是其响应环境胁迫的主要机制.

    新疆野苹果遗传结构环境适应性地理替代生理适应

    望天树人工幼林混交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碳源利用的影响

    李万年罗益敏黄则月杨梅...
    1109-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望天树(Parashoreachinensis)在幼龄阶段分别与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 x E.urophylla)、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和碳源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濒危树种望天树人工林培育模式和桉树纯林改造中的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Biolog-ECO技术对比分析了望天树混交林和纯林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特点和代谢活性,探讨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差异及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望天树x巨尾桉混交林的Shannon-Wiener、Simpson和McIntosh多样性指数均最高,其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显著高于纯林;(2)望天树混交林的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和代谢活性及微生物数量高于纯林,并随土层加深而下降;混交林和纯林的土壤微生物对酚酸类碳源的利用程度均最高、胺类次之、多聚物最低,不同点在于混交林和纯林分别对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的依赖度更高;(3)望天树混交林土壤的含水率、总孔隙度以及有机质、全氮、全钾、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高于纯林;并且除全磷和全钾外其他养分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呈现出明显的表聚效应;(4)环境因子分析表明,土壤pH、有机质、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是造成混交林和纯林间以及不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碳源利用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所述,望天树混交造林模式对幼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有显著影响,尤其与巨尾桉混交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促进凋落物和有机质的分解.与纯林相比,望天树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质量和肥力,为望天树幼树生长营造了较好的土壤环境和光照条件.

    望天树幼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碳源利用土壤养分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