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白由路

双月刊

1008-505X

zwyf@caas.ac.cn

010-82108653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Journal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协办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方面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土壤学、肥料学的核心期刊。报道本学科具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报告、简报、文献评述和问题讨论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壤、肥料和作物间关系,养分变化和平衡;各种肥料在土壤中的变化规律和配施原理;农作物遗传种质特性对养分反应;作物根际营养;施肥与环境;施肥与农产品品质;农业生物和生物化学应用;肥料的新剂型新品种的研制、应用及作用机理;本学科领域中新手段、新方法的研究以及与本学科相关联的边缘学科等。稿件采编系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稻草及氮调控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冯静琪曹卫东高嵩涓常单娜...
    1858-1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用量稻草与氮肥配施对紫云英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优化紫云英高产栽培措施和解决秸秆资源化利用难题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实现紫云英–水稻轮作体系中的稻田氮肥减施和作物增产.[方法]设置稻草和氮肥双因素盆栽试验,3个稻草添加量(RS)分别为0(RS0)、3000 kg/hm2(RS1)、6000 kg/hm2(RS2),4个施氮量(N)分别为0(N0)、45 kg/hm2(N45)、90 kg/hm2(N90)、135 kg/hm2(N135),共12个处理.测定紫云英鲜草产量及地上部氮、磷、钾累积量,分析土壤基础理化性状、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6种与碳、氮、磷循环相关的土壤酶(β-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β-木糖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磷酸酶)活性,探讨紫云英生长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添加稻草和施用氮肥均显著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和地上部氮、磷、钾累积量,与N0RS0处理相比,两者配施显著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57.5%~323.8%;在N45、N90、N135水平下紫云英鲜草产量和地上部氮、磷、钾累积量均以RS2处理最高.紫云英地上部当季氮素回收率以N45RS1处理最高,与N90和N135施氮水平下各处理无显著差异.偏最小二乘法路径模型结果表明,相对稻草处理,氮肥处理对紫云英鲜草产量和养分累积量有更强的正效应.添加稻草和施用氮肥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土壤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在4个施氮水平下均随稻草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另外5种土壤酶活性在N0、N45、N135水平下均以RS2处理最高,在N90水平下以RS1处理最高.聚合增强树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对紫云英鲜草产量的贡献程度最大,贡献率分别为52.6% 和30.0%.[结论]适量的稻草添加并配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养分累积量和土壤酶活性,促进紫云英养分吸收,为紫云英高产创造条件.添加稻草可显著提高紫云英养分累积量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施氮对紫云英地上部氮磷钾养分累积量亦有显著影响.在本研究条件下,根据紫云英产量和养分吸收特征,并结合稻草资源化利用的目的,稻草6000 kg/hm2、氮肥45~90 kg/hm2为较适宜的施肥配比,具体施氮量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调整.

    稻草氮肥紫云英鲜草产量土壤肥力

    钾、镁交互作用对橡胶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薛欣欣魏云霞王文斌罗雪华...
    1870-1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我国植胶区砖红壤钾、镁缺乏现象日益突出,研究钾、镁缺乏对橡胶幼苗根系形态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可为橡胶平衡施肥和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热研7-33-97'橡胶(Hevea brasiliensis)幼苗为研究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内用营养液培养.采用二因素二水平的析因试验设计,设置4个处理:对照(CK)、缺钾(–K)、缺镁(–Mg)和缺钾镁(–K-Mg),培养3个月后,取样测定橡胶幼苗干物质量、根系构型参数、根系活力和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1)与CK相比,–K和–K-Mg处理显著降低了单株干物质量和根冠比,干物质量降幅分别为8.4% 和27.5%,根冠比降幅分别为20.4% 和26.9%,而–Mg处理对干物质量和根冠比均无显著影响;K、Mg交互作用对茎干、根和单株干物质量及根冠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2)与CK相比,各缺素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橡胶幼苗吸收根(直径<2 mm)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总根尖数及根系活力等根系构型参数,而不同程度增加了平均根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K、Mg交互作用对吸收根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总根尖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3)各处理下氮和镁、磷和钾以及钙分别在叶片、根系以及茎皮中的平均分配比例高于其他器官.各缺素处理下,地上部的养分占比呈增加趋势.4)与CK相比,–K处理显著增加了橡胶幼苗单株氮、磷和镁的积累,–K-Mg处理则显著降低了单株氮积累,各缺素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单株钙的积累;K、Mg交互作用对氮、磷、钙和镁的积累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结论]钾、镁营养显著影响橡胶幼苗对养分的吸收,缺钾、缺镁显著抑制橡胶幼苗特别是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缺钾缺镁加重抑制效果.因此,橡胶生产上不仅要保证培养基质或土壤的矿质营养充足,还要重视钾、镁元素间平衡关系.

    橡胶缺钾缺镁根系形态养分积累

    椪柑叶片硼毒害症状及光合生理响应研究

    张峻林伟杰李歆博占园园...
    1879-1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准确及时诊断硼毒害,了解硼毒害对叶片造成的生理影响,为硼毒害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叶片养分含量测定,明确福建省安溪县椪柑叶片黄化和脱落是由硼中毒引起的.分别采集不同程度硼毒害椪柑叶片,测定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叶绿素荧光特性和细胞膜透性.[结果]在正常、中度黄化和重度黄化叶片中,钾、镁、锌含量均处于椪柑适宜范围内,而中度黄化和重度黄化叶片的硼含量比正常叶片分别提高了11.11和19.71倍,显示硼毒害是造成椪柑叶片黄化的原因.椪柑叶片硼毒害症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症状由叶尖沿主脉向下发展,叶肉和叶脉均褪绿黄化,黄化部位可见棕褐色的坏死斑点;二是症状由叶缘向主脉发展,主脉保持绿色,叶片呈不规则的黄、绿斑驳黄化.硼毒害椪柑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效率(ETR)、有效量子产额(ΦPS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随症状的加重而下降,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过剩激发能(E)和天线热耗散(D)则随症状的加重而提高,引起光合作用速率、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硼毒胁迫下椪柑叶片细胞膜透性明显提高.[结论]过量喷施硼肥所造成的硼毒害会导致椪柑叶片黄化、异常落叶,硼毒害使椪柑光合作用受抑、光合产物合成受阻,细胞膜受到伤害.柑橘生产上应重视含硼叶面肥的合理使用,以免造成硼中毒现象.有关椪柑硼毒害的防治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椪柑叶片硼毒害叶片黄化光合生理

    钼对含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基质栽培甜瓜产量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马雪强屈锋王君正高子星...
    1887-1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常接种于基质中以解决甜瓜生产过程中土传病害严重的问题.然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基质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十分敏感,为此,我们研究了钼酸铵的适宜添加浓度,以期为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合理有效的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9年5—8月在陕西省杨凌农业示范区进行,以薄皮甜瓜品种'千玉6号'为材料,营养液中(NH4)2MoO4·4H2O含量设置0、0.02和0.04 mg/L 3个水平.测定甜瓜结果各时期器官干物质和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析结果中期甜瓜各器官对果实的养分贡献率、果实品质和果实全钼含量,统计产量并计算氮磷钾元素养分利用效率.[结果]甜瓜果实全钼含量随施钼水平增加而增加,而游离氨基酸、硝态氮含量、单果重及产量均在钼酸铵0.02 mg/L水平最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不施钼处理最高.除结果初期和中期甜瓜茎干物质量在3个施钼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外,甜瓜各器官干物质、植株总干物质、全氮、全磷、全钾的积累量和转运量均以钼酸铵0.02 mg/L处理显著高于0和0.04 mg/L处理.0.02 mg/L钼酸铵处理通过提高营养器官中积累的氮磷钾对果实养分的贡献率,进而提高果实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与钼酸铵0.02 mg/L处理相比,0和0.04 mg/L处理的果实产量及氮、磷及钾素养分利用率分别降低48.63% 和17.50%、16.58% 和22.44%、2.39% 和13.84% 及27.34% 和25.28%.[结论]在含有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基质栽培中,施用含0.02 mg/L(NH4)2MoO4·4H2O的营养液可显著提高甜瓜结果期干物质量和养分积累、转运及产量和品质.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甜瓜产量氮磷钾吸收

    土壤氨基酸生物有效性及其环境调控研究进展

    马庆旭朱双双泮莞坤吴良欢...
    1899-1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中种类繁多的小分子和大分子有机氮,是土壤氮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大多数植物可以直接吸收氨基酸乃至多肽和蛋白质,不是完全需要经过传统理论认知的微生物分解为无机氮的过程.植物根系具有吸收、转运和代谢外源吸收的有机氮的能力.土壤微生物是植物根系有机氮的主要竞争者,不同土壤中,参与竞争的微生物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环境对植物根系吸收和后续代谢有机氮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未来应着重于精准定量化分析土壤有机氮组成及含量,确定土壤有机氮对植物生长的长期效应,探索环境变化尤其是复杂环境变化对植物吸收利用有机氮的影响及其关键步骤,进一步确定土壤有机氮对植物氮营养的贡献.

    氮素微生物土壤氨基酸环境调控

    有机肥氮素利用率的几种典型计算方法比较

    田昌玉林治安徐久凯赵秉强...
    1909-1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氮素利用率计算方法有多种,其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影响氮素管理的科学性.比较几种典型氮肥利用率计算方法的结果随有机肥施用水平和试验年限的变化,并从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讨论计算方法的科学性.[方法]以12年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有机肥设置每季5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120、240、360、600 kg/hm2,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采用常规差减法、叠加法、比值法、氮素利用率法和氮素平衡法分别计算了不同有机肥料氮处理下不同年份的氮肥利用率.[结果]1)用常规差减法和叠加法计算的有机氮肥当年利用率偏低,比值法计算结果适中,主要是空白对照作物可能吸收了施肥处理潜层扩散的矿质氮素,使得空白对照作物吸收氮素量比较高;叠加法氮肥利用率与常规差减法计算的结果差异不显著.2)用比值法计算的氮肥利用率与国际通用氮素利用率计算法的结果很接近,如果能控制空白对照作物吸收的氮素量不受其它高氮肥处理影响,比值法与氮素利用率法的计算结果一致.3)氮素平衡法考虑到了施肥对土壤氮素库的影响,是代表实际氮肥回收率的方法.计算的氮肥利用率呈现氮素平衡法好于氮素利用率法,氮素利用率法好于比值法.[结论]氮库变化影响比值法的准确性.在长期定位试验空白对照土壤氮素库相对稳定期,比值法是氮素利用率计算的简略方法;当土壤氮素库相对稳定条件下(施肥处理和对照土壤氮素库不变,SN=0),比值法、氮素利用率法和氮素平衡法计算结果一致;在土壤氮素库逐年增加或降低条件下,氮素平衡法是氮素利用率计算的最合理方法.

    有机肥试验年限氮素利用率氮素平衡法比值法叠加法常规差减法

    喷施矮壮素和多效唑对紫云英生长发育及结实性状的影响

    郑春风刘春增李本银张梦...
    1917-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喷施矮壮素和多效唑对紫云英生长发育及结实的影响,明确有利于增产的最佳喷施时期,为提高紫云英种子产量提供有效的化控途径.[方法]选取紫云英品种'信紫1号'为供试材料,分别于越冬后期、返青期、现蕾期、初花期和始花后5天在叶面喷施矮壮素或多效唑(浓度均为400 mg/kg),以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于盛花期,调查株高、茎粗、分枝数、SPAD值、单株重等生长指标,成熟期按常规考种法考察记载花数、荚数、籽粒数、结荚率和荚果结实率等结实性指标.[结果]现蕾期叶面喷施矮壮素和多效唑均可有效抑制植株株高,提高分枝数、SPAD值和单株重,多效唑喷施效果好于矮壮素.与喷清水对照相比,现蕾期喷施矮壮素的紫云英花数、荚数、籽粒数、结荚率和荚果结实率分别显著提高了16.32%、21.45%、15.94%、2.38个百分点和0.94个百分点,而其在越冬后期和返青期喷施却显著降低各指标;现蕾期喷施多效唑的紫云英花数、荚数、籽粒数、结荚率和荚果结实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1.69%、43.41%、29.49%、4.76个百分点和2.14个百分点,在越冬后期喷施显著降低花数和荚果结实率.矮壮素和多效唑均在现蕾期喷施的种子产量最高,两者较对照分别增产15.95% 和29.88%.[结论]在紫云英现蕾期,叶面喷施植物延缓剂多效唑和矮壮素,均可显著促进花期花荚发育,减少花荚脱落,促进花荚结实成粒,最终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多效唑效果好于矮壮素.

    紫云英矮壮素多效唑结实性状

    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