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硅酸钠与亚硒酸钠对旱稻叶片表面硅化细胞结构及其体内抗氧化物质的影响,为干旱地区富硒旱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在新疆石河子进行,设置基施硒肥 0、7.2 kg/hm2(Se0、Se)两个硒水平,基施硅肥 0、250、500 kg/hm2(Si0、Si250、Si500)3 个硅水平,共计 6 个处理,供试硅肥和硒肥为分析纯硅酸钠和亚硒酸钠.在旱稻分蘖、孕穗、齐穗和灌浆中期,取叶片样品和根系样品测定丙二醛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叶片叶绿素(SPAD值)含量,齐穗期测定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非酶类抗氧化物质含量,并观察叶片表面微观结构,成熟期测定旱稻稻米硒含量、产量和品质等指标,以明确施硅对旱稻生理特性、硒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与Se0-Si0 相比,施硅后水稻叶片表面松散的硅化细胞排列更加整齐均匀,形成梯状硅质体,提高了机械强度;施硅显著增加了旱稻叶片气孔开度和叶绿素含量,以Se0-Si500 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各生育期较Se0-Si0 增加 10.9%~16.9%;施硅提高了旱稻抗氧化能力,Se0-Si500 处理各生育期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Se0-Si0 增加了 14.2%~20.9%,分蘖、孕穗、齐穗期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Si0 分别增加了 14.7%~30.4%和 27.8%~52.6%.施硒条件下,Si250 处理旱稻叶片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含量较Si0 分别增加了 18.3%和 25.2%,Si500 处理与Si0 基本持平.施硒处理较Se0 处理旱稻叶片和根系MDA含量分别降低了 15.6%~18.2%和 16.9%~18.0%,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 16.5%~18.6%,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分别增加了 8.1%~8.9%、5.3%~8.8%、7.9%~16.4%.施硅显著促进了旱稻各器官硒吸收,Se0 和Se条件下,Si250 处理籽粒硒含量较Si0 分别提升了 150.0%和 21.1%,Si500 处理分别提升了 250.0%和 23.8%.施硅提升了旱稻千粒重、结实率,施Se条件下Si250、Si500 处理较Se0 条件下千粒重分别提高了 6.4%、6.9%,结实率分别提高了 7.9%、10.8%,产量分别提高了 14.8%、16.5%.施硅后稻米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上升,垩白粒下降,碾磨和外观品质提升;胶稠度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下降,显著提高了旱稻的食味品质,口感得到改善.[结论]施硅改善了叶片表面微观结构,提高了叶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升并延长了叶片功能期对光温资源的利用,因而显著提高了产量.此外,施硅保持了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因而提高了旱稻对硒的耐受性,提高了籽粒硒含量及品质和口感.综合各项指标,播种前基施 250 kg/hm2 硅酸钠和 7.2 kg/hm2 亚硒酸钠,是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硒含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