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白由路

双月刊

1008-505X

zwyf@caas.ac.cn

010-82108653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Journal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协办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方面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土壤学、肥料学的核心期刊。报道本学科具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报告、简报、文献评述和问题讨论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壤、肥料和作物间关系,养分变化和平衡;各种肥料在土壤中的变化规律和配施原理;农作物遗传种质特性对养分反应;作物根际营养;施肥与环境;施肥与农产品品质;农业生物和生物化学应用;肥料的新剂型新品种的研制、应用及作用机理;本学科领域中新手段、新方法的研究以及与本学科相关联的边缘学科等。稿件采编系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机肥和海藻酸配施提高盐碱地蒙古黄芪抗逆性和品质

    刘杰吴强赵鹏王永龙...
    757-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有机肥施用量和海藻酸施用浓度对盐碱地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光合效率、抗逆能力、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盐碱地中蒙古黄芪生态种植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蒙古黄芪种苗为材料,连续两年在内蒙古固阳县的盐碱地上开展了大田试验.试验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设计,两因素为有机肥(O)、海藻酸(A).3 个有机肥施用量为 0、1200、2400 kg/hm2,分别记为O0、O1、O2;3 个海藻酸施用浓度为 0、1、2 g/L,分别记为A0、A1、A2,共组成 9 个处理.于蒙古黄芪种苗返青后 60 天开始测定叶片光合效率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于蒙古黄芪种苗返青后 120 天开始测定根系产量、药效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结果]相较于O0 处理,O1、O2 处理黄芪两年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分别提高了 13.6%~29.2%、17.0%~32.3%、14.8%~21.2%,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高了 10.4%~24.0%、9.5%~13.5%、7.5%~29.5%,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提高了 11.0%~28.8%、22.3%~94.3%、13.2%~61.4%,根系产量提高了 3.8%~8.1%,黄芪甲苷(AIV)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C7G)含量分别提高了 7.4%~19.4%、4.5%~22.7%,Pb、Cd、As和Cu含量分别下降了 1.4%~16.0%、5.0%~19.5%、5.6%~9.7%、11.5%~35.2%.相较于A0 处理,A1 处理显著提高了黄芪光合效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升了根系产量和药效成分含量,Pb、Cd、As、Hg 和 Cu 含量分别降低了 12.0%~22.2%、6.9%~17.1%、7.5%~13.3%、7.1%~18.9%、16.1%~21.9%.2022、2023 年均以O2A1 处理的产量(6887、7153 kg/hm2)最高,O0A2处理的产量(6065、6278 kg/hm2)最低.2022、2023年O1A1处理的两种药效成分含量最高,AIV含量(0.144%、0.148%)较O2A1 提高了 5.1%~7.2%,C7G含量(0.059%、0.060%)较O2A1 处理提高了 5.3%~13.5%.[结论]施用有机肥和适宜浓度的海藻酸均可增强蒙古黄芪的光合效率,提高蒙古黄芪的抗逆能力,进而提高蒙古黄芪的产量和药用品质.以施用有机肥 1200 kg/hm2 配合喷施浓度为 1 g/L的海藻酸提升盐碱地蒙古黄芪产量、品质和抗逆能力的效果最佳,且没有引起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有机肥海藻酸盐碱地蒙古黄芪产量品质

    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肥料研究进展

    汤建伟毛克路史敏刘咏...
    768-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缓释肥包膜材料采用的聚氨酯主要由石油基原料制备,由于石油基聚氨酯成本高、环境风险较大,近年来逐渐被生物基聚氨酯所取代.在众多的生物基材料中,植物油因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无毒性、可生物降解等特点,成为缓控释肥料膜材的研究热点.本文分别综述了植物油基多元醇的制备方法,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的分类,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肥料的改性及应用.环氧开环、酯交换反应、氨解法、加氢甲酰化以及臭氧氧化还原是植物油改性制备植物油基多元醇的常用技术手段.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有机硅、氟改性、纳米材料等是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材料改性的常用原料,试验证明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肥料具有减少氨挥发、氮淋溶,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作用.如何提高植物油基聚氨酯交联密度、降低生产成本、深入揭示缓释机理以及扩大在大田试验的应用场景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材料改性技术缓释性能面源污染

    禾本科杂粮作物养分高效机理及指标研究进展

    王京新赵宇夏雪岩崔纪菡...
    786-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耕地中低产田面积大,养分缺乏始终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谷子、糜子和高粱为我国传统的禾谷类杂粮作物,具有光合效率高,耐旱耐瘠薄的特点,较大宗粮食作物更适应干旱、贫瘠的土壤.然而,养分利用效率研究主要集中在玉米、小麦等主粮作物,小杂粮作物研究进展相对缓慢.本文系统总结了谷子、糜子和高粱氮、磷、钾高效利用的研究结果,归纳了几种杂粮作物养分高效的筛选指标,形态指标包括地上部干重、穗粗、穗重、草重、产量等,生理指标包括氮同化酶活性、磷积累量、光合养分效率等,养分吸收效率主要指标包括根系大小、根系长度、侧根分支和根直径,及可能参与养分高效的候选基因如NRT1、PHR1、钾转运蛋白HAK和钾离子通道蛋白Shaker等.未来可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杂粮作物养分高效的研究:杂粮作物光合效率高和根系耐旱耐贫瘠的特点;利用转录组学方法深入分析引起杂粮作物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效率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的机理,特别是与氮组分、磷组分变化相关的机制;分析杂粮作物的根系形态及其主导的根系微生物互作特征对养分高效吸收的影响.这些研究将为培育养分高效高产的杂粮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谷子糜子高粱养分高效光合根系

    腐植酸基质缓释尿素对氮素淋失和氨挥发的阻控

    徐宇帆申亚珍张文太岳艳军...
    801-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质缓释型氮肥(控失尿素)降低氮素释放的功能主要通过控失剂降低肥料中尿素的释放和在土壤中的转化而实现.腐植酸含有大量功能基团,施入土壤后可减少氮素的转化.本研究尝试了用腐植酸替代部分控失剂来改善基质缓释型氮肥对氮素的固持功能.[方法]共采集了 6 种氮肥进行试验,包括普通尿素(urea,U)、控失剂添加比例分别为 4%、6%、8%的 3 个基质缓释氮肥(LU1、LU2、LU3,LU—Loss-control urea),以 3.5%腐植酸等量替代LU2 处理中的控失剂制备的腐植酸基质缓释氮肥(humic acid/loss-control urea,HLU),以及添加了抗结剂(主要成分为纳米碳粉)的腐植酸基质缓释氮肥(humic acid/loss-control urea with anti-setting agent added,HLUA).室内淋溶试验以不添加氮肥为对照,将 6 个肥料样品埋入土壤后,连续 15 天收集淋洗液,分析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并采用氨气检测管法测定氨挥发速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比表面积吸附(Brunauer-Emmett-Teller,BET),分析了控失剂、尿素、基质缓释尿素和腐植酸基质缓释尿素的化学结构、孔隙结构以及热性质.[结果]随着控失剂(control release agent,CLA)含量的增加,基质缓释尿素对氮素的固持作用增强,淋失和氨挥发量降低.与尿素(U)相比,LU1、LU2、LU3、HLU、HLUA的全氮累积淋溶量分别降低了 24.5%、32.2%、34.9%、31.5%和 32.2%,累积氨挥发量分别降低了 13.1%、24.3%、27.1%、28.0%和29.5%.HLU、HLUA处理的氮素淋失和氨挥发量与LU2 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化学结构表征分析表明,控失剂的主要成分凹凸棒土和腐植酸都与尿素形成了强度相当的分子间氢键,纳米碳粉与尿素间无氢键形成.在腐植酸基质缓释尿素中加入少量防结剂纳米碳粉,对其分子内氢键强度、热稳定性以及氮素淋失和氨挥发特征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在尿素中加入腐植酸、控失剂和防结剂制备的腐植酸基质缓释尿素,不仅加工和储存中不易粘连,具有较低的氮素淋失和氨挥发损失风险,还可作为一种兼具改良障碍土壤的多功能缓释肥料使用.

    基质缓释肥料腐植酸尿素缓释肥料氮素损失氨挥发

    氮磷钾配合施用提高白芷种子产量和质量

    刘仁浪刘思琴张宇柔冯冬菊...
    812-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白芷留种繁育生产中缺乏施肥技术,造成白芷种子产量低,质量不稳定.为此,研究了用于白芷良种繁育及种子高效生产的施肥技术体系.[方法]以白芷品种'川芷 2 号'为试验材料,于 2021-2022 年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四川省成都市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三因素为氮(N)、磷(P2O5)和钾(K2O)肥,分别设 4 个施肥水平,共 14 个处理.于白芷收获期,测定种子产量、千粒重、长度、宽度、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生活力;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施肥处理下的白芷种子产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肥效模型拟合得出氮、磷和钾肥的推荐施肥量.[结果]当N、P2O5 和K2O用量分别为180.6、306.5 和 149.8 kg/hm2(N2P2K2)时,白芷种子产量、千粒重、长度、宽度、生活力、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与不施肥(N0P0K0)相比分别提高了 83.3%、27.3%、16.4%、18.9%、23.3 个百分点、16.7 个百分点、24.0 个百分点和 28.2%.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白芷种子产量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N2P2K2 处理的加权关联度和等权关联度系数均最高,分别为 0.825 和 0.824;其次是N1P2K1 处理(N 90.3、P2O5 306.5、K2O 74.9 kg/hm2),分别为 0.745 和 0.751.在施肥区间内,白芷种子产量均随氮、磷和钾肥任一单种肥料施用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N2P2K2 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氮、磷和钾肥对白芷种子产量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N2P2K2 处理下的施肥水平有利于提升氮、磷、钾的肥效.由拟合白芷种子产量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可得出,当N、P2O5 和K2O养分用量分别为 177.0、274.6 和 133.7 kg/hm2 时,白芷种子产量最高,为 1766.6 kg/hm2.[结论]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施显著提高白芷种子产量和质量,氮肥(N)、磷肥(P2O5)和钾肥(K2O)最优推荐施肥量分别为 177.0、274.6 和 133.7 kg/hm2,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1.55∶0.75.

    白芷氮磷钾肥种子产量种子质量最优施肥量

    健康中国视角下的植物性营养与肥料

    詹行天
    824-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健康中国视角下探索了植物性营养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以及肥料在提高植物营养功能中的作用.植物具有食用性、药用性、饲料化和生态效能多种属性,植物通过提供食物、中草药、维护自然环境等多渠道助力人类健康,施肥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满足供给至关重要的人为措施.我国人民有悠久的植物性饮食习惯,植物性食品不仅作为营养来源,也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能力的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摄入量趋于减少,膳食不平衡造成营养结构不良,微量元素缺失,慢性病高发频发等问题,重新认识植物性饮食的意义,对全面提升我国人民的健康意义重大.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施用肥料提高植物包括中草药等的培育品质和营养价值,通过食物链充分满足动物和人类的营养需求,安全高效地定向补充人体所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创造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全方位提升人类健康水平.最后,为更好地利用植物性营养并通过科学合理施肥促进国民健康提出了一些未来的发展方向.

    健康中国饮食结构植物性营养肥料施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