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白由路

双月刊

1008-505X

zwyf@caas.ac.cn

010-82108653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Journal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协办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方面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土壤学、肥料学的核心期刊。报道本学科具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报告、简报、文献评述和问题讨论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壤、肥料和作物间关系,养分变化和平衡;各种肥料在土壤中的变化规律和配施原理;农作物遗传种质特性对养分反应;作物根际营养;施肥与环境;施肥与农产品品质;农业生物和生物化学应用;肥料的新剂型新品种的研制、应用及作用机理;本学科领域中新手段、新方法的研究以及与本学科相关联的边缘学科等。稿件采编系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提高梨果产量及品质

    许晨阳蒲全明邱玉玲张跃强...
    849-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方法是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简便易行.我们应用该方法进行了梨树的优化推荐施肥,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在河北省保定市伍仁桥镇开展了3年(2017—2019年)田间实验,供试黄冠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var.Huangguan)采用养分专家推荐施肥(Nutrient Expert,NE)、农户习惯施肥(farmers'practice,FP)和当地农技部门测土配方推荐施肥(soil test,ST)3种施肥技术,研究黄冠梨叶片和果实氮磷钾养分含量、果实产量、主要品质指标、肥料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及经济收益的变化.[结果]供试黄冠梨3年平均氮、磷和钾施肥量NE施肥处理与FP施肥处理相比分别降低35.96%、28.8%和57.92%.与FP施肥处理相比,NE施肥处理下叶片中的氮、磷含量3年平均分别增加了8%、26%,果实中的氮、磷、钾含量3年平均分别增加了26%、68%和18%.NE施肥处理梨果3年平均最高产量和产值分别为45.80 t/hm2和18.61万元/hm2,NE施肥处理的果实产量3年比FP与ST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15.56%~26.91%和10.24%~15.23%;NE施肥处理3年经济效益比FP与ST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17%~29%和11%~16%.与FP施肥处理相比,NE施肥处理3年果实中的平均可溶性糖含量和固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27%和10%;与ST施肥处理相比,NE施肥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了21%.而其它果实品质如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在3个施肥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与FP施肥处理相比,虽然NE处理施肥量有所降低,而氮、磷、钾肥的3年平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3.76、19.95、24.07 kg/kg和36.52、42.21、76.81 kg/kg.[结论]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养分专家推荐施肥能够显著提高梨果产量、品质、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证明该优化施肥方案适用于河北省梨树生产.但是在推荐方案中能否以部分有机肥替代无机肥,以及是否能长期维持土壤养分平衡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黄冠梨推荐施肥养分专家系统肥料利用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经济效益

    氯化钾对脐橙园土壤-树体氯积累及叶片营养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沈鑫健邱洁雅朱礼乾张晓勇...
    858-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施用氯化钾对脐橙叶片营养、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土壤和植株中氯元素含量与积累状况.[方法]以9年生纽荷尔脐橙为试材,于2018—2019年连续进行了两年田间试验.脐橙果园土壤一个为酸性、一个为碱性.氯化钾年施用量处理为250 g/株(T1)、500 g/株(T2)、1000 g/株(T3),以硫酸钾556 g/株为对照(CK).在果实成熟期,测定了春梢和秋梢叶片中的N、P、K、Ca、Mg、Cl元素和相对叶绿素含量,测产并取样测定了果实品质及Cl-含量,在施肥后测定了0—20和20—40 cm土壤中的Cl-含量.[结果]1)施用不同量氯化钾后果皮、果肉中氯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土壤和叶片中氯元素含量显著增加.T1处理在酸性土中氯元素含量较碱性土中多,与CK相比,T1处理酸性土中氯元素含量平均增加50.20%,而碱性土增加28.02%;T2处理氯元素含量在酸性土与碱性土中相差不大;T3处理氯元素含量在碱性土中大于酸性土中,与CK相比,酸性土增加79.70%,碱性土增加99.36%.2)T1处理下,在酸性土上脐橙春、秋梢叶片氯元素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21.9%和8.0%,在碱性土上分别增加25.5%和12.7%;T2处理下,在酸性土上分别增加51.9%和45.0%,碱性土上分别增加33.3%和19.3%;T3处理下,在碱性土上分别增加109.7%和98.7%,而在酸性土上分别增加63.8%和58.0%.施用氯化钾后叶片中相对叶绿素、氮和钙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变化,钾和部分磷元素含量随氯化钾施用量的增多呈增加趋势,镁元素含量略有下降.3)施用氯化钾对果实产量、单果重、亮度、黄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部分果实红色度在施用氯化钾代替硫酸钾后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随氯化钾浓度的增高有增加趋势.[结论]短期施用氯化钾对果实中氯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土壤和叶片中氯元素含量则显著增加,但均处在安全阈值以内.短期施用氯化钾对柑橘果实产量及品质无显著不良影响,叶片营养受影响较小,因此,酸、碱性土壤脐橙园短期内施用适量的氯化钾代替硫酸钾是可行的.

    脐橙氯化钾叶片营养果实品质氯累积

    稻壳炭对紧实土壤中苹果根系硫同化酶活性、H2S含量及根系构型的影响

    田孝志徐龙晓宋建飞荀咪...
    869-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苹果种植后土壤很少翻动,根系常受土壤紧实胁迫.研究在土壤中掺混稻壳炭提高苹果根系硫同化代谢以及根系构型的效果,为果园土壤管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砧木分别为平邑甜茶和八棱海棠的两年生'红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Red Fuji')幼树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对掺入和没掺入稻壳炭的土壤分别进行镇压(土壤紧实度值分别为1558和1572 KPa)和不镇压(土壤紧实度值分别为923和939 KPa),共4个处理.苹果幼树移栽成活后60天,测定土壤孔隙度、氧气浓度和水溶性硫含量,分析苹果根系硫酸根和硫化氢(H2S)含量及ATP硫酸化酶(ATPS)、O-乙酰丝氨酸裂解酶(OASTL)和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L-CD)、D-半胱氨酸脱巯基酶(D-CD)活性,以及根系活力和形态构型等.[结果]镇压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水溶性硫含量,降低了八棱海棠和平邑甜茶为砧木的苹果幼树根系硫酸根含量,降低了根系ATPS、OASTL和L-CD、D-CD活性以及内源H2S含量,并显著降低根系活力、根长密度、根系长度、根系体积和根系分形维数,在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幼树根系中的降低幅度大于八棱海棠砧木.无论是否镇压土壤,掺入稻壳炭均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土壤氧气浓度以及不同形态硫含量,提高了苹果根系硫酸根和内源H2S含量,根系ATPS、OASTL和L-CD、D-CD活性,根系活力,根系长度,根长密度和根系分形维数,且在紧实土壤中八棱海棠砧木的提升幅度大于在平邑甜茶砧木中,两种砧木的苹果幼树在紧实土壤中的提升幅度均大于在正常土壤中.[结论]土壤紧实显著降低土壤水溶性硫含量,抑制苹果根系硫代谢和根系生长,在土壤中掺入稻壳炭可以显著提高紧实土壤中苹果根系硫代谢、根系生长和根系分枝.因此,在苹果移栽时,在土壤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稻壳炭可以有效缓解土壤紧实对苹果根系生长和硫代谢的不利影响.

    稻壳炭土壤紧实度根系苹果硫代谢硫化氢

    柠檬酸改性磷肥的结构分析及其对水溶性磷固定率的影响

    张英强张水勤袁亮李燕婷...
    878-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易与土壤中的Ca2+等结合生成沉淀,降低磷肥的有效性,进而影响作物对磷肥的吸收利用.本研究将柠檬酸与磷肥复合,研究其复合反应的特征及其对水溶性磷固定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和法将预先加有柠檬酸的磷酸与氢氧化钾反应制备柠檬酸改性磷肥.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31P固相核磁共振技术(31P-NMR)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手段分析柠檬酸改性磷肥结构,分析柠檬酸与磷肥的反应特征.通过CaCl2沉淀实验测定柠檬酸改性磷肥中水溶性磷的固定率,结合柠檬酸改性磷肥结构特征,探究柠檬酸与磷肥反应对水溶性磷固定率的影响机制.[结果]1)柠檬酸与磷肥反应改变了磷肥的结构:与不添加柠檬酸的磷酸二氢钾肥(CAP0)相比,柠檬酸改性磷肥的FTIR在1088~1077 cm-1出现了磷酸酯(P—O—C)伸缩振动,是柠檬酸改性磷肥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标志;31P-NMR分析发现,柠檬酸改性磷肥中除在6.60 ppm处检测到与CAP0相一致的K2HPO4位移峰外,还在12.28和4.80 ppm处分别检测到K3PO4和正磷酸单酯的位移峰,积分结果表明,以正磷酸单酯形态存在的磷占改性磷肥总磷量的16.48%.LC-MS分析发现,柠檬酸在高温下与磷酸发生脱水反应,柠檬酸中的羟基O—H和磷酸中的P—OH化学键发生断裂,柠檬酸中的氧原子与磷酸中的磷原子发生结合生成磷酸酯(P—O—C).2)柠檬酸与磷肥反应降低了磷肥的水溶性磷固定率:将柠檬酸以0.2%、0.5%和1.0%的比例添加到磷肥中,制备的柠檬酸改性磷肥均能降低水溶性磷固定率,添加量在0.2%时水溶性磷固定率降低效果显著,固定率为59.52%,低于CAP026.49个百分点,磷酸酯的存在有利于使磷不被Ca2+固定,提高了磷肥有效性.[结论]柠檬酸通过与磷酸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了含有磷酸酯的柠檬酸改性磷肥.柠檬酸与磷肥反应显著降低了磷肥水溶性磷固定率,且柠檬酸微量添加即可达到显著的防磷固定效果,为高效磷肥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柠檬酸磷肥结构水溶性磷固定率

    生物质炭基肥缓释性能及对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

    赵泽州王晓玲李鸿博任树鹏...
    886-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炭基肥是以生物质炭为基质,与有机、无机肥料配制而成的新型生态环保缓释肥料,也作为土壤改良剂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近年来受到农业与环保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应用.本文讨论了生物质炭基肥缓释性能机制及影响因素,生物质炭基肥的缓释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磷、氮、钾元素与生物质炭的结合方式.主要结合方式包括静电吸附、络合、矿化等.生物质炭基肥的缓释性能受到生物质炭原料种类、炭基肥制备方法和炭肥配合比的影响.生物质炭基肥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土壤中养分流失.综合已有研究与应用结果,需要进一步开展生物质炭基肥在土壤中的长期应用效果、老化过程研究,注重在老化过程中对土壤微生物结构的风险评估;建立生物质炭基肥的标准化应用体系,研究和完善生物质炭基肥对土壤持续的、累加性的改良标准.

    生物质炭基肥缓释性能土壤改良土壤性质

    辽西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水、氮、磷、锌耦合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泳圻谷健孙仕军赵旺...
    898-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辽西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玉米适宜的水肥因素组合.[方法]田间试验在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砂壤土)进行,供试作物为玉米.选取了灌水量(W)、施氮量(N)、施磷量(P)、施锌量(Zn)等因素为自变量,产量(Y)为因变量,进行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设计(1/2实施)试验,灌溉和施氮肥分4次进行,磷肥一次基施,锌肥在拔节期一次性施入.玉米收获后测产,依照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1/2实施)的统计方法建立了产量回归模型,采用频数分析法分析了W、N、P、Zn四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产量(Y)的影响.[结果]5个试验水平中,W、N、P、Zn单因子对产量促进作用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呈抛物线形趋势变化.单因子影响程度大小为W>N>Zn>P;二因子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大小为N×P>W×P>P×Zn>W×N>N×Zn>W×Zn;三因子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结论]在辽西半干旱地区,水、氮、磷、锌四因子对春玉米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W>N>Zn>P,两因子交互作用对产量贡献的大小顺序为N×P>W×P>P×Zn>W×N>N×Zn>W×Zn.依据频数分析结果,采用浅埋滴灌技术,当灌水量46~49 mm、施氮量172~209 kg/hm2、施磷量84~114 kg/hm2、施锌量10~13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10000~12017 kg/hm2的置信区间为95%,该配比为辽西半干旱地区较为适宜的水肥配比方案.

    浅埋滴灌水肥耦合交互效应产量春玉米

    微量元素叶面喷施对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Ashkan Daneshtalab LahijaniAmirabbas MosaviMorteza Moballeghi
    909-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微量元素在水稻营养和代谢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叶面喷施(Fe EDTA 0.1%,Zn EDTA 0.05%,B 0.02%,Cu EDTA 0.05%,and Mn EDTA 0.05%)对水稻品种Shiroodi产量的影响,明确叶面喷施微量元素的最佳次数和时期.[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液体肥料(Fe-EDTA 0.1%,Zn-EDTA 0.05%,B 0.02%,Cu-EDTA 0.05%,and Mn-EDTA 0.05%)对水稻品种Shiroodi产量的影响,和喷施微量元素肥料1~7次(T1~T7),第一次喷施在移栽后9天进行,之后每隔7天喷施一次.[结果]喷施微量元素显著增加了植株干重、籽粒产量、千粒重和收获指数,而且试验年份与喷施微量元素处理对籽粒含锌量、叶片叶绿素b含量和千粒重有显著交互作用.T4处理籽粒产量为4257 kg/hm2,而T0只有3499 kg/hm2,增产幅度约为20%.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提高源于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增加了每株分蘖数、穗长和穗粒数.[结论]叶面喷施有效地提高了水稻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喷施4次效果最好.

    水稻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叶绿素籽粒产量

    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