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白由路

双月刊

1008-505X

zwyf@caas.ac.cn

010-82108653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Journal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协办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方面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土壤学、肥料学的核心期刊。报道本学科具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报告、简报、文献评述和问题讨论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壤、肥料和作物间关系,养分变化和平衡;各种肥料在土壤中的变化规律和配施原理;农作物遗传种质特性对养分反应;作物根际营养;施肥与环境;施肥与农产品品质;农业生物和生物化学应用;肥料的新剂型新品种的研制、应用及作用机理;本学科领域中新手段、新方法的研究以及与本学科相关联的边缘学科等。稿件采编系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适宜氮肥施用量显著提升夏季绿茶品质

    刘美雅汤丹丹矫子昕石元值...
    1407-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我国30%的茶园氮肥施用过量.氮肥过量施用不仅造成能源浪费和茶园土壤质量恶化 (如酸化、板结等),还使茶叶特别是绿茶增产提质边际效应逐渐下降.夏季绿茶品质 (尤其是香气) 往往低于春茶,但其产量却远大于春茶,因此,研究施氮对夏季绿茶的品质影响,为夏季绿茶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茶园氮肥长期定位试验位于浙江杭州,始于2005年.氮肥施用水平分别为0、119、285、474、569和712 kg/hm2.采集连续施用12年氮肥的茶树夏季新梢一芽二叶制成绿茶样.采用GB/T 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茚三酮/福林酚-比色法、CN分析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绿茶感官品质、氨基酸和茶多酚总量、氮含量、氨基酸组分以及香气组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绿茶香气影响较大.在施N 0~474 kg/hm2范围内,绿茶氨基酸总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升高,在施N 474 kg/hm2时达到最高.施氮量提高到569和712 kg/hm2后,绿茶氨基酸总量降低,茶多酚总量升高,对应的酚氨比升高,而绿茶样品氮含量反而低于N 474 kg/hm2处理.在鉴定到的16种氨基酸组分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在施氮量285和474 kg/hm2时达到最高,包括决定成品茶鲜爽味的茶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而当施氮量超过474 kg/hm2时,这些氨基酸的含量开始下降.醇类、酮类、烯类、醛类、酯类以及其他香气化合物受氮素供应水平影响存在差异,主导绿茶呈香的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在施N 0~285 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增加,其中以占醇类物质总量比重最高的β-芳樟醇和橙花叔醇变化最为明显.酮类香气化合物在不同氮素供应水平下变化趋势与醇类一致,但受氮素供应水平影响小于醇类.烯类香气物质对氮素供应水平的响应与醇类和酮类则完全相反,总量随着施氮量增加逐渐降低,而醛酯类等其他香气化合物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无规律性变化.[结论]茶园施氮量在285~474 kg/hm2时,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决定成品茶滋味的茶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组分和主导绿茶呈香的β-芳樟醇和橙花叔醇含量最高.

    绿茶长期氮肥定位施肥氮肥施用水平氨基酸组分香气化合物

    磷肥施用量对蕲艾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陈昌婕马琳苗玉焕方艳...
    1420-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蕲艾 (Artemisia argyi) 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为实现蕲艾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施磷依据.[方法]蕲艾田间试验在湖北蕲春基地进行,供试材料2018年为新植蕲艾,2019年为二年生蕲艾.在施用氮肥 (N) 120 kg/hm2、钾肥 (K2O) 120 kg/hm2基础上,设置5个磷肥 (P2O5) 用量:0、60、120、180、240 kg/hm2,依次表示为P0、P60、P120、P180、P240处理.调查蕲艾农艺性状、叶片产量,分析艾叶中矿质元素积累量、出绒率、总挥发油及挥发性成分含量、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含量.[结果]施用磷肥显著增加了蕲艾叶片产量,但2018年的4个施磷处理的艾叶产量没有显著差异,2019年的P60处理显著低于P120、P180、P240处理,P120、P180、P240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采用曲线拟合计算,2018和2019年蕲艾叶片产量达到最高的磷肥施用量分别为166.5和157.7 kg/hm2.施磷提高了艾叶对N、P、Ca的吸收,降低了对Cu的吸收,对艾叶Mg和Zn元素含量无明显影响.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磷肥叶片利用率、磷肥农学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磷肥偏生产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新植艾叶和两年生艾叶出绒率最高的处理分别为P180和P120,分别比P0提高了21.0%和12.3%,经曲线拟合计算,最大出绒率对应的磷肥施用量分别为140.2和165.0 kg/hm2.施入磷肥能显著提高蕲艾叶片中总挥发油、桉油精、8种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含量,但α-侧柏酮和樟脑含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对艾叶出绒率、总挥发油及4种挥发性成分含量、8种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含量等14个艾叶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新生艾叶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8.9%,二年生艾叶提取的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92.6%.对艾叶综合品质得分进行排名,由高到低的顺序2018年为P120 > P180 > P240 > P60 > P0,2019年为P180 > P120 > P240 > P60 > P0.[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磷肥可显著影响蕲艾的生长、叶片产量和品质,适宜的磷肥用量可显著提高蕲艾叶片的出绒率以及艾叶中挥发性成分的比例.磷肥施用量分别为P2O5180、120 kg/hm2时新植蕲艾和2年生蕲艾叶的出绒率最高,综合品质得分排名靠前,且磷肥叶片利用率和磷肥农学效率都较高.

    蕲艾磷肥产量品质磷肥效率

    海带酶解和菌解工艺优化及其降解产物对菜心抗逆性的影响

    杨春妹杨锦崔丹丹李立斌...
    1432-1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海藻(海带) 降解物对作物具有抗逆促生作用,研究海带菌解和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比较两个工艺生产的降解产物对菜心的抗逆效果.[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不同的底物浓度、接种量、溶液pH、降解温度分别对微泡菌Microbulbifer sp. SH-1和海藻酸裂解酶AlgSH7制备海藻降解产物的影响.同时,借助光学显微镜,研究SH-1菌和AlgSH7酶降解过程中海带细胞形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盆栽试验,研究海带菌解产物、酶解产物对菜心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影响.[结果]海藻酸裂解酶AlgSH7降解海带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底物浓度2%,酶添加量6%,降解体系初始pH 8.5,温度44℃;SH-1菌株降解海带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底物浓度2.5%,接种量1.5%,降解体系初始pH 7.5,温度32℃.与菌解产物相比,酶解产物中海藻酸、总糖、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141.8%、57.6%、150.5%,而褐藻多酚、甘露醇、甜菜碱含量分别下降35.3%、60.6%、62.6%,但菌解工艺的产率比酶解工艺高9.3%.细胞形态观察结果表明,海带原始细胞排列紧密,形状规则饱满,随菌解或酶解时间的延长,海带细胞可视面积变小,细胞之间的间距增大.降解24 h时,酶解海带细胞可视面积仅为菌解的77.2%.在盆栽试验中,中度干旱条件下 (土壤相对含水量50%),酶解液灌根处理的菜心生物量比菌解液处理提高13.7%;酶解液配施水溶肥 (NPK, N:P2O5:K2O=110:50:60) 处理的菜心生物量比菌解液配施NPK处理明显提高10.6%.淹水条件下 (淹水层深度2 cm),酶解液处理的菜心生物量比菌解液处理降低7.1%,但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酶解液配施NPK处理的菜心生物量比菌解液配施NPK处理提高5.6%.盐胁迫条件下 (土壤中NaCl含量24 g/kg),海带酶解液处理的菜心生物量比菌解液处理有增加趋势,但增加不显著.[结论]海带酶解产物中海藻酸、总糖、还原糖含量高于菌解产物,而褐藻多酚、甘露醇、甜菜碱含量低于菌解产物.菌解海带的产率高于酶解海带的产率.逆境胁迫条件下,海带酶解液配施NPK处理的菜心生物量高于菌解液配施NPK处理,海带酶解液对农作物抗逆促生作用优于菌解产物.

    海带降解产物SH-1菌株海藻酸裂解酶AlgSH7干旱胁迫淹水胁迫盐胁迫

    添加酸解氨基酸对植物源废弃物好氧堆肥品质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

    蒋忠纯罗非李新艳张楠...
    1445-1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添加酸解氨基酸 (AA) 对不同植物源废弃物堆肥进程、氮素损失阻控、堆肥品质和产品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向3种含碳量不同的植物源废弃物 (中药渣、木薯渣和蘑菇渣) 中添加5%、10%和15%(体积质量比) 的酸解氨基酸,以不添加酸解氨基酸处理作为对照,监测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和理化指标.堆肥结束后,以辣椒和茄子作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和大田试验.盆栽试验以不施肥和施化肥为对照,试验处理包括9个堆肥产品及其添加促生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 制备的生物有机肥产品,共24个,调查了不同处理辣椒和茄子的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和施化肥为对照,以盆栽效果最佳的堆肥产品及其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单施、两个产品分别与化肥配合,共14个处理,调查了辣椒和茄子的生长状况.[结果]添加酸解氨基酸延长了中药渣和木薯渣堆肥的高温期持续时间,而蘑菇渣堆肥的高温期持续时间随酸解氨基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酸解氨基酸加入后,3种原料堆体的pH均有所下降,且整体上酸解氨基酸添加量越多,pH下降越显著.酸解氨基酸明显促进了3种原料堆肥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总碳的分解,且促进效果和氮磷钾养分积累量随着酸解氨基酸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此外,酸解氨基酸加入后由于引入H+,使堆体的电导率有小幅上升.盆栽试验表明,3种有机物料堆肥均以添加10% AA制成的有机肥最佳,且能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的鲜重、干重、株高、茎粗和叶绿素含量,添加促生菌后进一步提高了堆肥的效果.以10% AA处理的有机肥及其生物有机肥进行大田试验,中药渣有机肥中,生物有机肥处理为辣椒田间处理最佳,生物有机肥加化肥处理为茄子田间处理最佳;木薯渣有机肥处理中,生物有机肥处理在辣椒和茄子田间试验中均为最佳处理;蘑菇渣有机肥处理,生物有机肥加化肥处理在辣椒和茄子大田试验中各项指标均为最优;表明10% AA处理的有机肥配合功能菌株施用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整体效果显著优于空白和化肥处理.[结论]添加酸解氨基酸能够降低堆肥pH,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延长堆肥高温期的持续时间,提高有机碳降解效率及氮磷钾相对含量;该堆肥与功能菌株配伍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与等养分化肥处理相比,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生物量和产量.

    植物源有机废弃物酸解氨基酸好氧堆肥腐熟度氮素增产

    植物根系与叶片吸收硒的关键过程及影响因素

    雷红量丛文宇蔡照磊米亚赛尔·阿布都赛买提...
    1456-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硒元素具有抗癌、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经植物吸收转化后,可以更加安全高效地被机体吸收利用.富硒植物产品是时下功能性农业的主要产品之一,经济器官富集较高的硒是该产品的核心.然而,目前市面上富硒植物产品的硒含量却参差不齐且普遍偏低.因此,系统研究植物吸收硒元素的途径、关键过程与影响因素对提高植物的富硒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植物根系和叶片吸收硒的主要过程,地理位置、土壤成分及其理化性质等因素对植物根系吸收硒的影响,以及硒源种类、浓度、叶片结构及叶龄、生育时期、助剂等因素对植物叶片吸收硒元素的影响.据此,提出未来还需要加强植物吸收硒的影响因素、调控机制,建立相对标准的试验模式和富硒产品评价体系等建议,以期尽快补足研究与生产之间差距,推动以富硒为导向的功能性农业科学健康发展.

    根系叶片吸收影响因素

    适度干旱和低养分投入促进黄精生长发育与黄精多糖累积

    闫莉刘玉翠王晓光庄鑫...
    1468-1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水肥胁迫条件下黄精光合特性、生长发育及黄精多糖含量的差异,为黄精栽培生产中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4个单因素黄精盆栽试验.水分试验设计灌水量400 mm (严重干旱)、500 mm (中度干旱)、600 mm (轻度干旱)、700 mm (充分供水)、800 mm (极充分供水) 5个水平,不施任何肥料.氮磷钾肥料试验均设4个水平:低量、理论用量、经验用量和超量,氮肥(尿素)依次为110、225、375和525 kg/hm2,磷肥( 磷酸二铵)为260、525、750和975 kg/hm2,钾肥(硫酸钾)为75、150、225和300 kg/hm2,肥料试验灌水量均为当地年降雨量 (680 mm).在黄精不同生长时期,用光合作用仪测定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 (Tr)、气孔导度 (Gs)、胞间CO2浓度 (Ci) 等光合参数,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荧光参数值并绘制快速荧光动力学曲线,直尺测定株高、根长,叶面积测定仪测定叶面积,称重法测定根茎鲜重及干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多糖含量.[结果]中度干旱胁迫下,黄精光合能力较强,根茎多糖含量较高;充分灌水时生长发育旺盛,但光合速率和多糖含量低于中度干旱条件下.氮肥处理Pn、Gs、Tr值均以超量施肥最大,但Pn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再升高的"N"形曲线;以低氮量、经验磷量、低钾量处理的Fm最大,不同水肥条件下的黄精叶片均有明显的OJIP趋势;低量氮肥和低量钾肥条件下黄精的株高及根茎生物量高于其它施肥量处理;黄精多糖含量均以经验施肥量处理最高.在生长指标与黄精多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株高与根茎生物量呈显著相关性 (P < 0.05),叶面积与黄精多糖含量有极显著相关性 (P < 0.01),黄精的植株越高,其药材生物量越大,而叶面积越大,其体内多糖含量越高.[结论]黄精栽培需保持中度的干旱,适当降低施肥量,特别是氮和钾用量,经验用量以下的施肥处理可以在获得较高的黄精根茎生物量的同时,保证黄精良好的生长发育,增大黄精的叶面积,提升光合效能,促进黄精根茎多糖含量的提升.

    黄精水肥胁迫光合特性生物量黄精多糖

    基于川麦冬皂苷和黄酮成分的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适宜配比

    邓秋林李思佳文秋姝雷飞益...
    1477-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氮磷钾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川麦冬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及肥料的适宜施用量.[方法]田间试验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川麦冬生长期分3次施用氮肥、磷肥、钾肥与有机肥,采收后分别测定药材的麦冬皂苷D (OSD)、麦冬皂苷D′ (OSD′)、麦冬甲基黄烷酮A (MONA)、麦冬甲基黄烷酮B (MONB) 和麦冬黄烷酮D (MOND) 的含量.利用模型分析氮磷钾肥与有机肥对川麦冬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利用统计频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获得最优施肥方案.[结果]氮磷钾肥与有机肥合理配施对OSD、OSD′和MONA含量的影响显著,对MONB与MOND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肥料对活性成分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钾肥主要影响OSD′、MONA与MONB的含量,有机肥主要影响OSD含量,氮肥主要影响MOND的含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OSD含量逐渐增加,OSD′的含量先下降后升高.氮肥有机肥互作有利于OSD的积累,钾肥与有机肥互作不利于OSD′的积累;氮肥与磷肥互作、钾肥与有机肥互作有利于MONA的积累,氮肥与钾肥互作、磷肥与钾肥互作、磷肥与有机肥互作不利于MONA的积累.通过优化分析,施用N 307~368 kg/hm2、P2O523~27 kg/hm2、K2O 189~190 kg/hm2、有机肥2419~2534 kg/hm2可使OSD含量≥140 μg/g、OSD′含量≥75μg/g、MONA含量≥100 μg/g.[结论]获得最高麦冬皂苷D含量的施肥量为N 332 kg/hm2、P2O525 kg/hm2、K2O 204 kg/hm2、有机肥2616 kg/hm2.获得最高麦冬皂苷D′含量的施肥量为N 339 kg/hm2、P2O525 kg/hm2、K2O 199 kg/hm2、有机肥2352 kg/hm2.获得最高麦冬甲基黄烷酮A含量的施肥量为N 339 kg/hm2、P2O525 kg/hm2、K2O 173 kg/hm2、有机肥2400 kg/hm2.氮磷钾肥与有机肥合理配施可提高川麦冬中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尤其是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麦冬甲基黄烷酮B的含量.

    川麦冬养分最佳施用量麦冬皂苷麦冬甲基黄烷酮

    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