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药研究
中外医药研究

旬刊

中外医药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ine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集中救治地震伤员的应用及效果

    李叶萍王春艳汪利辉刘莉...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地震伤员应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地震伤员病房推行多学科协作的工作模式、将为地震伤员治疗的医生、护理、药剂、康复、心理、院感等各类人员,集中每日进行集体晨会交班、集体查房、制定患者的诊疗、护理、康复、心理、营养、用药等方案,达成共识,形成治疗路径。结果:48位患者救治0死亡、诊疗准确率100%,并发症的发生率0,患者0自杀自伤,院感发生率0,健康教育知晓率95%,患者满意度100%。结论:在地震灾害伤员救治中应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能规范医疗行为,提高伤员的救治成功,值得广大医院的推广。

    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地震伤员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黄卷为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药物的使用情况予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用药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比较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用药问题的发生率。结果:临床用药时20例存在问题,用药问题发生率为6。7%(20/300),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6例,药物配伍不合理4例,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4例,禁忌症被忽视3例,用药不适宜2例、其它问题1例。临床用药改进后,用药问题发生6例,发生率为2。0%(6/300),用法用量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用药不适宜各有3例、2例、1例,同改进前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在用法用量、药物配伍、抗菌药物使用、用药时机把握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可以降低用药问题的发生率,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问题合理性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黄苑利詹浩洪易艳华梁倩文...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利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急诊抢救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00例当做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的基础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提供机械通气的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干预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情况未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气指标情况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利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良好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呼吸频率以及心率情况,对患者预后带来良好的作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

    由湿热论治尿路感染的中医辨治

    孙一诺安立文
    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尿路感染简称"尿感",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发病率高。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是指肾盂肾炎,后者主要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在尿路感染的急性或发作期,常常以消除病因,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法贯穿始终,同时在增强疗效方面,有效地防止西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正确的辨证论治在尿路感染的中医参与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湿热尿路感染辨证论治

    腔镜与传统开腹切除阑尾的临床对比分析

    韩建富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腔镜与传统开腹切除阑尾的相关临床效果对比。方法:从2013。4到2014。4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80例进行研究,根据手术的方法以及平均分组的原则,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开腹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研究对象则采用腔镜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之间手术时间的对比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别(P大于0。05);但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以及疼痛的评分方面,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小于0。05);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方面,观察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的概率(P小于0。05)。结论:跟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腔镜下对阑尾进行切除其治疗的效果会更好。

    腔镜传统开腹阑尾临床对比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康力
    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在卵巢癌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100例医院收治卵巢癌患者,将入选的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紫杉醇联合卡铂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的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化疗方案在卵巢癌患者中的疗效与传统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相当,但安全性要优于传统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紫杉醇脂质体卡铂卵巢癌临床疗效安全性

    MiRNA-200家族在复发性翼状胬肉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潜在调节作用

    陈鼎唐群武喻芳蔡雪婷...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microRNA(miRNA)200家族在复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和意义,探讨其在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潜在调节作用。方法:配对选取10例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和10例正常结膜组织为实验对象,采用qRT-PCR检测microRNA 200家族及EMT标志物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复发性翼状胬肉组中的miR-200家族成员:miR-200a(-2。58±0。71)、miR-200b(-2。12±0。40)和miR-200c(-2。86±0。52)的表达均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CDH1)的表达显著下调(-1。67±0。32,P=0。04),而间充质标记物纤连蛋白1(Fibronectin 1,FN1)的表达显著上调(2。51±0。46,P=0。01)。E-cadherin的表达与miR-200a和miR-200b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33,P=0。049;r=0。759,P=0。011),而与miR-200c无相关性。Fibronectin 1的表达与miR-200a和miR-200b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41,P=0。046;r=-0。653,P=0。041),而与miR-200c无相关性。结论:miR-200家族主要成员的表达下调在复发性翼状胬肉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具有潜在的调节作用。

    翼状胬肉微小RNA上皮-间充质转化miR-200家族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杨克勇蒲旭花
    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实验及预防措施的防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进行过诊治且服用过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把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严格的按照滋生的嘱咐进行服药,实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不良反应预防及诊治的相关措施,并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0。0%,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结论: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产生不良反应后,对患者及时的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用药的安全性,还能大大的降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预防措施诊治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胡鹤一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4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情况。结果:本组94例患者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4。7%(89/94),随访期内碎石成功率为98。9%(93/94)。患者治疗后的SCr、BUN、mA以及β2-MG水平与治疗前相当,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可靠,碎石成功率高,且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小,因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肾结石体外冲击波临床疗效肾功能

    酶联免疫法与PCR检测EB病毒感染的方法学比较

    欧阳敏秀黄宇辉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酶联免疫法(ELISA)与PCR法在检测EB病毒感染的阳性率。方法:选取2017年4-6月528例临床EB病毒检测标本(无重复病人),其中鼻咽癌患者标本122例,分别用ELISA检测EB病毒抗体IgM,用PCR法检测EBV-DNA,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普通患者标本与鼻咽癌患者标本PCR法阳性率均高于ELISA法阳性率(P<0。05)。结论:PCR法检测EB病毒感染的阳性率高于ELISA。

    EB病毒ELISAPCR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