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医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医药研究
中外医药研究

旬刊

中外医药研究/Journal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ine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对比分析丹参注射液与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蒙婷王媛媛王晓芳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丹参注射液与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8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选取98例,随机分为两组,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治疗用药,丹参多酚酸盐为观察组治疗用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5。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丹参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对比分析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儿科危急重症患儿分诊效果的影响分析

    李东华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医院内急诊儿科危急重症患儿的分诊效果。方法:对医院急诊儿科危急重症患儿采取两种不同的分诊方式,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本院急诊儿科危急重症患儿80例,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急诊儿科预检分诊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护理,最后根据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进行判断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最后发现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36±2。13)%,观察组的为(95。31±2。65)%,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纳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护理对危急重症患儿分诊效果改善明显,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早日痊愈,同时提高急诊患儿家属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此方法值得推行使用。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危急重症患儿满意度

    野菊花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

    高尚彦袁林张高杰陈超...
    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野菊花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54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采用野菊花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完成后,研究组患者在平均退热时间、扁桃体分泌物消退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野菊花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扁桃体分泌物消退时间和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加速了患者康复速度,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野菊花注射液雾化吸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评价盐酸氨溴索、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胡魁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6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0。5kHz、1。0kHz、2。0kHz时气导听力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药物,在改善其听力水平上作用更为突出,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分泌性中耳炎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听力

    柴胡疏肝散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郭晓燕李宁陈改花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公认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通过分别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及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肝气郁滞证)的临床疗效,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卒中后抑郁(肝气郁滞证)的疗效和机理及柴胡疏肝散的方药配伍、证治规律。方法:选取60例中医辨证属肝气郁滞证的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卒中后常规治疗和心理疏导。对照组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试验组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分别对其进行系统临床研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4周较治疗后2周改善更为明显。试验组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改善程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肝气郁滞证),疗效确切,是一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的治疗方案,为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卒中后抑郁肝气郁滞证柴胡疏肝散脑电仿生电刺激仪

    观察分析难治性梅尼埃病手术控制眩晕的远期效果

    张玉惠李赤
    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难治性梅尼埃病采取手术方案疗对于患者眩晕控制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诊治的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14例作为研究样本,7例行内淋巴囊手术治疗,另外7例行经迷路入路前庭神经切断术治疗,观察患者远期疗效。结果:7例行经迷路入路前庭神经切断术者手术治疗后期眩晕症状都得以完全有效控制,患者术后随访8~12年均未出现复发者;7例行内淋巴囊手术者,其中4例患者术后的眩晕症状得以有效控制,另外3例患者则基本得以控制。结论:内淋巴囊术和经迷路入路前庭神经切断术均是难治性梅尼埃病病人有效控制旋晕的治疗方案,可针对有适应症的病人行经迷路入路前庭神经切断术对于病人眩晕控制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梅尼埃病手术眩晕远期疗效

    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临床疗效

    张智慧
    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72例白内障患者展开研究,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以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治疗后角膜散光情况和治疗后两组不同核硬度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密度三个评价指标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后视力检测值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散光检测值对比也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Ⅰ-Ⅲ级核硬度患者治疗后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Ⅳ-V级核硬度患者治疗后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为(2542±339)个/mm2,显著高于对照组[(2194±324)个/mm2]。结论:与超声乳化手术相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在治疗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更好,更值得进行推广。

    超声乳化手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白内障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张剑波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18例经由病理检查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回归性分析多层螺旋CT应用诊断的病理特征表现;结果: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为单发,其中4例位于胰头颈部、3例位于钩突部、5例位于尾部、6例位于体部。18例肿瘤病兆全部为囊实性肿块,其中11例以囊性为主,7例以实性为主,有5例瘤体内可见散在的斑点状钙化。肿瘤边界清晰,包膜、实性部分呈现出渐进性强化,局部可为云絮状不均质强化,经病理学诊断18例均确诊为良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螺旋CT在形态、包膜、密度以及增强扫描、强化方式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特征性,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多层螺旋CT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

    化瘀通络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尤佳闫起李泽光
    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性、致残性的自身免疫疾病,病情反复多变,迁延难愈。属于中医尪痹范畴,脾虚湿滞、痰瘀互结是尪痹的主要病机,虚、邪、瘀三者贯穿疾病始终,湿瘀互结是尪痹缠绵难愈的重要原因,瘀血在发病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故化瘀通络法应贯穿于尪痹治疗的全过程。

    类风湿关节炎尪痹化瘀通络

    浅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滕锐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常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西药治疗虽可缓解症状,但仍时常反复,中医方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不仅缓解症状效果明显,同时可以降低复发率。近年来相关文献逐渐成多,遂笔者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