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作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作物杂志
作物杂志

姚杰

双月刊

1001-7283

zwzz304@mail.caas.net.cn

010-8210879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内

作物杂志/Journal Crop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主办的农作物综合性技术类期刊,于1985年创刊,刊名由方毅题字。该刊自创刊以来直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流畅的叙述传播着作物科学知识,及时报道和推广科研成果,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物。本刊融技术性、学术性、信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读者对象为农业科研人员、农业大专院校师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及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遵义烟区不同海拔下植烟土壤细菌群落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茂森高卫锴任天宝蒋石香...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海拔下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在贵州省遵义地区选择海拔800 (ZL)、1000 (ZS)和1200m (ZH)的3块植烟土壤,采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法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ZL和ZH处理植烟土壤细菌α多样性均低于ZS处理;3个海拔下植烟土壤优势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以ZL处理最高,较ZH处理提高了34.22%;变形菌门表现则相反,ZH处理变形菌门丰度较ZL处理显著提高.绿弯菌门与酸杆菌门丰度在3个海拔处理中表现较为一致,均为ZS>ZL>ZH.聚类热图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和pH与Armatimonadota和蓝细菌门(Gyanobacteria)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变形菌门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变形菌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与土壤微生物量氮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速效钾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植烟土壤海拔细菌群落环境因子

    不同前茬和种衣剂用量对花生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刘卫星范小玉张枫叶贺群岭...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前作茬口和种衣剂用量对花生土传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前作茬口,设置2个处理,分别为大蒜茬(P1)和小麦茬(P2),副区为种衣剂用量,设每公斤种子用种衣剂6mL(S6)、3mL (S3)和0mL (S0)3个拌种水平,于2019-2020年调查花生茎腐病、白绢病、金针虫和蛴螬的发生情况,分析不同处理对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表明,2年中种衣剂用量相同时,与P2处理相比,P1处理花生茎腐病和白绢病的病情指数下降了37.91%和30.00%,金针虫和蛴螬的荚果受害指数分别下降了41.96%和22.84%,花生的百果重和荚果产量均显著提高;2年中前作茬口相同时,随着种衣剂用量的增加,对花生茎腐病和白绢病的防控效果提高了13.90%~84.03%,对金针虫和蛴螬的防控效果提高了11.61%~75.30%.P1S3处理组合的荚果产量最高,为5855.29kg/hm2,其次是P1S6和P2S6处理,分别为5773.92和5556.17kg/hm2.

    花生前茬作物药剂拌种土传病虫害产量

    玉米品种对不同地区玉米南方锈菌的抗性评价

    黄莉群马玥戚新蕾孙秋玉...
    205-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我国各地区玉米品种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为品种推广和抗病品种科学布局提供依据,利用85个玉米品种对海南三亚、广东河源、广西河池和湖南邵东4个地区的玉米南方锈菌菌株进行了田间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 表明,相同品种对不同地区来源菌株的抗性水平有差异.综合各地区玉米南方锈菌的抗性评价可知,玉研505、鲁宁184、蠡玉88、太平洋99和绿海200等9个品种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性最强,优迪598、三北63、联创839和冠玉911等19个品种次之,禾新9号、德禹M8、宁玉502、新玉27和晨强808等17个品种抗病性最弱.供试品种中,表现为高抗、中抗和感病的品种百分比分别为10.59%、22.35%和67.06%,说明我国玉米品种整体上表现为对玉米南方锈病抗性较差,病害容易流行,需注意预防.

    玉米品种玉米南方锈病抗性评价

    不同小整薯规格和药剂拌种处理对旱作重茬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罗磊李亚杰姚彦红李丰先...
    21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定薯5号为试验材料,在马铃薯重茬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小整薯规格和药剂拌种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小整薯播种比种薯切块播种处理出苗期和成熟期提前,株高增加,单株根数、单株主茎数和单株结薯数增多,出苗率、大中薯率和产量提高.与不拌种播种相比,药剂拌种播种处理的株高增高,单株主茎数、匍匐茎数和单株结薯数增多,出苗率、大中薯率和产量提高,用72%农用链霉素0.04kg+滑石粉2kg拌种50kg种薯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最好,达到60.1%.

    马铃薯重茬地小整薯药剂拌种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黑痣病

    干旱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对玉米种子抗旱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李安舒健虹刘晓霞蒙正兵...
    217-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寻找有助于增强玉米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菌种,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的生理调控作用.以4种来自贵州省不同地点且不同植物根际的枯草芽孢杆菌菌种(R29-1、R9-1、R59、R60)为材料,运用隶属函数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分析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发芽指标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表明,接种4种枯草芽孢杆菌均增强了玉米萌发过程中的抗旱性,抗旱性评价为R60>Rg-1 >R59>R29-1>CK2 (15%PEG),尤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R60与R9-1能够更好地提升玉米抗旱性.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能同时提升玉米萌发过程抗逆性与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减轻细胞膜受到的伤害,因此接种枯草芽孢杆菌R60能有效促进玉米的萌发及萌发期的生长.

    玉米干旱胁迫种子萌发枯草芽孢杆菌抗旱性量度值

    机插水稻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

    于居龙张国赵来成姚克兵...
    22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江苏丘陵稻区旱育机插条件下长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种子处理方式,以机插为前提条件,采用20%氯虫苯甲酰胺(CAP)悬浮剂浸种、清水浸种后药剂拌种(湿拌)及干籽拌种(干拌)3种方式处理种子,比较其对水稻的保叶效果和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并结合赶蛾数据分析当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结果 表明,3种处理方式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相同用量条件下,对水稻的保叶效果和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均为干拌≥湿拌>浸种处理.在江苏丘陵地区稻纵卷叶螟第3代偏轻至中等发生、第4代中等偏重发生条件下,利用CAP有效用量2.0g/kg浸种处理种子、1.0g/kg湿拌和干拌处理种子均可达到90%以上的保叶和杀虫效果,有效控制时长达111d以上.结合农药利用率及成本因素,在江苏丘陵地区可利用CAP有效用量1.0g/kg拌种,湿拌或干拌种子可预防水稻生长前期偏轻发生、后期中等偏重发生的稻纵卷叶螟,有效减少田间白叶率、活虫数及田间稻纵卷叶螟防治次数.

    种子处理稻纵卷叶螟发生量氯虫苯甲酰胺控制效果

    秸秆还田下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的技术模式

    张俊邓艾兴尚子吟唐志伟...
    230-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作者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出了一种新型实用的秸秆好氧还田耕作与水稻丰产减排栽培的稻作新模式,并总结分析了该模式大面积示范的综合效益及推广应用的技术要点.该稻作模式以秸秆切碎匀抛、稻田旱耕湿整和增密调氮控水为关键技术,改善稻田耕层的通透性和水稻通气组织的输氧能力及抗倒防衰性能,提高耕层和水稻根际氧含量,实现秸秆还田下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协同.在我国水稻主产区大面积示范中,高产条件下取得氮肥利用增效30.2%~36.0%、稻作节本增收8.3%~9.7%和甲烷减排31.7%~75.7%的显著效果.最后就该稻作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从政府激励机制和配套技术等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水稻生产秸秆还田耕作制度甲烷减排粮食安全碳中和

    《作物杂志》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