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企业科技与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企业科技与发展
企业科技与发展

幕朝师

半月刊

1674-0688

qykj333@126.com

0771-5302014

530022

广西南宁市星湖路24号

企业科技与发展/Journal 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DevelopmentCHSSCD
查看更多>>信息刊物。旨在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适用技术、科技信息和经营管理经验,为振兴城乡经济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地方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探索

    黎贞崇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国家提出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文章在阐述地方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高校在有组织科研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地方经济社会对地方高校开展有组织科技创新的需求,提出了地方高校在开展有组织科研的路径:立机制—建渠道—搭平台—强激励,推动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落地应用.

    有组织科研地方高校探索实践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政策优化

    王政武杨俏丽陈春潮
    6-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方向、新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全球激烈竞争的重要战略举措.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是发展命题,更是改革命题.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动能,更要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提供新质生产力要素基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生产力绿色底色等是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制约科技创新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新型劳动者供给不足、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偏低等困境,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应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多位一体联动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完善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化新质生产力的绿色支撑、以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支撑.

    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

    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管理优化对策研究

    何鲁桂李荣德王芳刘胜涛...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科研管理是企业强化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文章以广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科研管理角度介绍了广西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和科研制度建设情况,结合加计扣除数据、百强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政策变动等多维度信息,揭示了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管理存在创新发展信心不足、科研投入积极性不高、企业培育进入瓶颈期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广西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升区内企业创新能力和活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管理加计扣除对策研究

    提升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驱动力的对策研究

    李峰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国家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施创新的主力军,对促进我国产业体系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高投入及技术密集型特点导致其自主创新面临多重挑战,如获得感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以及创新产业化进程缓慢等.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建议:深化"产学研"校企合作、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加大产权激励力度、提升资金配置效率以及革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化机制.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南宁市数字经济五大重点产业链发展研究

    钟新龙彭璐刘胜语韦宇...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产业是数字经济时代驱动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正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文章通过分析南宁市数字经济发展态势,梳理大数据、数字贸易、先进通信、人工智能、信创五大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发展现状,针对产业链培植着力点,提出南宁市应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应用、推动数字贸易双向发展、构建高效公共服务体系及深化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等建议举措,旨在为相关部门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思路.

    数字经济产业链建议举措

    梧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梁劲捷赵桂玲邵帅冯恺...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梧州市积极实施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成效.文章通过分析梧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针对梧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后劲不足、科研管理体系薄弱、原创能力不强等问题,结合梧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旨在强化梧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体系建设,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

    梧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对策建议

    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的路径实践研究——以2023年广西百强高新技术企业为例

    甘媚宋敏方芳陆艳...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拥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临着诸多困境和制约,使得其难以发挥创新活力.文章以2023年广西百强高新技术企业为分析对象,通过对研发费用投入、研发人员数量及知识产权数量等数据进行剖析,揭示了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投入、人才储备及科技成果产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针对以下措施开展研究: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以支持研发活动,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相关产业集群的培育以形成规模效应,以及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通过这些举措,旨在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其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路径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研究

    王素仙
    38-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津冀作为我国的经济核心区域之一,其产业链和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对于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京津冀地区产业现状,发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中存在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区域配套及制度保障不足、创新驱动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基于京津冀三地的禀赋特色,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产业链和创新链为依托,解决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问题的一系列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

    产业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王东生罗正英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全球产业分工加速重构,产业链和供应链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不能再走低要素成本的老路,亟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以构建持久稳固的核心竞争优势.文章以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企业科技创新过程的研究,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深入分析影响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以期为科学地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政策视角下营商环境优化路径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许菡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营商环境理念的持续强化,各地方各部门纷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下功夫,其中地方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分析营商环境优化后产生的经济后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和经验,提出地方政府应该从建立营商环境的评价标准、形成政府与市场主体的良性互动、持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更新和改善政府治理的工具等方面提升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主力军作用.

    营商环境优化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