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数学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数学月刊
中学数学月刊

徐稼红

月刊

1004-1176

zxsxyk@suda.edu.cn

0512-65112618

215006

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号苏州大学

中学数学月刊/Journal The Monthly Journal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介绍和交流数学教育研究数学改革的新理论、新成果、新信息、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ICME-15看数学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和痛点

    陆珺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1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用11场邀请报告、8个工作坊、7个讨论组和8个专题研究组内的196个口头汇报、54份海报展示,将作为"一个中心问题"的数学教师教育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彰显得淋漓尽致.数学教师教育者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数学教师需要哪些专业知识、数学教师如何开展课堂实践和数学教师教育者如何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是现今数学教师教育研究的四个热点,而有关学科建设的研究和有关教育实习的研究则是其中的两处痛点.

    ICME-15数学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深耕教材研新知 问题驱动育素养——"向量的加减法(1)"教学设计

    吴莉娜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向量的加法展开教学设计,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向量加法的定义、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并通过例题的探究过程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与概括能力,实现知识点的理解、应用和联结,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研读教材问题驱动素养生成平面向量

    以美育浸润教师:提升数学美育素养的路径探索

    黄贤明
    10-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数学美育是践行美育教学的重要载体.数学美育素养是教师实施数学美育的关键,其包含数学美育的审美意识、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目前,教师在数学美育方面存在着意识、知识与能力三个层面的不足,对此提出提升教师数学美育素养的路径:培训引领,形成数学美育的正确认识;学习内化,构建数学美育的知识体系;实践提升,探索数学美育的案例开发.

    数学美育美育素养教师发展

    建构"三意"数学课堂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徐小建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并界定初中"三意"数学课堂的核心概念,在分析了数学课堂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三意"数学课堂的建构策略和示例.建构"三意"数学课堂的目的在于通过建构"有意思""有意味""有意义"的数学课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建构"三意"数学课堂的关键在于建构"有意味"的数学课堂,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深层次兴趣和价值认同,实现从兴趣驱动到意义追求的转变.

    初中数学"三意"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苏科版教材方程与不等式主题修编情况及教学和评价建议

    石树伟董林伟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程与不等式是落实"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重要知识载体,苏科版教材依据新课标对方程与不等式主题进行了整体设计和修编.在介绍修编思路和特色亮点的基础上,遵循新课标理念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苏科版教材方程与不等式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新课标下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策略与研究——兼谈人教A版预备知识教学

    颜波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体系中增加了预备知识板块,帮助教师充分认识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性.教学单位需要结合新课标及新教材的学习,从课程的视角深入贯彻课程理念,落实好衔接教学,帮助学生进入高中后能较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弥补数学知识结构的漏洞,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出现重要知识的遗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数学素养.

    新课标初高中衔接衔接教学预备知识

    数学认知冲突的多维探索:教学策略与学生思维发展——以苏科版"一元二次方程(1)"为例

    赵细雨龚辉
    27-2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巧设认知冲突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文章揭示了认知冲突在激发思考、促进理解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教师可以通过巧设情境、巧设对比和巧设拓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认知冲突思维发展一元二次方程

    以探究见思考 以思考促生成——兼谈"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教学

    何睦娜孜热·喀孜托列
    30-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学习是一个探究和认知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展示这一创造性活动.数学课堂教学应在问题链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数学交流,在探究中见学生思考,在思考中促知识生成.以"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进一步说明需要关注探究教学的以下行为并作出切实努力:以富有逻辑性、挑战性的问题为主要方式开展探究;探究是一种过程,应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机与交流表达的机会;让探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探究逐步成为常态的学习方式.

    数学探究指数函数问题链数学思考

    优化数学运算 实现思维进阶

    徐红梅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标在对数学运算的阐述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并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方法.通过两个教学实例,展示了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运算方法的优劣,探索高效运算策略,并以运算为媒介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实现学生的思维进阶.

    数学运算运算优化思维进阶

    "大情境观"视角下的高中数学"学研一体化"课堂构建——以"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教学为例

    江海华王晖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大情境观"的视角构建了一个依托苏州地方文化背景的大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在不同的需求下到底可以制定多少种不同的方案数"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完成一件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怎样才算"完成",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完成这三大关键问题,并逐步归纳总结出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多方向思考灵活多样的设计过程,最终能自觉、主动地依据最佳的方案选择合适的计数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佐证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在一些复杂计数问题中的核心地位,实现"学研一体化".

    大情境观学研一体化计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