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数学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数学月刊
中学数学月刊

徐稼红

月刊

1004-1176

zxsxyk@suda.edu.cn

0512-65112618

215006

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号苏州大学

中学数学月刊/Journal The Monthly Journal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介绍和交流数学教育研究数学改革的新理论、新成果、新信息、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情境学习理论"到"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置"——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数学教育(2)

    郑毓信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境学习理论"是20世纪 90年代在国际教育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学习本质的一种新的认识,清楚地表明了认识活动的情境相关性,以及努力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对于"情境设置",特别是情境真实性的突出强调,则是三个版本数学课程标准的共同特征.以"情境学习理论"及相关思考为背景可对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上述导向,特别是其局限性,有更清楚的认识.

    情境学习理论情境设置数学课程改革

    带着问题学 学出问题来——"函数的概念"教学实录与反思

    桂弢
    7-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苏教版"函数的概念"为例,课堂教学设计了两条线:一条是知识线,按照"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运用—回顾反思"的逻辑顺序推进;另一条是认识线,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由表象到本质—由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规律展开.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即在函数概念的学习中发展学科素养,在学科素养的提升中促进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函数概念教学实录学科素养

    历阶而上:APOS理论下初中数学概念的阶段教学与研究

    何蕾
    11-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概念的阶段教学与研究应摆脱过往单一数学概念课堂纯粹设计的桎梏,引导学生树立由某一数学概念逐步发展的阶段过程,从而构建从单一数学概念到阶段式数学概念的形成,再上升到体系化数学概念的三级阶梯式的完美进阶.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APOS理论

    基于"三个理解"开展有效答疑——一次课间答疑的观察及思考

    仝建徐丽娟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一位教师课间答疑的观察,通过教师访谈,以一类方程组增解问题为例,提出只有基于"三个理解"才能开展有效答疑.理解数学问题本身,多角度深入思考问题,方能指出学生的错误,给予精准的指导;理解学生,就是能够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理解学生可能会怎样想、为什么这样想,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理解教学,就是在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答疑方法,设计合适的答疑流程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形成正确解答,建构良好知识和方法体系.

    三个理解课间答疑解题教学

    借助赋值法理解函数性质的本质

    方明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数学生态智慧课堂教学理念,借助赋值法,帮助学生从函数概念入手,揭示函数性质的共性思维和方法,即当函数的自变量满足某种规律的变化时引起函数值的有规律的变化.借助好的载体,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素养,并通过课前和课后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赋值法函数概念函数性质

    问题驱动视角下章末复习课教学设计探究——以"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为例

    郝文华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复习课应摒弃常规意义上的"知识点+练习题"的复习模式,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提供具有逻辑性和适切性、递进式的问题链及其追问,不断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继而助推复习课的高效开展.本文以"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章末复习为例,探讨问题驱动视角下章末复习课的设计策略及实施路径.

    问题驱动教学设计章末复习空间向量

    基于共情思维的高中数学二轮复习试卷讲评课研究

    郝英俊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引入心理学的共情思维,分别从学情分析、师生对话、命题意图、桥梁与纽带四个步骤,构建基于共情思维的高中数学二轮复习试卷讲评课模式,并通过教学案例的实施,提升二轮复习讲评课的质量,提高学生解题的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

    共情思维试卷讲评二轮复习教学案例

    "单元-课时"整体设计:落实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

    谢俊峰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内容分析,单元核心素养分析,单元目标制定,以及素养、目标、课时关联等方面进行单元整体设计,并在整体设计的视角下进行课时教学设计,让单元与课时变成一个连续的有机体,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核心素养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初中数学"链+"课堂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思考——以人教版"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为例

    冯娟印冬建
    31-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核心抓手.教师要从教材资源的分析与应用出发设计教学,从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发展素养的角度丰富教学资源.初中数学"链+"课堂教学资源建设的路径目标主要有:深入理解数学,为整体建构充实教学资源;全面解读教材,为全面认知完善教学资源;合理优化进程,为素养提升增添教学资源.

    "链+"课堂教学资源锐角三角函数

    大概念统领下"圆的标准方程"设计与思考

    徐友华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大概念统领下的课时教学的实施与价值.在大概念的统摄、联结、迁移下,基于学生认知,以回顾直线方程的研究内容、历程为问题情境,作为先行组织者导入教学;类比、借鉴直线方程中的研究方法,明晰意义、建构方程、理解方程;聚焦课程主旨,关注知识联系,借助变式、统整例题,注重题后反思、比较方法,把握数学本质;重视课时小结,构建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开展大概念统领下的教学,促进核心素养提升,改进问题情境创设,增进知识之间联结.

    大概念圆的标准方程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