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数学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数学月刊
中学数学月刊

徐稼红

月刊

1004-1176

zxsxyk@suda.edu.cn

0512-65112618

215006

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号苏州大学

中学数学月刊/Journal The Monthly Journal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介绍和交流数学教育研究数学改革的新理论、新成果、新信息、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影与数学的完美结合:中国皮影

    张维忠宋晓煜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影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趣味性,是中国民间璀璨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和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皮影是中国古人对光和影创造性的使用,其中蕴含的中心投影不管是在绘图还是科技方面都被广泛使用.近年中考与高考数学都出现过与皮影相关的试题.将皮影融入数学课程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国皮影数学文化中心投影

    指向数学推理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完全平方公式"为例

    吕亚军
    7-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完全平方公式"课堂教学实例为例,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探索指向数学推理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设计范式,并提出让学生经历代数推理、数形关联、分层应用、文化渗透等过程,发展数学推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推理能力教学设计完全平方公式

    破解"开头难",夯实高中数学学习之基——谈"集合"第1课时的教学

    石志群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数学第一课对处于兴奋、期待、担忧甚至有点惧怕之中的学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集合"第1课时的教学应该通过数学的现实背景,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兴趣,从初中数学自然地走入高中数学,克服畏难心理.让学生在参与知识生成的过程中领会高中数学的特点、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增强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初步了解数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和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通过回顾反思,学会整理学习成果,总结规律,逐步掌握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高中数学初高衔接集合

    学科育人视域下高中数学可视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以"用信息技术探究点的轨迹:椭圆"为例

    齐娟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教版"用信息技术探究点的轨迹:椭圆"的教学实践为例,具体阐述通过可视化教学帮助学生达成对数学知识的把握与工具的使用、数学技能与思维的养成、数学精神与文化的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科育人可视化教学高中数学椭圆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严国元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课堂应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将所把握的学情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以创设真实情境、设计任务链、开展体现学科思维的探究活动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达成一致,促进了整体课堂教学的落地,实现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助推了教师学科专业的发展.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一境多用":单元教学中情境的整体设计——以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情境为例

    丁益民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数学教学中时常出现情境"遍地开花"的现象,主张在单元教学中实施"一境多用".通过"一境多用",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抽象的基本规则,不断强化数学抽象实践;促进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形成对学习单元的整体认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与思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一境多用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数学教材

    基于单元整体视角的章头课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

    孙峰
    24-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元整体视角下的章头课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掌握基本思想方法,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本文以"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实践为例,对章头课教学提出几点思考:用好章头图与章引言,凸显知识本源;关注新旧知识联系,运用类比与转化数学思想;运用宏观架构分析,构建章知识框架;渗透数学文化,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单元整体章头课教学实践二元一次方程

    渗透学科德育 增强课堂厚重感——以苏科版"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为例

    张琳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的中心对称图案和苏州园林花窗的部分图案,让学生充分认识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欣赏中心对称图形的美;合理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了解中心对称的性质并应用;安排设计班级台标的任务,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教学中合理渗透学科德育,增强课堂厚重感.

    传统文化中心对称学科德育

    创设情境,引导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与反思

    吴玲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鉴"情境—问题"教学基本模式,设置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设置竞赛情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设置操作情境,发展学生探究精神.

    问题情境创新能力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实录与反思

    王竞王斌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归纳类比的视角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概念辨析和变式训练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比数列函数思想实录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