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食管可视化联合电位监测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食管损伤并发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李军王慧俐李娜孙跃晖...
    2077-2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可视化联合电位监测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食管损伤并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预行消融手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20例作为试验组,筛选同期基线资料相似的常规消融病人40例作为对照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在CART03系统下,试验组在食管可视化联合电位监测辅助下完成双肺静脉隔离消融,对照组在左心房三维重建后完成双肺静脉隔离消融。结果:在CARTO3系统辅助下三维重建左心房及食管走形,食管走形位于左侧肺静脉处占70%。左心房后壁与食管前壁对应位置电位振幅差值与两点距离呈正相关(r=0。829,P<0。05)。试验组出现消化道症状2例(10。0%),对照组出现消化道症状14例(35。0%),试验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与35。0%,x2=4。261,P=0。039)。试验组手术成功17例(85。0%),对照组手术成功33例(82。5%),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结论:通过食管走形可视化(CARTO3系统)联合电位监测来判断食管与左心房最近的部位并调整消融路径,可以减少消化道症状,不影响心房颤动消融效果。

    心房颤动食管可视化电位监测射频消融术食管损伤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赵玲宋俊迎王琼马高峰...
    2081-2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及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在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22例,在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心房颤动转复时间,治疗7 d后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及随访2年心房颤动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转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复查心脏超声、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心房颤动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胺碘酮能够缩短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病人转复窦性心律时间,减少心房颤动复发率,并能改善心脏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房颤动重组人脑利钠肽盐酸胺碘酮

    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急诊诊断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余情瑶张昕杨雪梅
    2084-2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急诊诊断延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6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根据病人急诊诊断延迟情况分为延迟组(113例)与未延迟组(55例)。记录两组病人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急诊诊断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16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中出现急诊诊断延迟113例,占67。26%。延迟组女性、转诊、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有心脏手术史占比高于未延迟组(P<0。05),肌钙蛋白水平高于未延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转诊、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心脏手术史、肌钙蛋白水平升高是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急诊诊断延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人急诊诊断延迟比例较高,女性、转诊、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有心脏手术史、心电图异常、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病人更易出现急诊诊断延迟情况,临床应针对上述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策略,以预防或减少急诊诊断延迟情况的发生。

    急性主动脉夹层急诊诊断延迟影响因素

    慢性疲劳综合征动物模型特点分析及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王一晓王慧芳侯亚薇翟春涛...
    2088-2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动物模型种类、品系、性别、体质量、造模方法、模型检测指标的选择,并分析模型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查阅近20年来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运用慢性疲劳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动物种类品系、性别、体质量、造模方法、检测指标的选择以及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结果:慢性疲劳综合征动物模型选用雄性SD大鼠,采用复合因素造模2~3周,造模后使用一般情况观察、行为学检测、脏器指数、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生化指标来检测模型成功。结论:总结了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动物种类、品系、性别、体质量、造模方法、模型检测指标,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以及在针灸方面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慢性疲劳综合征动物模型行为学针灸

    火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洪秋阳邓越毛雪文姚金...
    2094-2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针灸科及脑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病人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试验过程中脱落1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过程中脱落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火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随访第4周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疲劳量表(FS-14)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表(SS-QOL)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病人PSQI、HAMA、FS-14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S-QOL评分高于治疗前(尸<0。05);治疗组HAMA、FS-14、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火针联合耳尖放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亚急性失眠病人的睡眠质量,减轻疲劳程度和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毫针针刺,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脑卒中失眠火针放血针刺

    新安程氏内科辨治心悸病经验

    蔡珊珊程丹胡静程晓昱...
    2098-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安医学根植于徽文化,鼎盛于明清,流传至今。新安程氏内科作为其重要分支,在世代传承之下,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通过阅读新安程氏相关病案和跟师门诊等,总结程氏临证经验,并举临床医案辅以证明。新安程氏内科认为心悸病多为本虚标实,病机多为气血亏虚为本,痰瘀气滞为标,施以补气健脾、滋养心肾兼以化痰、祛瘀、调畅气机。总结新安程氏内科治疗心悸病的特色,即审舌查脉、顾护脾胃、心肝同调、穴位贴敷、冬令膏方,以期对临床有借鉴意义。

    心悸病新安程氏内科经验

    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陈淑丽朱珲
    2102-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一2022年4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无明显诱因的120例急性DVT病人作为急性DVT组,另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两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和凝血功能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DVT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联合凝血功能指标诊断急性DVT的效能。结果:健康组与急性DVT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DVT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高于健康组,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低于健康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是急性DVT的影响因素(P<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诊断急性DV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806,0。792及0。782,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联合诊断急性DVT的AUC为0。950,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联合诊断急性DVT的AUC高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单项指标诊断(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可以用于急性DVT的诊断,且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RI及PSV联合诊断能够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心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程大鹏郝永连
    2106-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人心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3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AOPP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血液灌流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阿托品用量、住院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心肺功能、血清炎症指标变化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ChE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病人血氧分压(Pa02)、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以缩短AOPP病人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在减轻心肺功能损伤、降低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改善预后方面效果显著。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灌流血必净注射液心肺功能促炎因子预后

    互联网+心脑血管疾病协防共管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重点监测人群血压的影响

    龙际
    2110-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互联网+心脑血管疾病协防共管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重点监测人群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3月于某地体检2次以上的社区重点监测人群8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常规模式管理者430名作为对照组,将接受互联网+心脑血管疾病协防共管健康管理模式者430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及自我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74%与65。58%,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心脑血管疾病协防共管健康管理模式可提高血压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心脑血管疾病社区互联网+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