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KC-α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妊娠糖尿病致胚胎神经管缺陷中的机制研究

    裴巧丽朱丽红徐珊王敏...
    3919-3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α(PKC-α)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妊娠糖尿病致胚胎神经管缺陷(NTD)中的作用.方法:将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TD组、NTD+sh-PKC-α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NTD组、NTD+sh-PKC-α组建立糖尿病胚胎病小鼠模型.NTD+sh-PKC-α组分别在胚胎第1天(E1)、第4天(E4)和第8天(E8)时,经尾静脉向小鼠注射100μL携带sh-PKC-α的慢病毒(1×108 TU/mL).在第11.5天(E11.5)时,从子宫中解剖出胚胎进行分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管中线粒体.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胚胎神经管中PKC-α、抗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抗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蛋白表达.体外构建PKC-α敲低C17.2小鼠神经干细胞,并在低(5 mmol/L)或高(25 mmol/L)葡萄糖条件下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自噬体变化情况.结果:在NTD组中,胚胎神经管中线粒体肿胀,嵴消失.与对照组相比,NTD组胚胎神经管中LC3Ⅱ和LAMP2蛋白表达降低(P<0.05),PKC-α蛋白表达上调(P<0.01).通过沉默小鼠胚胎神经管中PKC-α表达,胚胎中LC3Ⅱ和LAMP2蛋白表达增加(P<0.05).此外,NTD+sh-PKC-α组小鼠胚胎中的NTD发生率低于NTD组(P<0.01).在高糖条件下,C17.2神经干细胞中LC3Ⅱ、LAMP2蛋白表达水平和Cyto-ID染色点的数量均低于正常葡萄糖条件下水平(P<0.05).PKC-α蛋白敲低增加了高糖条件下的LC3Ⅱ、LAMP2蛋白表达水平和Cyto-ID染色点的数量(P<0.05).结论:PKC-α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母体糖尿病诱导的NTD胚胎相关,通过沉默母体PKC-α减弱了神经管自噬抑制导致的NTD形成.

    妊娠糖尿病蛋白激酶C-α线粒体神经管缺陷自噬实验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进展

    张参贾卫华
    3926-3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肺动脉高压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在肺慢性缺氧和气道炎症等的基础上引起肺血管内皮损伤和血管重塑,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力升高,进而影响右心功能.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不完全明确,且治疗手段有限,导致患病率和死亡率高.本研究结合以往文献主要对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治疗综述

    血清生物学指标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李倩荣书玲
    3931-3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炎性因子、白蛋白、S100钙结合蛋白A12、免疫球蛋白E在支架内再狭窄中的预测价值,以期更好地了解血清生物学指标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为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现及临床上支架内再狭窄的精准干预治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支架内再狭窄炎性因子清蛋白S100钙结合蛋白A12免疫球蛋白E综述

    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陈茜茜李万英朱瑜
    3934-3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心肌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的相关机制及其治疗的科学进展,介绍该病的研究和治疗现状.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组冠状动脉缺血导致的心脏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是缺血性心脏病恢复血运的常见治疗方法,但同时也可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作用机制治疗现状综述

    保元活血汤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病人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王璇张立晶李雨倩牛超峰...
    3940-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保元活血汤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病人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的104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保元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血清脑钠肽(BNP)]、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改善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BNP、cTnI、cTnT、CRP、GDF-15、IL-1β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与对照组的5.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元活血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病人疗效较好,可改善病人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冠心病保元活血汤氯吡格雷心功能炎性因子

    血清FGF23、salusin-β、LTBP-2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关系

    常乐尹诗静崔阳段亚南...
    3944-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心血管调节肽(salusin-β)、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收治的104例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直接PCI术治疗,根据PCI术后即刻是否发生无复流分为正常血流组(80例)与无复流组(24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清FGF23、salusin-β、LTBP-2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各指标对PCI术后无复流的影响及预测价值,并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分析血清FGF23、salusin-β、LTBP-2与PCI术后无复流的关系.结果:无复流组发病至罪犯血管开通时间长于正常血流组,罪犯血管狭窄程度、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血清FGF23、salusin-β、LTBP-2水平高于正常血流组(P<0.05);罪犯血管重度狭窄/闭塞病人血清FGF23、salusin-β、LTBP-2水平高于中度病人(P<0.05);心功能分级Ⅳ级病人血清FGF23、salusin-β、LTBP-2水平>Ⅲ级病人>Ⅱ级病人(P<0.05);FGF23与salusin-β、LTBP-2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3,0.819,P<0.05),salusin-β与LTBP-2呈正相关(r=0.827,P<0.05);发病至罪犯血管开通时间、罪犯血管狭窄程度、心功能分级等其他混杂因素校正前后,血清FGF23、salusin-β、LTBP-2均与PCI术后无复流独立相关(P<0.05);3项血清指标联合预测PCI术后无复流的AUC为0.910,优于三者单独预测;血清FGF23、salusin-β、LTBP-2阳性病人PCI术后无复流风险分别是阴性病人的4.103倍、4.546倍、5.152倍.结论:血清FGF23、salusin-β、LTBP-2表达与AMI病人病情程度有关,且与PCI术后无复流独立相关,3项血清指标联合预测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较高,血清FGF23、salusin-β、LTBP-2阳性可增加PCI术后无复流风险.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心血管调节肽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血清对氧磷酶1对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李烨胡艳辉
    3949-3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病人血清对氧磷酶1(PON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预测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梨园医院进行PCI术治疗的253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PCI术后均随访12个月,根据随访期间ISR发生情况分为ISR组与非ISR组;统计并比较两组病人相关资料及出院时血清PON1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发生ISR的相关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ON1预测冠心病病人PCI术后ISR发生的价值.结果:相较于非ISR组,ISR组体质指数更大,出院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ON1水平更低,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较大是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时血清PON1水平高是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发生ISR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出院时血清PON1水平预测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发生ISR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95%CI(0.882,0.955)],预测价值较高.结论:冠心病病人血清PON1水平低会增加其PCI术后ISR的发生风险,临床可将其用于病人PCI术后ISR发生风险的早期预测.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氧磷酶1支架内再狭窄

    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效益-风险评价

    曲润波牛天福耿强祁慧霞...
    3953-3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准则决策(MCDM)分析的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高血压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效益-风险评价.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2年1月于我院心病二科被诊断为高血压伴HFpEF的病人12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注射液静脉输注.建立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高血压伴HFpEF的MCDM模型.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6 min步行距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效益高、风险低,当效益和风险都重要时,观察组、对照组的效益-风险总值分别为75,62,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MCDM评价模型的稳定性较好.结论:与传统西药治疗相比,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高血压伴HFpEF的获益高于风险,可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伴HFpEF.临床上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高血压伴HFpEF的效益-风险可能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高血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益气复脉注射液效益与风险多准则决策分析

    血清PAR-2、ANGPTL4联合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对NSTE-ACS病人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刘志红刘利平
    3959-3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联合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钙化特征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于本院进行PCI治疗的465例NSTE-AC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PCI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分为狭窄组(39例)和未狭窄组(426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AR-2、ANGPTL4表达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TE-ACS病人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AR-2、ANGPTL4联合钙化特征评分对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NSTE-ACS病人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为8.39%;狭窄组血清PAR-2水平高于未狭窄组,ANGPTL4水平低于未狭窄组(P<0.05);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显示,未狭窄组和狭窄组血管病变长度、钙化长度、钙化病变比例、钙化弧度、钙化类型、钙化特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R-2、ANGPTL4、钙化特征评分、血管病变长度是NSTE-ACS病人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PAR-2、ANGPTL4、钙化特征评分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三者联合-PAR-2=4.013,Z三者联合-ANGPTL4=3.621,Z三者联合-钙化特征评分=4.567,P<0.001).结论: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NSTE-ACS病人血清PAR-2水平升高,ANGPTL4水平降低,二者联合钙化特征评分对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再狭窄蛋白酶激活受体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预测价值

    TyG、AIP指数与非糖尿病AMI病人PCI术后发生MACE的相关性

    蒋雯禧谷凌云徐卓文李伟章...
    3964-3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与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9月于江阴市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AMI并排除糖尿病的病人4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MACE组(128例)和非MACE组(328例).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临床终点为MACE,随访18个月.采用COX生存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yG、AIP指数对非糖尿病AMI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与非MACE组TyG、AIP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yG、AIP指数均是非糖尿病AMI病人的独立影响因素[HR=1.959,95%CI(1.294,2.966),P=0.001;HR=4.305,95%CI(1.746,10.615),P=0.002].ROC曲线显示,TyG、AIP指数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9,0.628.结论:TyG、AIP指数均是非糖尿病AMI病人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