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旬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Jou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lectronic)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满意度分析

    龙斌霍燕嫦何少华麦少君...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状态和满意度分析.方法 采用本院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1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P<0.05).结论 把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能提升其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和借鉴.

    优质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心理状态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早期改变

    刘蕾范梅贞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进行糖尿病患者做事功能早期改变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索.方法 采集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适宜的方法选择12例患者作为单纯糖尿病患者,18例患者作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选择18例健康体检者当做对照组;利用2D-STI测量左室基底段、心尖段、中间段、整体收缩期纵向峰值(GLS),针对三组患者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GLS分别是(-19.2±3.2)%、(-21.1±3.4)%、(-22.6±2.9)%;对照组患者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GLS分别是(-21.8±3.4)%、(-24.4±2.9)、(-25.2±2.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GLS比对照组低,差异性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左室整体GLS分别是(-22.6±2.6)%、(-21.2±3.7)%要比对照组(-24.8±3.3)%低,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应用可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是否存有受损而发生变化,并及时发现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功能受损情况较为严重[1].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早期改变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SAS、SDS评分影响分析

    马明
    7-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SAS、SDS评分.方法 以2020年1月至6月来我院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入院时间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而观察组患者降低更明显,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到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治疗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存质量,同时,能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能达到促进手术顺利完成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SAS评分SDS评分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探析

    王倩
    10-1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患者4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干预组22例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下的症状改善以及知识知晓率、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护理手段后,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明显(P<0.05),证实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广泛的推广.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比较应用

    魏伟
    13-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等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92例作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小组,对照组行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各46例.比较高血压患者治疗情况,即血压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患者均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兼具安全性、有效性价值,促进患者治疗预后,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

    苯磺酸氨氯地平依那普利高血压不良反应血压水平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重症休克患者治疗中PICCO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李鑫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休克患者治疗中脉搏指示剂连续性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纳入重症休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2组均接受PICCO监测,按不同护理分组研究.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PICCO监测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PICCO监护技术,加强监测护理管理,能促进临床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进而起到改善预后的作用,可以推广应用.

    重症休克PICCO应用效果护理措施

    探究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效果

    姚钰华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随机选取90例对象,均是上述时间段在本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老年患者,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n=45)与试验组(n=45).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氯沙坦和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用氯沙坦治疗.跟踪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结果 试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7%,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较小可以忽略影响,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生活治疗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人的高血压临床特征更为复杂,主要症状是收缩压升高.含氢氯噻嗪的药物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治疗效果更好.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药物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无症状冠心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石建元钱晶胡影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无症状冠心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是在2015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收治的,分析与整理临床基本资料,按照其是否并发无症状冠心病分为并发无症状冠心病组(40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45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2型糖尿病并发无症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无症状冠心病组患者中年龄大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病程长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吸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s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合并高血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无症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1.079,1.093,3.317,2.694,P<0.05).结论 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合并高血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无症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治疗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患者并发无症状冠心病,提高预后效果.

    2型糖尿病无症状冠心病影响因素

    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张荣生王小斌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15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是在2017年5月到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收治的,对其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按照其是否并发心律失常分为伴心律失常组(25例)和不伴心律失常组(130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伴心律失常组中>70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存在吸烟史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不伴心律失常组(P<0.05);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70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存在吸烟史均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1.074,1.208,1.183,1.182,1.179,P<0.05).结论 >70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存在吸烟史均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提高预后效果.

    冠心病老年心律失常危险因素

    中医辨证施治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李长月
    28-3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难治性高血压采取中医辨证施治的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为门诊70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病例入选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分组方法为抽签法,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35例采取中医辨证施治,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实行中医辨证施治可显著改善其病情,此治疗方案较之常规西药治疗更具优势.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治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