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旬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Jou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lectronic)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前健康宣教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王长美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初产妇实施产前健康宣教对促进自然分娩方式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纳100例初产妇观察分析,根据随机红蓝小球抽签结果分作观察组(红色小球,50例)与对照组(蓝色小球,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其基础上开展产前健康宣教,测试评估两组产妇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统计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 观察组产妇接受产前健康宣教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初产妇实施产前健康宣教能够帮助其掌握相关知识,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倡导运用推广.

    产前健康宣教初产妇分娩方式健康知识掌握

    比较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张静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方案,明确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差异.方法 筛选40例子宫肌瘤患者(2020年1月至12月),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各20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剔除肌瘤数目、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观察组(10.0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微创腹腔镜手术效果确切,具有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子宫肌瘤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微创技术手术指标

    全子宫切除术的不同手术途径对盆底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

    莫新宇唐昀刘莉林丽丽...
    184-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治疗非脱垂大子宫患者对盆底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接受TLH治疗的40例患者为A组,接受TVH治疗的40例患者为B组,接受TAH治疗的40例患者为C组,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对比三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及性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A组较B、C组术后盆底肌功能评分更(P<0.05),B组患者发生直肠膨出的情况较A、C组更高(P<0.05),术后3组患者均未发生阴道穹窿膨出的情况(P>0.05);3组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A组患者术后阴道润滑及性交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C组(P<0.05),A组术后患者便秘情况评分明显低于B组、C组(P<0.05),A组患者性生活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B组、C组(P<0.05).结论 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相比,患者施以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和性功能影响更小,但临床中仍需结合患者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TLHTVHTAH盆底功能性功能

    急救护理模式在羊水栓塞急救中的应用探讨

    张莹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模式在羊水栓塞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113例羊水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将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56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临床护理,观察组应用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比抢救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性护理相比,为羊水栓塞患者应用急救护理模式将提高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同时还将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实践治疗中进行应用.

    急救护理羊水栓塞应用效果

    血清铁蛋白及IL-8动态检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张艳萍
    190-19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应用血清铁蛋白与白细胞介素8(IL-8)进行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取新生儿缺血性脑病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出生时间小于48h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接受7d针对性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铁蛋白与IL-8水平,并与对照组新生儿的检测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出生当日的血清铁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5d与治疗7d后患儿的血清铁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后、治疗5d、治疗7d的IL-8水平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血清铁蛋白与IL-8水平相比正常健康新生儿明显升高,但IL-8变化时间较早,两种指标的动态检测有助于医师实施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临床治疗方案.

    血清铁蛋白白细胞介素8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青霉素钠治疗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孕产妇血浆凝血功能、新生儿结局影响

    曾晓霞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青霉素钠治疗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孕产妇血浆凝血功能、新生儿结局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2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59例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甲组(30例)和乙组(29例),甲组给予对症分娩干预,乙组给予青霉素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血浆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ll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FIB)]、焦虑情绪(SAS)、抑郁情绪(SDS),观察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治疗后,乙组的PT、ATPP长于甲组,INR高于甲组,且FIB低于甲组(P<0.05);乙组不良妊娠结局率高于甲组(P<0.05);乙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乙组SAS、SDS评分均低于甲组(P<0.05).结论 采用青霉素钠治疗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能够缓解产妇血液高凝状态,改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青霉素钠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血浆凝血功能新生儿结局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屈广磊
    196-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骨科治疗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45例女性患者为观察组,并纳入同一时期出现骨质疏松但没有发生骨折的45例女性患者为参照组,通过对90例患者做以一对一的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BMT,TALP、FPG、BUN、Cr、ALT、AST、ALB、TC、TG、HDL-C、LDL-C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与年龄、BMI、BMD、平卧至站立转换时间以及临床相关生化指标均有一定关系,其中平均年龄、BMI、BMD、平卧至站立转换时间以及TALP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BMI≤21.00、BMD中的T值<-3.50、平卧至站立转换时间≥20s、TALP≥110.00μg/L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70岁、BMI≤21.00、BMD中的T值<-3.50、平卧至站立转换时间≥20s、TALP≥110.00μg/L等作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骨折情况的出现.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骨折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