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旬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Jou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lectronic)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崔倩卫胡晓月项羽邢玉洁...
    2209-2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200例,根据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美托洛尔组、联合治疗组,各10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治疗,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P-选择素、D-二聚体、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人亲环蛋白(CypA)水平变化,记录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CRP、PCT、P-选择素、D-二聚体、GypA、GDF-1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LVEDD、CRP、PCT、P-选择素、D-二聚体、GypA、GDF-15水平均低于美托洛尔组,LVFS、LVEF均高于美托洛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美托洛尔组(92.0%与81.0%,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美托洛尔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炎症程度,改善病人体内凝血状态,降低GDF-15和CypA水平.

    慢性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美托洛尔心功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人亲环蛋白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基因rs505151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

    王可闫鹏赵希坤张恒亮...
    2213-2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rs505151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搜集PCSK9基因rs505151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16项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3779例,对照组519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PCSK9基因rs505151各基因型模型及G等位基因均与冠心病相关(P<0.01),根据种群不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亚洲人群PCSK9基因rs505151杂合子模型(AG vs AA)、显性模型(GG+AG vs AA)和G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相关(P<0.01),而纯合子模型(GG vs AA)和隐性模型(GG vs AA+AG)与冠心病无关(P>0.05),在高加索人群PCSK9基因rs505151纯合子模型(GG vs AA)、隐性模型(GG vs AA+AG)与冠心病有关(P<0.05),而杂合子模型(AG vs AA)、显性模型(GG+AG vs AA)和G等位基因与冠心病无关(P>0.05).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PCSK9基因rs505151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

    冠心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丹参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妊娠期频发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王晓君夏剑清侯沽张烈民...
    2220-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妊娠期频发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0月在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及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区分院内科门诊治疗的正常妊娠合并有频发期前收缩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心率、心律及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未见任何药物不良反应,但对照组2例室性期前收缩孕妇24 h动态心电图可见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妊娠过程顺利,均足月顺产,无胎儿畸形等,两组胎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随访6个月,母子无恙,多次复查心电图均正常.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妊娠期频发期前收缩的疗效及母婴结局优于单用磷酸肌酸钠,并能预防期前收缩进展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性较好.

    频发期前收缩妊娠期丹参注射液磷酸肌酸钠母婴结局

    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应良红刘海云朱源生
    2222-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给予厄贝沙坦降压、胺碘酮和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心定悸胶囊,每次6粒,每日2次口服.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左心房功能、心房颤动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及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9.37%,高于对照组的5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LAA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峰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A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房颤动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复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01).结论 养心定悸胶囊联合厄贝沙坦通过减少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心房做功,降低心房负荷,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心房电重构来改善左心房功能,减少心房颤动复发次数,改善病人临床症状.

    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养心定悸胶囊左心房功能中医证候氧化应激

    心可舒片联合美托洛尔对青年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人神经肽Y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冯彦景李素方殷智晔李艳君...
    2226-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可舒片联合美托洛尔对青年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人血浆神经肽Y(NPY)、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青年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病人6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每次12.5 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日3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电图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PY、HRV指标[连续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5 min 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P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P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DNN、SDANN及HF均较治疗前上升,LF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NN、SDANN及HF高于对照组,LF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可舒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青年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可改善病人焦虑障碍,有效降低病人血浆NPY水平,改善HRV,减少室性期前收缩发作次数.

    非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青年人心可舒片美托洛尔神经肽Y心率变异性焦虑障碍

    不同类型罪犯血管造影导管对PPCI术STEMI病人手术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黄鑫涛自保强刘艳红李之恒...
    2229-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罪犯血管造影中直接使用指引导管和使用造影导管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手术相关指标及30 d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行PPCI术的STEMI病人159例,其中罪犯血管造影中直接使用指引导管共103例设为A组,56例使用造影导管设为B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手术相关临床指标及3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 A组病人指引导管更换占比明显大于B组(P<0.05),动脉入路更换占比、前臂血肿占比明显低于B组(P<0.05),再灌注完成时间及PPCI完成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其他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0d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ACCE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相较于造影导管,行PPCI术STEMI病人在罪犯血管造影中直接使用指引导管可有效缩短再灌注时间,降低30d MACCE总发生率.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罪犯血管造影导管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病人血浆PCSK9水平对MACCE的预测价值

    刘亚东
    2233-2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病人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水平对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STEMI合并MVD病人,于出院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记录MACCE发生情况.所有病人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实验室指标[PCSK9、血糖、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集病人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入院时Killip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左前降支病变、左回旋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出院用药(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氯吡格雷).结果 共随访到符合入组标准病人292例,随访时间(826±65)d,全因死亡27例(9.25%).血浆PCSK9预测STEMI合并MVD病人2年死亡率的最佳界值为411.6 ng/mL,根据PCSK9最佳界值水平将病人分为高PCSK9组(血浆PCSK9水平≥411.6 ng/mL)与低PCSK9组(血浆PCSK9水平<411.6 ng/mL),其中高PCSK9组103例,低PCSK9组189例.高PCSK9组血清TC和LDL-C水平均高于低PCSK9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CSK9组病人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和MACCE发生率均高于低PCSK9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48%与4.67%,11.65%与2.64%,24.27%与11.11%,P均<0.05),高PCSK9组非全因死亡生存率、非心源性死亡生存率及非MACCE生存率均低于低PCSK9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血浆PCSK9水平是STEMI合并MVD病人MACCE[HR=2.173,95% CI(1.871,2.518),P=0.009]的独立危险因素,高PCSK9水平使STEMI合并MVD病人全因死亡[HR=2.885,95% CI(2.193,3.675),P=0.005]和心源性死亡[HR=1.614,95% CI(1.339,1.992),P=0.012]的风险增加.结论 血浆PCSK9水平是STEMI合并MVD病人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Cox回归分析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

    熊雅明
    2238-2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评估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60例作为研究组,另纳入同时期到我院体检健康儿童6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接受TDI检测其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室间隔速度e'和侧壁速度e ',根据体表面积将e '校正为Z值,比较两组间e'的变化情况及Z值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室间隔速度e'和侧壁速度e'及Z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Z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室间隔速度及侧壁速度e'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r=0.621,P<0.05;r =0.711,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室间隔速度e'、侧壁速度e '的Z值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其原始速度e'(P <0.001).结论 在采用TDI评估对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时将儿童二尖瓣环速度e'转换为Z值能克服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准确评估其左心室舒张功能.

    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舒张功能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探讨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术后三维射血分数降低的影响因素

    刘剑秋周敏姬后亮
    2242-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探讨中重度二尖瓣反流(MR)术后左心室三维射血分数(Heart Model EF)降低的潜在预测因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拟行手术的中重度MR病人52例,按照术后1年左心室Heart Model EF比术前降低程度的不同分为A组31例(收缩功能正常或降低程度≤10%)、B组21例(降低程度>10%).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病人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以及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参数,并分析术后1年Heart Model EF降低的预测因子.结果 术前,A组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心尖部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Apex-LS)、左室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ALS)、左室前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A-LS)及左室前侧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AL-LS)的绝对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B组全部超声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参数的绝对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增加,A组和B组超声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各项参数逐渐升高,直到术后1年,A组各项参数基本恢复正常,但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GLS、左室基底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BLS)及左室下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I-LS)为术后Heart Model EF降低的影响因素(P<0.05),GLS、BLS及I-L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0.817及0.702,临界值分别为-18.26%、-18.93%、-18.37%,敏感度分别为68%、79%及66%,特异性分别为93%、78%及91%.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有BLS用于预测中重度MR术后三维射血分数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可为中重度MR病人在选择手术时机时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左室GLS、BLS及I-LS均可用作中重度MR术后三维射血分数降低的预测因子,其中BLS临床价值更大.

    二尖瓣反流二维斑点追踪成像纵向应变参数三维射血分数超声心动图

    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陈雯丁雯李冰雪张雪芳...
    2246-2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汇总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系统评价,评价其方法学偏倚及其证据体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月.采用AMSTAR工具评价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并利用GRADE系统对纳入的结局指标评价证据质量.结果 共纳入9个系统评价,包含30个结局指标.AMSTAR工具评价结果显示,条目1"是否提供了前期方案",条目4"发表状态是否已考虑在纳入标准中",条目5"是否提供了纳入和排除的研究文献清单"和条目10"是否评估了发表偏倚的可能性"存在的方法学偏倚最大.GRAD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43.3%为中级证据质量,23.3%为低级证据质量,33.3%为极低级证据质量,无高级证据质量.结论 耳穴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较差,证据水平较低,对病人终点结局的关注不足.

    原发性高血压耳穴疗法系统评价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