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旬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Jou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lectronic)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认识进展

    郭慧慧郭文玲
    2356-2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潜在机制、诊断技术和治疗策略,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首选的再灌注治疗方式,目的 是恢复心外膜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限制心肌损伤及心室重塑.然而,相当多的病人由于存在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梗死动脉远端微循环的灌注没有完全恢复,与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机制综述

    线粒体自噬机制及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王鹤璇马静萍
    2361-2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对维持代谢平衡、钙稳态及调节氧化应激起着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这一过程致线粒体功能严重受损,机体清除受损线粒体,维持线粒体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就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机制及其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诊疗思路.

    缺血性脑卒中线粒体自噬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综述

    GP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霍鸿波王琳胡樑臣
    2364-2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Ⅲa(GP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人480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病人认知功能,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GPⅢa基因多态性分析.分析GP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480例冠心病病人中,103例(21.46%/)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病人年龄≥60岁、血尿酸水平、认知功能障碍家族史比例明显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病人(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低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病人(P<0.05);认知功能障碍病人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病人GPⅢ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尿酸是冠心病病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GPⅢ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冠心病认知功能障碍血小板糖蛋白Ⅲa相关性

    老年冠心病病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李海霞蔡玉芬马金辉
    2367-2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病人121例为观察组,依据认知功能水平分为认知正常组与轻度认知障碍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老年人群116名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sTFR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清sTFR水平、MoCA单项及总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轻度认知障碍组血清sTFR水平较认知正常组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sTFR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sTFR诊断冠心病病人轻度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2,截断值为3.08 mg/L,敏感度为90.10%,特异度为71.40%.结论 铁代谢指标sTFR在老年冠心病病人血清中呈低表达,与老年冠心病病人的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可为临床老年冠心病病人认知功能受损状况的评估提供参考.

    冠心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认知功能相关性老年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支架植入的预测价值

    牛千玉郭刘治王绍欣
    2371-2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能否作为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支架植入的参考指标.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8例作为A组,同期117例未植入支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作为B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检测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Cr)、空腹血糖等.分析MHR对不稳定心绞痛病人支架植入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性别、糖尿病病史、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HDL-C、LDL-C、空腹血糖、MHR、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MHR、Gensini评分是不稳定心绞痛病人植入支架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MHR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曲线下面积是0.704[95% CI(0.611,0.745)],当MHR的截断值取值3.64时,灵敏度为60.9%,特异度为71.8%,在MHR<3.64时不植入支架概率较大.结论 MHR、糖尿病史、Gensini评分是不稳定心绞痛病人植入支架的危险因素,MHR可作为预测不稳定心绞痛植入支架的预测指标之一.

    不稳定心绞痛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冠状动脉支架植入预测诊断价值

    血清神经肽Y、TNF-α表达水平与女性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相关性

    樊蓉李邢婷石永朋吕新兵...
    2374-2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神经肽Y(NP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与女性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17例女性冠心病病人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女性健康者50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NPY、TNF-α水平.根据冠心病病人是否合并焦虑症分为未合并焦虑症组(70例)和合并焦虑症组(47例),比较未合并焦虑症组和合并焦虑症组血清NPY、TNF-α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NPY、TNF-α水平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NPY、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焦虑症组血清NPY、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焦虑症组(P<0.05);血清NPY、TNF-α水平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呈正相关(P<0.05);血清NPY、TNF-α高水平是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NPY、TNF-α在女性冠心病病人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相关.

    冠心病焦虑症神经肽Y肿瘤坏死因子α相关性

    自拟活血化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张标赵德轩戎成振
    2377-2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自拟活血化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伴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8例行PCI后伴心力衰竭的AMI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化瘀汤.比较两组术后血清脑钠肽(BNP)、炎性因子水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2周,治疗组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身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9,P=0.04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汤可有效减缓AMI病人PCI术后心力衰竭进程,改善心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活血化瘀汤心功能

    血栓抽吸在高血栓负荷STEMI急诊PCI病人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赵晨刘艳杰李晗高宇平...
    2380-2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I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于我院住院行急诊PCI术的高血栓负荷STEMI病人162例,分为观察组(行血栓抽吸联合PCI治疗,91例)与对照组(行PCI治疗,71例).记录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梗死相关动脉(IRA)、病变血管数量、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血栓负荷分级.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2h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病变血管数量、术前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sum-STR%≥50%比例、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GLS、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卒中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抽吸可改善高血栓负荷STEMI病人心肌再灌注,但未降低心源性死亡及脑卒中风险.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血栓负荷血栓抽吸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肌再灌注

    老年冠心病病人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对凝血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李刚
    2385-2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凝血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PCI治疗的94例老年冠心病病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围术期应用普通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肾功能、微循环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并统计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MPAR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凝血酶时间(TT)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量(24 h UP)、血尿素氮(BUN)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Scr、BUN明显降低(P<0.05),24h UP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Scr、BUN、24 h U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微循环抵抗指数(IMR)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IMR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CFR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53%,明显高于研究组的8.51% (P <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PCI治疗病人凝血功能与微循环功能,控制MPAR与炎性因子水平,保护肾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比伐芦定凝血功能肾功能炎性因子

    延迟支架植入术治疗AMI的疗效及其对梗死血管再通率、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

    尹晓东周长宇张刚
    2389-2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延迟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疗效及对梗死血管再通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架植入时间分为即刻植入组(对照组,97例)与延迟植入组(研究组,79例).比较两组支架植入状况、术后疗效、梗死血管再通率、TIMI血流分级3级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支架释放压力及支架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支架数量和支架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h内ST段回落、心肌染色(MBG)3级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远端栓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和TIMI血流分级3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肌梗死复发、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术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迟支架植入能够明显改善AMI病人的临床疗效,改善梗死血管再通率和TIMI血流分级,降低MACE的发生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延迟支架植入梗死血管再通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