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旬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Jou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lectronic)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雪兰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妊娠发生率(早产、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妊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硫酸镁小剂量阿司匹林妊娠期高血压临床疗效

    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刘桂敏
    35-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265例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其中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80例、非院内感染185例,对比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心脑血管病院内感染患者,以呼吸道感染部位居多,共47例(57.75%),其次为泌尿系统,共26例(32.50%);通过细菌培养发现,导致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共54株(67.5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共26株(32.50%),真菌共5株(6.25%).经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意识不清、行动能力、侵袭性操作均是影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行动能力、侵袭性操作均属于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院内感染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为主,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经数据分析得出,年龄、糖尿病、行动能力、侵袭性操作属于影响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老年心脑血管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临床特点

    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琴梅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入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12例参与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使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使用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并对收缩压和舒张压、24h尿蛋白、脐血流S/D、肾动脉RI、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24h尿蛋白、脐血流S/D、肾动脉RI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在降低血压、缓解临床症状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且安全性较高.

    硫酸镁小剂量阿司匹林妊娠期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陶莹程忱徐鑫黎牧羊...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COPD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COPD合并高血压,可有效降压,安全性较高.

    苯磺酸氨氯地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

    环磷腺苷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何梦静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选择环磷腺苷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共选取152例年龄42~73岁急诊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拟定治疗方式不同分组,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n=76),观察组使用常规药物配合环磷腺苷药物治疗(n=76),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及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水平、生活质量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除LVEF水平显著提高,其余指标均降低,总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降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各项SF-36获取分值升高,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选择环磷腺苷药物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

    心血管环磷腺苷心功能生活质量

    中药清肝健脾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刘岩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清肝健脾法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中的疗效.方法 于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内分泌科入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出62例,对其进行长达3年的跟踪治疗,将其按照不同诊治方案分为31例观察组(常规西药联合中药清肝健脾法)和31例对照组(常规西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血压指标、血糖指标、肝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与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与血糖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在中药清肝健脾法应用过程中,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强,可以切实有效保护肝脾功能,降压控糖效果较好.

    高血压糖尿病中药清肝健脾法西药二甲双胍硝苯地平

    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

    牛云亮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和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小儿心肌炎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n=30)通过单纯的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n=30)通过磷酸肌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嗜睡、胃肠道反应以及皮疹)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心肌酶的改善情况(CK、CK-MB、LDH).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观察组心肌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心肌炎患者通过磷酸肌酸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小儿心肌炎磷酸肌酸钠果糖二磷酸钠临床疗效安全性心肌酶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合并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探讨

    胡川杨溢张圭
    53-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合并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合并直立性低血压分成两组,合并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划分在观察组,未合并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划分在对照组,对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以及相关发生危险因素进行统计.结果 本次研究中,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直立性低血压者62例,未合并直立性低血压者66例,发生率为48.44%;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降压药物应用3种以上、合并2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存在心房颤动、应用α受体阻断药物为老年高血压合并直立性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发生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降压药物应用3种以上、合并2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存在心房颤动、应用α受体阻断药物,应对此引起重视,实施针对性干预,降低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

    老年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危险因素

    全程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宋薇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全程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选取8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经护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接受临床干预后,研究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期间,全程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护理效果的合理优化,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冠心病介入治疗全程护理模式生活质量

    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效果

    沈洋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急性脑出血的患者,随机选取80例,入院日期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物质生活、心理等四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前,进行抑郁以及焦虑评分对比检测时,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负面情绪都有明显好转(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上消化道出血、感染、颅内再出血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手术的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脑出血综合护理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