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旬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Jou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lectronic)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疼痛镇静控制的护理体会

    曾小英刘晴朱常好
    94-9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疼痛镇静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4).研究组予以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予以围术期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术后6h、12h、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心率、镇静评分(Ramsay).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术后6h、12h、24h的VAS评分、心率、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进行优质护理可显著缓解疼痛状态,镇静效果较佳,心率指标控制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Ramsay评分VAS评分心率优质护理主动脉夹层

    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陈丽娟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有积极作用,且可减少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生活质量

    脑钠肽、D-二聚体、Cys-C、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Ⅱ型心肾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及相关性分析

    邢建东邢玉龙
    99-10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钠肽、D-二聚体、Cys-C(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Ⅱ型心肾综合征(CR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1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GFR水平分为心肾综合征A组(GFR≤30ml/min)、心肾综合征B组(30ml/min<GFR≤60ml/min)、单纯心衰组(GFR>60ml/min),对比不同组别患者脑钠肽、血肌酐、血尿酸、Cys-C、β2-微球蛋白、D-二聚体水平差异;计算Cys-C和微球蛋白的诊断效能,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Cys-C、β2-微球蛋白、D-二聚体、脑钠肽与GFR指标的关系.结果 随着GFR的下降,脑钠肽、Cys-C、β2-微球蛋白、D-二聚体水平逐渐上升,且成明显正相关,Cys-C、β2-微球蛋白、D-二聚体、脑钠肽四者之间两两成正相关,且四者与GFR水平之间成负相关.结论 脑钠肽、Cys-C、β2-微球蛋白、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Ⅱ型CRS的早期发现、病情诊断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四项联合检测能更好地诊断Ⅱ型CRS,早期发现Ⅱ型CRS并积极预防,对Ⅱ型CRS病情严重程度尽早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Ⅱ型CRS的预后.

    Cys-Cβ2-微球蛋白D-二聚体脑钠肽心肾综合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李洪凤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62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受检者80例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接受颈动脉超声诊断后的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右IMT、颈总动脉内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脉PI、RI以及ICA/CC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方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超声检查IMT指标PI指标RI指标

    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郭俊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0例,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的冠心病情况进行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 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诊断的检出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经多层螺旋CT检查,冠状动脉狭窄患者35例,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5例,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为87.50%(35/40),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层螺旋CT检查,有1例重度狭窄患者被误诊为完全闭塞,有1例中度狭窄患者被误诊为轻度狭窄,误诊率为5.00%.有5例轻度狭窄患者被漏诊为无狭窄,漏诊率为12.50%.结论 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高度的检出率和较低的漏诊率、误诊率,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结果 ,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多层螺旋CT冠心病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的应用价值

    谢杨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且计算Gensini积分;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实施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检测,并就其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的病情程度进行划分,对其血清胆红素和尿素指标水平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而尿酸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个体病情的严重化,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下降,尿酸水平逐渐上升.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检验时,可通过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来判定患者是否存在疾病,并对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以辨别,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

    冠心病临床检验血清胆红素尿酸应用价值效果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级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张明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择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并且按照患者的环池及脑干形态学变化进行分级,结合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不同CT分级患者的预后状况、GCS评分以及脑出血量.结果 CT分级越高,患者脑出血量也越高,预后分级增高,而GCS评分逐渐下降.不同级别患者也会存在差异.同时,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级和预后及脑出血量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级与患者的预后存在正相关,因此要注重CT诊断的结果 ,以更好地指导预后工作的开展,保证治疗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CT分级预后相关性

    CT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诊断中的特征与效果分析

    聂芙蓉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CT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明确其影像特征.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择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CT检查,并就临床诊断结果 和影像学特征加以明确.结果 78例脑出血患者经CT检查后,确定有82个血肿,单发性血肿74例、多发性血肿4例;基底节及丘脑出血62例(79.49%),其他区域出血16例(20.51%).其中,呈现肾形或类圆形的47例(60.26%).血肿周围出现水肿带的52例(66.67%),血肿侵入脑室系统的22例(28.21%).以综合检查作为参照,CT检查确诊的有76例,诊断准确率为97.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诊断中行CT检查,可对脑内血肿的位置、大小、数目、危害范围等进行确定,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拟订提供可靠依据,可进行推广.

    CT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诊断影像特征效果

    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加楚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并实施心包积液治疗的患者50例,对所有的患者使用超声心动图和X线检查,分析所有的超声心动图情况及诊断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心包积液病因的排序为创伤后心包炎、心力衰竭、恶性肿瘤、尿毒症.超声诊断方式的诊断率为100.00%,X线诊断方式的诊断率为40.00%,超声诊断的诊断率明显比X线诊断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当前诊断心包积液最准确的方式,相较于X线诊断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超声心动图心包积液X线检查诊断情况

    院前急诊病例分布及心血管疾病分布状况

    许红芳
    120-12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院前急诊病例的分布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实际分布情况.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收集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院前急诊收治的患者,将其按照疾病种类进行划分,并对院前急诊病例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分布情况加以分析.结果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急诊共计收治40634例患者,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排第二位,主要有心绞痛及胸痛、冠心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结论 冬春季节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时期,要根据心血管疾病的实际分布特点,对抢救力量进行合理配置,安排急救资源.

    院前急诊病例分布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