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系统思维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黄燕
    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是一个逐步构建的过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大思政课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系统思维把握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构建"五位一体"思政教育一体化范式、谋划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路径。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涉及多项工作,运用系统思维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课程目标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保障机制一体化等,把各个学段思政教育作为一盘棋统筹推进,从而推动思政课质量提升,增强铸魂育人效果。

    系统思维大思政课思政教育一体化

    重大资讯

    3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路径探析

    陈倩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而提出的新时代文化使命,这一文化使命事关民族复兴战略全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自觉与历史主动。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两个结合"为基本遵循,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坚持文明建设的人民主体性,实现文明共建共享;坚持以数字技术为战略支撑,建设数字强国,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赋能。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人民主体性数字技术文明自信

    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根基与动力

    邓江慧陈智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提出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命题。守正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与动力。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应以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为主要内容;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动力,应以创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新、创社会主义文化之新、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为基本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重逻辑

    祝新宇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从形成过程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经历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由"文化自信"到"新的文化使命",再到"新的文化使命"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统一的三个阶段。在理论上,这一思想是完备严整、开放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彰显统领性、人民性、全局性、实践性等理论特质。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筑牢共同思想基础,贯彻落实这一思想,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历程理论特质贯彻路径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理论基础

    吴越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沉淀为底色,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继承和发展,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对人类文明在新时代如何共同进步作出的时代回应。从文化传统、思想渊源、思想基石三方面深挖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内涵和价值,更好地开启和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新征程。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理论底色思想内核思想基础

    党史故事与领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探索

    徐臣攀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学习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政治任务,其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各有不同,多以专题学习、主题活动教育为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党史故事、领袖故事是重要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将党史故事、领袖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可行性、必要性。思政课教师应精选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多样路径。将党史故事、领袖故事融入思政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新的尝试,能更好地促进党史学习教育"三进"工作的开展,进而实现思政课教学学理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党史故事领袖故事融入路径思政课

    互嵌与交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共生发展探究

    蔡中宏罗婕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演进逻辑与行动路径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功引领。其发展史是"理论飞跃"的历史,更是"实践创新"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彰显了以整体文明、叠加发展为底色的新现代性,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弊病的反驳与超越,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新助力。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共生发展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实践进路

    涂林华黄宗祥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党史学习教育与"大思政课"建设相融相促。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需加强队伍建设,善用大师资;着眼教材体系,共建大教材;丰富整合资源,构建大平台;拓宽育人场域,建设大课堂。

    党史学习教育大思政课实践进路

    对高校思政课本质的三维解读

    张思曹海燕吕家乐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质问题是高校思政课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必须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课程范畴揭示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课程本质,从教学论维度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教学过程本质,从价值论维度认识思政课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的教学价值本质,从整体上把握思政课本质,正确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教学目的(任务)、教学过程与教学价值的有机统一。

    高校思政课本质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