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实践论》与当代青年成长

    杨玉仁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实践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理论与 实践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明确该著作产生时期所蕴含和集中体现的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一哲学总结,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汲取引导青年成长的 有益历 史经验。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对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三观"、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知行统一"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实践论》青年成长知行统一经验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贡献

    杨学成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顿党的作风》是毛泽东延安整风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真正做到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来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在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过程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在通俗化大众化语言使用中充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话语体系。《整顿党的作风》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 时代党 的建设新的伟 大工程具有重 大启示作用,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和坚持自我革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真理《整顿党的作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论思政课教师"六要"素质及其提升路径

    王玲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系统研究"六要"素质的提出背景、科学内涵及价值意义,分析"六要"素质落地生根的实践路径,对于建设一支政治可靠、能力突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开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落实教育强国根本目标,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六要"提升路径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的生成

    徐杰玲张静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职业不仅有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也会形成不同的职业美感。思政课教师除了一般教师的身份,还是学生的思想引路人、信仰铸魂者和真善美播种者,体现了"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美感。信如磐石、学而不厌、教之有道和动之以情分别 是思政 课教师 职业美 感的底色、源泉、根基和灵魂。思政课教师要以信如磐石之美、学而不厌之美、教之有道之美、动之以情之美,生成并提升职业 美感,让教学成为师 生共探美的旅程、共享美的盛宴。

    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生成

    以工匠精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

    李新灵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必须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工匠精神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武装自我、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法宝。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执着专注的坚守情怀树牢理想信念、以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学能力、以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增强科研能力、以爱岗敬业的职 业操守 锻造师 德师风,打造一支党 和人民放心、学生满意的高 校思政课教师 队伍。

    工匠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

    讲好中国故事 增强政治认同——以跨文化为问题分析视域

    鲁小艳王东兰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与世界文化接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影视文化在当前社会不仅被看作"文化出海"的经济产物,同时成为我国文化传播、对外交流的符号。新时期以影视文化为依托的中国故事海外传播,成绩与不足并存,在此过程中以一种"他者性"被审视、被评价。在跨文化视域下,中国故事的政治意识形态、主题性表达等都被厘定在西方话语权之下。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要从本体上突破这种限定,从传播模式上作出积极探索,可以提升国际认同度。

    中国故事传播模式他者性东方视角跨文化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生成机制·使命宗旨·价值追求

    韩凯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胸怀天下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独特思维、独特理念和独特智慧,它的生成、总结与提出贯穿着以实践为枢纽的唯物史观逻辑。在生成机制上,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用实践的思维方式认识和改变世界,生成于党百年胸怀天下的历史实践及其历史成就。在使命宗旨上,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与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展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努力。在价值追求上,坚持胸怀天下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生成机制使命宗旨价值追求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张磊尚阳阳
    后插9页

    国际化背景下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探论

    殷晴波
    后插12-后插13页

    音乐教育课程思政质量提升进路

    刘泽源刘波
    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