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元四辉

月刊

1001-4454

81888465@163.com

020-87665465,87624708,81889570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中药材/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UPLC-Q-TOF-MS/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中风瘀热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王云李琬彭蕴茹鞠建明...
    2905-2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预测中风瘀热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法,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特征碎片离子等信息,并结合文献数据,鉴定中风瘀热方水提取液中的化学成分.运用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化学成分靶点,通过Gene Cards、OMIM、TTD数据库及Cytoscape3.6.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调控网络图及蛋白质互相作用(PPI)网络图,利用数据库Metascape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中风瘀热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经UP-LC-Q-TOF-MS/MS 法从中风瘀热方水提液中分析鉴定出47个成分,其中12个人血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205个相关靶点,药物-疾病共同靶点63个,包括AKT1、TNF和IL等,涉及环鸟苷单磷酸-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中风瘀热方可能主要通过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活性氧代谢过程及细胞凋亡等来发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

    中风瘀热方缺血性脑卒中网络药理学UPLC-Q-TOF-MS/MS靶点作用机制

    干燥酸橙果实直径与黄酮类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林文栋蔡文君刘泽张硕...
    2912-2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干燥酸橙果实直径与黄酮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利用UPLC法分别测定不同直径(1.0~4.4 cm)干燥酸橙果实中新橙皮苷、柚皮苷、枸橘苷、柚皮素、橙皮素等13个黄酮类成分含量,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峰面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显示整体上直径<2.5 cm各组可聚为一类,其他直径组别可聚为一类;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新橙皮苷、柚皮苷和枸橘苷在酸橙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黄酮类成分,干燥酸橙果实中部分黄酮类成分含量与直径具有相关性,其中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相关性最为显著,柚皮素和橙皮素可在直径较小(直径≤2.8 cm)的样品中检测到.结论:酸橙直径大小与黄酮类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直径2.5~3.0 cm干燥酸橙果实建议作为枳壳入药.

    酸橙果实直径黄酮枳实枳壳

    基于HS-GC-MS技术的芸香科植物饮片的辨析研究

    董雪媛穆琦瑄宋玲玲刘本玉...
    2920-2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GC-MS)构建芸香科植物饮片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辨析枳实、枳壳、陈皮、青皮及挥发性差异成分.方法:采用HS-GC-MS技术分析枳实、枳壳、陈皮、青皮中挥发性成分,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聚类分析方法辨析4种饮片.结果:从枳实、枳壳、青皮、陈皮中分别鉴定了 47、34、33、36个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7个,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醇、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D-柠檬烯和γ-松油烯相对百分含量较高.OPLS-DA和聚类分析能够有效辨析枳实、枳壳、陈皮、青皮.结论:该研究系统阐明了枳实、枳壳、陈皮、青皮中挥发性成分及其差异成分,有助于揭示其物质差异及临床应用的差别.

    枳实枳壳青皮陈皮挥发性成分HS-GC-MS

    基于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控制联合化学计量学、EW-TOPSIS法的金鳝消渴颗粒质量评价

    张圣苗闻飞英方建袁新跃...
    2926-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一测多评(QAMS)法检测金鳝消渴颗粒中13个成分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及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对金鳝消渴颗粒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Kromasil© KR100-5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12批金鳝消渴颗粒中梓醇、地黄苷D、益母草苷、麦冬甲基黄烷酮A、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丹酚酸B、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的含量,采用统计学软件对12批样品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上述13个成分分别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8%~100.17%(RSD≤1.69%).统计学分析显示12批样品聚为3类,批次间呈现一定差异;梓醇、丹酚酸B、姜黄素、麦冬甲基黄烷酮A是影响金鳝消渴颗粒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金鳝消渴颗粒质量的综合评价.

    金鳝消渴颗粒一测多评法化学计量学熵权优劣解距离法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蒿竭通痹气雾剂质量研究

    李江刘旭张婷张希...
    2933-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研究蒿竭通痹气雾剂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建立蒿竭通痹气雾剂的指纹图谱,将数据导入SIMCA-P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提取变量重要性投影图(VIP),寻找出批间差异较大的成分.结合文献报道,对部分成分进行指认,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蒿竭通痹气雾剂的指纹图谱,标定了 22个共有峰,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0.952.PCA和OPLS-DA可将样品分为2类,VIP值图显示色谱峰3~10、18号是引起2类样品差异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指认出了雪上一支蒿甲素、马钱子碱、士的宁、龙血素A、龙血素B,10批样品中上述5个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8.69、112.26、118.64、19.54、20.92 μg/mL.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蒿竭通痹气雾剂的质量控制.

    蒿竭通痹气雾剂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质量控制

    基于UHPLC-Q-TOF-MS/MS快速辨别锐尖山香圆中有效成分

    张方坤钱敏王云飞韩圻...
    2938-2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结合抗补体活性筛选对锐尖山香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将锐尖山香圆75%醇提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及正丁醇萃取,得到4个组分,采用溶血实验测定4个组分旁路途径的抗补体活性(CH50),联合UPLC-Q-TOF-MS/MS技术分别对4个组分进行化学成分表征,并对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抗补体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石油醚层和二氯甲烷层活性较弱,正丁醇层组分无明显活性,乙酸乙酯层活性显著CH50值为0.064 mg/mL.利用质谱从锐尖山香圆4个组分中共鉴定出34个成分,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和三萜类,并发现3对同分异构体,测定了 4个成分含量.结论:UPLC-Q-TOF-MS/MS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解析锐尖山香圆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定向开发锐尖山香圆中三萜类的抗补体活性成分提供参考.

    锐尖山香圆UHPLC-Q-TOF-MS/MS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青风藤UPLC指纹图谱建立与3个生物碱含量测定

    成洪达
    2944-2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青风藤U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个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Endeavorsil C18(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建立青风藤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不同产地青风藤中3个生物碱青藤碱、木兰花碱、四氢表小檗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6批青风藤样品指纹图谱含有1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高于0.800.青藤碱、木兰花碱、四氢表小檗碱分别在0.010~0.100、0.010~0.100、0.0001~0.001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8%、102.57%、98.21%,RSD分别为1.49%、1.23%、2.03%.16批青藤碱样品含量均满足2020年版药典青风藤项下的限量要求.结论:UPLC指纹图谱结合3个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捷,稳定可靠,可用于青风藤质量控制.

    青风藤UPLC指纹图谱含量测定质量评价

    吴茱萸汤中7个成分含量测定及主成分分析

    徐敏凌晓阳丁梦磊王文华...
    2948-2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HPLC建立吴茱萸汤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吴茱萸卡品碱及人参皂苷Re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月旭C18(150 mm×4.6 mm,2.1 μm)色谱柱;以乙腈(A)-0.01%三乙胺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上述7个成分在一定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含量分别为3.3408、6.2625、4.1366、0.7879、1.3019、4.1730、1.0887 mg/g.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卡品碱.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快速便捷,重复性好,可为吴茱萸汤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吴茱萸汤含量测定主成分分析

    大建中方挥发油活性成分预测及提取工艺优化

    于吉苏娟黄浩洲徐世军...
    2952-2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预测大建中方挥发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活性成分及优化提取工艺.方法:网络药理学大数据分析结合文献报道预测挥发油药效成分,分子对接技术理论验证活性成分并对其权重分析作为AHP赋权依据;以GC-MS测得的柠檬烯、芳樟醇、姜黄烯和D-香芹酮百分含量和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结合AHP-熵权法优化提取工艺的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加水量.结果:预测大建中方挥发油活性成分为姜黄烯、柠檬烯、芳樟醇和D-香芹酮,核心靶点为 ADK、PIK3R1、PIK3CA、ANXA1、INS、HTR2A、ADORA2B、NR3C1、ADORA1,最优提取工艺为:药材浸泡时间1.0h,加水量8倍,提取8 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

    大建中方挥发油提取工艺网络药理学阿尔茨海默病AHP-熵权法

    连续式逆流动态提取技术在山苓祛斑凝胶提取工艺中的应用

    陈军江思远丁会邵华兰...
    2959-2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山苓祛斑凝胶连续式逆流动态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连续式逆流动态提取设备,选择料液比、粉碎粒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四个考察因素,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甘草苷和阿魏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并计算综合评分,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粉碎粒度为粗粉,阶段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60℃.结论:连续式逆流动态提取技术具有提取率高、能耗低等优点,为山苓祛斑凝胶提取工艺的升级提供了依据.

    山苓祛斑凝胶连续式逆流动态提取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