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旬刊

1008-3219

cctve@vip.163.com

0431-86908094;86908095

130052

吉林长春凯旋路3050号

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宣传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介绍教学改革新鲜经验,为职教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内涵与实施路径

    李玉静
    1页

    来稿须知

    4页

    职业启蒙教育一体化:为何与何为?

    胡斌武张婷婷黄梦婷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启蒙教育一体化是职业启蒙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职业启蒙教育一体化即开展一体化启蒙职业的教育。从价值逻辑来看,一体化是职业启蒙教育的发展理路,体现在塑造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特征、遵循主体身心发展规律的本质特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从实践逻辑来看,职业启蒙教育一体化的实施需要与生涯规划一体化,体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与劳动教育一体化,体现教育内容的持续性;与多元主体一体化,体现实施主体的协同性;与环境教育一体化,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职业启蒙教育一体化职普融通职业指导劳动教育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启蒙教育:技术逻辑与行动路径

    黄茂勇黄洁谊叶锦萍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系统性构建的重要一环,形塑着学生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价值观。职业世界正朝向智能化转变,但当前的职业启蒙教育范式难以追赶快速更迭的职业世界,致使职业启蒙教育普遍存在智能化程度不足、数据生态运作效能低、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缺失、整体性治理系统观缺位等问题。人工智能具有赋能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技术条件,可从构建职业启蒙教育整体智治格局、职业启蒙内容算法推荐、职业启蒙教育的制度设计、嵌入职业启蒙教育全过程、建制多源数据整合平台等维度,重塑符合智能时代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职业启蒙教育体系。

    人工智能职业启蒙教育职业教育体系技术逻辑行动框架

    新时代我国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定位、逻辑和路径

    王敬杰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具体行动,是提升国民职业素养和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我国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应以秉持适应性人才预备教育、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服务强国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科学定位,遵循"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梯次具化的目标逻辑、"生产劳动—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有序转承的演绎逻辑、"学校集中—多向协同—虚实融合—泛在延展"互嵌运行的形态逻辑、"教材编排—组织方式选择—角色调适—行动自觉—价值内化"动态推进的实施逻辑,并以"坚持思想引领,举旗定向""凸显技术素养,筑牢底蕴""拓展概念谱系,搭建框架""延伸课程网链,拓展空间""强化数字赋能,重塑生态"和"完善保障措施,提供支持"为推进路径。

    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建设职业能力适应性人才强国

    厚育大国工匠:教育家精神映照下高职院校的价值坚守

    邱亮晶赵青华龙庆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充分体现了尊师重教、兴教强国的深邃教育思想,富含教育情怀和深远教育目光,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厚育大国工匠在汲取教育家精神的内核后可形成彰显敬业尽责的主体理性、形塑博学多识的文化理性、弘扬求真务实的制度理性、担当善施教化的价值理性四个重要育人思想;可起到引领职教师资走向专业自觉、涵养大国工匠的德性与灵魂、为深化高职内涵发展注入动力、构筑职教强国建设精神根基等四个重要育人价值。鉴于此,可从坚定高职教师的理想信念、助推教育家型的校长转向、于教育教学中渗透文化故事、以制度引领发展四个重要角度出发,奠定高职教育家精神的生成基础。

    教育家精神大国工匠高职院校高职教师教育强国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逻辑——基于"双高计划"院校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杨雪陈瑜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复杂性理论的解释框架,运用fsQCA方法对117所"双高计划"院校的发展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识别出以教育驱动为主、以政府驱动为主、以市场驱动为主和三维驱动协同四种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逻辑。对四种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逻辑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逻辑具有复杂性、区域异质性和动态性特征。为此,需构建政府驱动为导向、市场驱动为核心、教育驱动为主体的协同驱动框架,打造差异化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驱动路径,并形成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驱动力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双高计划"院校高质量发展动力逻辑复杂性理论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新时代中国特色学徒制制度特征及优化路径——基于对2012-2022年81份学徒制政策文本的分析

    韩永强李鑫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学徒制制度是现代学徒制在新时代中国的制度实现形态,是中国特色学徒制政策发展的逻辑起点。以2012-2022年中国特色学徒制政策文本内容为依据,从政策视角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学徒制制度进行分析表明,中国特色学徒制制度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建立在新时代学徒制本土化实践试验的基础上,融汇聚力政校行企等多元主体参与学徒人才培养,最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针对中国特色学徒制制度构建中所面临的难点,未来还需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供给,协调各方利益、构建共治网络,引导行业参与、增强校企合力,完善质量体系、提升应用价值,由此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中国特色学徒制制度政策校企合作优化路径

    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转型:动因、意涵与路径

    王小明吕智敏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转型源于数字中国建设亟需高质量数字化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职教教师能力结构再造助力高质量数字化人才培养和职教数字化生态重塑倒逼职教教师数字胜任力提升。在剖析从信息素养到数字胜任力之本质转变基础上,提出职教教师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核心是数字胜任力,并构建了包含技术、认知、伦理三维度,应用、深化和创新三阶段的"3+3"职教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职业院校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在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中观层面开展能力认证、提供资源平台,微观层面融入培养培训方案、嵌入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数字素养数字胜任力

    "依证践行":面向循证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

    李天航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是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然而传统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亟需革新,需要在循证实践理念指导之下,围绕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利用相关证据形成解决方案并干预决策,引导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科学化,完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理论体系。面向循证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主要由追求"实践理性"的研究者、主张"交往理性"的实践者、认同"反思实践"的学习者、构建"行动网络"的管理者等主体构成,按照"依实提问""依法获证""依证应用""依效反馈"等步骤开展实践。

    循证职业教育教师教师教育教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