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资源节约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资源节约与环保
资源节约与环保

俞宁

月刊

1673-2251

zyjy_hb@163.com

022-27414383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长江道17号C-201

资源节约与环保/Journal Resources Economization & Environment Protec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Bardenpho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孙洁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原市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一步设计规模15 万m3/d,处理工艺采用改良Bardenpho+深度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改良Bardenpho+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物、悬浮物、氮和磷等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COD、BOD5、SS、NH3-N、TP和TN各项指标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99.1%、97.7%、98.9%、98.2%和87.4%.其中,在进水碳氮比低的情况下,出水指标TP相对于TN达标更有保障.总体上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出水标准,为其他污水处理厂的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污水处理厂改良Bardenpho工艺同步脱氮除磷

    海上钻井废弃物制备压裂支撑剂工艺研究

    金容旭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海上钻井废弃物为原料,研究探讨了利用水基钻屑、水基滤饼、脱油钻屑制备压裂支撑剂的可行性,测试了其圆度、球度、浊度及酸溶度特性,考察了烧结温度及钻井废弃物掺量对产品体积密度、视密度和破碎率等性能的影响.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明确性能影响因素,并探讨其相应调控方法,深入压裂支撑剂强度机理研究,同时测定了最大钻井废弃物掺量下污染物浸出特性,对产品环境安全性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钻屑及滤饼掺入与铝矾土等物质相互胶结形成致密结构,增加体系中氧化钙含量,形成陶粒支撑剂烧结中的骨架,制备出的压裂支撑剂性能良好,达到《水力压裂和砾石充填作业用支撑剂性能测试方法》(SY/T 5108-2014)要求;同时,对钻井废弃物制备的压裂支撑剂样品进行腐蚀性及浸出毒性检测,在最大钻井废弃物掺量下,测试浸出液各项指标均满足《污水综合标准》(GB 8978-1996)Ⅰ级标准要求.

    海上油气田钻井废弃物资源化压裂支撑剂水基钻屑

    资源型城市聚集区域PM2.5影响因子分析

    李红雨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资源型城市聚集的汾渭平原,在以 2000 年为起点的大气污染主要成分PM2.5 的时空分布基础上,通过随机森林特征重要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浓度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资源、财政、科教等方面的 12 个影响因子的关联性差异,从中筛选出年均降水、年均气温等关键影响因子并开展影响因子机理探讨.研究表明,自然因素中区域年均气温与PM2.5 的关联强度最大,其次是植被覆盖指数.社会经济方面人口密度是主要影响因子,资源、财政方面对PM2.5 浓度的影响处于中等水平,科教类因素的影响最小.

    随机森林大气污染资源型城市影响因子

    眉山市彭山区臭氧污染特征及其前体物分析

    康万里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源排放清单、受体模型、空气质量模型联用的综合源解析方法,对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臭氧(O3)污染特征及其前体物来源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彭山区O3 污染形势、浓度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前体物主要来源的相关结论,以期为成都平原地区O3 污染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彭山区臭氧(O3)变化特征前体物

    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包明忠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秸秆产生和管理的现状出发,强调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潜力和重要性,讨论了秸秆能源利用和有机肥料利用技术,并分析了其对土壤保护、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总结指出秸秆综合利用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作用,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秸秆综合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惠州市惠阳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覃小玲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逐日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惠阳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惠阳区空气质量整体尚好,2016~2020 年以优良天气为主,主要空气质量指标年均质量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要求;惠阳区空气质量波动较平缓,2016~2020 年污染日以轻度污染为主;2020 年空气质量较 2019 年有相对明显提升.

    惠州市空气质量减排

    青海草原生态保护困境与对策研究

    张耘硕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海省草原面积广阔,畜牧养殖业发达,草原是当地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鼠害、土壤碱化和沙化等因素,青海省的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草地退化速度加快.当前,青海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主要问题体现在草原生态保护机制不完善、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内容单一、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突出、生态型草种缺口较大、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等方面.为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从制度体系、工程项目、资金扶持、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发,解决现存问题.本文分析了青海省草原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实施草原生态保护的价值,探索了草原生态保护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青海草原生态保护困境对策

    肇庆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汤艳群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东省肇庆工业园区为例,对园区近两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污染物特征变化,发现肇庆工业园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受涉VOCs工业企业、城市施工扬尘、移动源、区域性污染和气象等因素影响,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按照环境工作目标提出对策,为肇庆工业园区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工业园区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防治对策

    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铁建华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辐射环境质量状况和存在辐射种类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并指出目前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难点,如检测手段和技术不足、监管标准缺乏与不完善等,提出了加强检测技术研发应用、完善监管标准和法规体系、健全监管机制和体系以及加强应急处置和风险评估能力建设等解决措施.

    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安全监管

    典型石化园区VOCs污染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

    张玉兰张晗孙学建沈琪...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典型石化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周边大气的影响,在 2021 年夏季和秋季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石化园区及周边生活区进行了大气VOCs采样,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量分析了 103 种VOCs物种,同时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分别计算不同VOCs物种对臭氧生成的贡献率(即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石化园区夏季VOCs浓度显著高于秋季,烷烃、烯烃和含氧硫化合物是最主要的VOCs物种,分别占TVOCs的 34%、18.6%和 18.1%.周边生活区夏秋季VOCs浓度较低且无明显变化,使用PMF模型解析可知VOC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其贡献率为 36.1%,工业排放对VOCs浓度的贡献率仅为 14.4%,说明石化园区对周边生活区VOCs浓度的影响较小.燃烧源和溶剂涂料源对OFP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 26.8%、23%.

    石化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物种组成臭氧生成潜势(O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