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资源节约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资源节约与环保
资源节约与环保

俞宁

月刊

1673-2251

zyjy_hb@163.com

022-27414383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长江道17号C-201

资源节约与环保/Journal Resources Economization & Environment Protec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进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措施和建议

    董淼富英杰裘亮商俊...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水处理厂对保护水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传统污水处理多采用"以能耗能"模式,忽视了污水作为能源和资源的潜质,与当下"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理念相悖.目前,随着污水处理要求的不断变化,污水处理厂管理目标已逐步从减少污染物向资源回收、低碳运行的方向转变.因此,污水处理厂碳减排需多处着力,应以开展多层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为突破口,并在具体实践中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多维度制定减污降碳方案,开发利用新能源新资源,鼓励减污降碳科技创新,多举并措协同推进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运行,助力我国污水处理厂低碳化发展.

    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问题措施建议

    毛细管空调系统在北京某住宅项目的节能应用

    王耀晨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细管空调系统根据仿生学原理,以水为媒介,辐射换热,均匀调节室内温度.结合新风调湿系统,实现温度、湿度独立控制,不仅能为业主 24h不间断提供温湿度适宜、新鲜的空气,以及打造洁净、宁静、舒适的生活空间,即"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的五恒空调系统的新型科技住宅,还能降低住宅能耗,节能效果显著.

    毛细管新风温湿度独立控制五恒节能

    旋转式蓄热催化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在电子涂装废气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为例

    饶秀娟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旋转蓄热催化氧化技术结合了蓄热工艺、催化氧化工艺,在工业有机废气治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不仅耗能低,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气流稳定性,提高空间利用率.研究以电子涂装废气处理工程为例,结合某电器制造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应用旋转式蓄热催化技术,结果显示该技术的应用催化效果较为理想,平均催化效率高达 97.7%,系统总处理效率在 90%以上.

    电子涂装废气处理旋转式蓄热催化技术

    生态停车场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

    饶钦富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绵城市遵循"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原则,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建设,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由于生态停车场的建设,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某景区生态停车场通过设置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生态停车位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使其降雨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以上,年径流污染削减率达到50%以上,有效控制了生态停车场的降雨径流,统筹保护了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通过着重介绍了生态停车场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雨水控制与利用计算、雨水溢流井及雨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以期为其他生态停车场建设提供更多借鉴与参考.

    海绵城市生态停车场雨水控制与利用下沉式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流污染削减率

    基于洞庭湖生态修复项目的土壤碳汇采样布设路径研究

    亓顺庆刘玲孜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领域内实现生态系统碳增汇的重要方式,土壤碳储量本底调查则是生态修复碳汇监测的关键一环,而对土壤采样布设路径进行优化,有利于更科学及可持续地落实土壤碳汇监测.以流域尺度上不同类型生态修复项目工程的碳汇监测需求为基础,依托"天空地网"监测体系,结合国土调查、光学遥感和铁塔哨兵等多源数据,构建土壤碳汇采样布设路径框架.路径框架内容包括基础数据获取、项目生态影响域划定、生态系统分区分类、样点选取布设 4 个环节.以湖南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区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为具体案例,阐述路径框架的应用模式和实践效果,从而为开展流域尺度项目的土壤碳汇核算和持续监测奠定基础,助力湖南省碳本底库建设,并为国内其它地区开展生态系统碳本底、碳汇量评估提供参考.

    碳汇土壤采样选点生态系统

    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分级处理与利用探析——以杭州市建德市为例

    林宝春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为研究对象,以"分级处理分级利用"理念为出发点,分析建德市当前生活污水治理的思路、治理模式、技术及运维管护机制.研究表明,通过引入"分级处理分级利用"理念,不仅可将污水处理过程分为不同级别,还能有效解决污水处理和资源利用难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对推动建德市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建德市分级处理分级利用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

    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类型与实践路径及应用探索

    胡从礼陈迎张静李润雨...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生,要求开发模式考虑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和产业布局等因素.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矫正了传统开发模式中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通过对EOD模式的特点与原则、开发模式、探索路径和应用进行分析,以及根据现实案例将该模式的开发应用归纳为城市生态环境、乡村生态环境、流域生态环境、工业园区生态环境、旅游景区生态环境5大类别,以期通过对EOD模式的系统性分析,更好地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EOD模式路径探析应用探索

    潍坊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现状及对策研究

    徐娜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染源自动监控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环境执法、降污减排的技术手段,受技术规范、监控设备、人员操作等各方面影响,监控数据异常情况较为多见.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全面阐述其污染源自动监控现状,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创新管理模式、加强联勤联动、明晰职责任务、强化运维服务等对策措施,从而使监控数据能真正用于环境执法、污染减排和应急工作服务,并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依据.

    污染源自动监控现状对策研究

    甘肃省生态环境改善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估研究

    王文玲
    90-9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构建生态环境改善水平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TOPSIS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不同指标的权重与指标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探究生态环境改善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趋势与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2005年到2020年,甘肃省的生态环境改善水平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表现出增长态势,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也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这一耦合协调度展现出"东南-西北双中心"的格局,揭示了区域发展的新动态和环境改善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积极影响.

    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InVEST模型耦合协调度甘肃省

    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实践——以某通用设备制造企业为例

    吴希睿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某通用设备制造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固体废物产生种类及数量占比,识别出可实施固体废物减量化的环节,阐述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方法,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优化、废木材的再利用、清洗废液的浓缩减量等,致力于将固废管理从末端处理向源头削减推进,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为相似行业的企业提供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的借鉴.

    设备制造企业固废管理减量化措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