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资源节约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资源节约与环保
资源节约与环保

俞宁

月刊

1673-2251

zyjy_hb@163.com

022-27414383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长江道17号C-201

资源节约与环保/Journal Resources Economization & Environment Protec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据远程监测的非道路工程机械排放治理技术应用

    吴笛刘坤
    46-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非道路工程机械排放治理领域,选择国二排放标准的典型机械进行颗粒物排放治理技术应用研究.匹配排放治理装置+利用数据远程传输技术监测装置运行状态的技术路线,标志着行业内对于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视及科技应用的进步,但现有研究在排放数据的准确性获取、实时监控效率及减排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面仍面临挑战.对此,通过细化试验机械选型、优化技术方案设计、明确技术路线,并结合排气温度与排气压力的综合分析、减排效果的量化统计,可系统提升排放治理技术的应用效果;通过精准监控排放治理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达成促进排放减少的目标,并为环境保护贡献实质性成效.研究旨在强调技术创新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关键作用,为非道路工程机械排放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数据远程监测非道路工程机械排放治理技术

    对污水处理厂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实际应用的对比分析

    李俊华黎方伟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珠江三角洲某污水处理厂在提标改造过程中,将原有的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替换为次氯酸钠消毒工艺的运营实例,在保持污水消毒原水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深入比较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 2 种消毒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管理复杂性和经济成本.提标改造后,次氯酸钠消毒的单位成本较二氧化氯消毒提高了 112%,但二氧化氯的现场制备工艺却涉及较高的安全管理成本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消毒应用对比

    罐式好氧发酵技术在污泥处置项目中的实际运用——以四川省某污泥处置项目为例

    王星郭清吉李华王学斌...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泥是一种固体废弃物,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应进行妥善处置.四川省某污泥处置项目,运用了一种以"好氧发酵罐"作为核心设备的好氧发酵工艺,并且设备具有吨投资相对较低、成本节约、占地面积小、环境友好的特点,处置后的污泥产品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 23486-2009)的标准要求,总能耗为 138.12kWh/d·t湿污泥,单位电耗除水率为 2.42kg/kWh.该工艺与目前国内污泥处置工艺的能耗水平相当,综合来看工艺运行稳定、处置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污泥处置罐式好氧发酵工程应用

    河道海绵城市设计在乌泥坑排洪渠的应用

    刁晴丽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政策形势下,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河道的水环境、水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对乌泥坑排洪渠(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生物制药工业基地段)场地现状及海绵城市本底条件分析,以河湖的自然调蓄功能基底,形成区域大海绵,增强海绵的连片效益,推动从单个项目达标转向片区达标整体组织实施的可行性,引领片区整体达标示范.

    海绵城市工程布置应用

    东莞某废弃电镀工业园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生态风险评价

    高园园孔露露温志良
    68-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广东省东莞市某废弃电镀工业园土壤进行采样,检测并评价场地土壤环境状况,检测了As、Cd、Cu、Pb、Hg、Ni、Co、V共8项指标,结果表明土壤环境质量尚可,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研究成果可为电镀企业搬迁后的环境监测评价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电镀工业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

    人工湿地建设运营管理重难点与对策分析——以宿迁市沭阳县某生态湿地项目为例

    杨力恺张立李喆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净化技术,正得到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某生态湿地项目为例,深入分析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并提出合理对策,使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和潜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也为同类型人工湿地的建设运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人工湿地填料水生植物冬季运行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研究

    顾信娜丁建平张培磊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涉及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多个方面.但当前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往往只关注部分指标,忽略了其他潜在污染物,导致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得不够全面.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提出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依据检测评价标准判断农田土壤样品质量,同时通过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可精准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微量元素含量,并可高效监测土壤环境质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网格法

    乡镇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周春于曹欣欣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承载着乡村振兴的重任.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保护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乡镇地区由生态环境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对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对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展望.

    乡镇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沉水植物对人工湿地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作用研究

    张立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水植物在人工湿地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沉水植物能通过吸收和转化营养物质,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氮磷营养负荷;沉水植物具备净化有机物的能力,可利用其根系和叶片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改善水质;沉水植物会与藻类竞争光照和营养资源,抑制藻类的生长;沉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同时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提高水体清澈度.研究基于此,进行沉水植物对人工湿地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相关实验.结果表明,4 种沉水植物对水中氨氮的去除率都明显大于对照组,且 4 种沉水植物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沉水植物在去除水中氨氮方面的优越性能.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合理种植沉水植物,结合其它生态修复措施,共同构建健康、稳定的沉水型水生态修复系统.

    沉水植物人工湿地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

    淮安市涟水县春季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周子尧戴亮丁启刚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管控华南地区春季常出现的细颗粒物(PM2.5)污染情况,对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的涟缘水务站点进行了大气PM2.5 的采集,以及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结果显示,在采样期间,硝酸盐是PM2.5 主要的化学组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来源较一致,以一次排放为主,受站点周边近距离燃烧源的影响较大;沙尘天主导时段,地壳元素对PM2.5 浓度有较大影响,远高于其他时段;PM2.5 浓度相对高值天时段,SNA(硝酸盐、铵盐、硫酸盐)等二次离子组分的占比明显上升.

    淮安市涟水县PM2.5污染特征来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