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资源节约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资源节约与环保
资源节约与环保

俞宁

月刊

1673-2251

zyjy_hb@163.com

022-27414383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长江道17号C-201

资源节约与环保/Journal Resources Economization & Environment Protec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东某电力公司土壤环境状况调查研究

    刘川岛虞凯浩
    89-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我国广东省某电力公司用地进行全面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场地调查,明确其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污染物种类及污染范围,并明晰各相关责任方的责任.调查遵循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Google Earth卫星图片、现场访谈、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和光离子检测仪(PID)等.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块土壤和底泥的监测指标未超过相关标准,符合工业用地的使用要求;地下水监测显示浑浊度和锂元素检出,但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地表水中氟化物和锂元素超标,但不具备挥发性,而地块未开发利用,暂时不会对使用者产生健康风险.

    土壤污染调查地下水监测污染物种类责任界定

    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方案研究——以尤溪县坪寨矿区为例

    王骆宾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适用性、成熟性、处理速度、治理成本、环境风险、可行性等方面,对资源化利用、集中阻隔及填埋、充填或回填 3 类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比选出最适合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坪寨矿区的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为集中阻隔及填埋技术.在此基础上,制定坪寨矿区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方案技术路线,即"固体废弃物清挖+防渗阻隔区固体废弃物稳定化、固化处置后原位阻隔+客土回填区固体废弃物稳定化预处理后异位填埋+坪寨矿区生态恢复",并制定固体废弃物的稳定化及固化设计方案.方案实施效果显著,可为矿区制定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方案提供参考.

    固体废弃物技术路线整治方案实施效果

    郑州市沿黄生态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张雯
    98-10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乎沿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河南省郑州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处,做好沿黄生态保护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之义.针对郑州市沿黄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制定情况、廊道建设现状和生态环境治理状况展开分析,结合近年来主要环境指标数据,重点评估黄河流域污染防治成效,系统梳理加快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统筹三滩分治、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强化科技应用支撑、形成协同治理合力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深化美丽郑州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沿黄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成效政策建议

    煤粉掺烧多组分固废的燃料型NOx污染物释放特性

    李子涵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管式炉及烟气分析仪等作为实验设备,以煤粉、轮胎、污泥及其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在空气气氛下进行燃烧实验,研究混合物在不同掺烧比例下的燃料型NOx释放特性.结果表明,在 100~800℃温度范围内,当轮胎越多时,NOx的瞬时释放峰值越小;当污泥越多时,NOx的瞬时释放峰值越大;当轮胎和污泥同时增多时,NOx的瞬时释放峰值较大,但小于煤粉与污泥掺烧的工况.

    管式炉燃烧多组分固废NOx释放特性

    人工湿地碳汇能力计算分析——以莱阳市食品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为例

    李文达刘冉史智豪滕钰...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人工湿地的碳汇能力,采用排放因子法,对山东省莱阳市食品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的碳汇能力进行研究,计算了不同类型湿地的碳汇、碳排放能力,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优劣.研究表明,在人工湿地建设中通过增加浅沼泽及乔灌木沼泽湿地类型面积、乔灌草水生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不仅能提高湿地的碳汇量,还能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增加人工湿地单位面积的绿量,为今后的人工湿地相关工程提供湿地碳汇能力参考.

    潜流人工湿地近自然人工湿地碳汇植物

    与页岩共混烧结制备轻质陶粒的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

    梁梅华刘本涛孙伟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污泥与页岩共同烧结,探讨污泥与页岩在不同配比、不同烧结温度及有氧无氧条件下对所烧结陶粒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陶粒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加,但孔隙率却无法达到商用陶粒26%以上的要求;与有氧燃烧相比,无氧条件下,当温度达到800℃时,物体表面的缝隙较小且分布更加均匀.因此,研究为后续优化原料配伍和生产工况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途径.

    污泥页岩烧结陶粒孔隙率表观密度资源化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体系构建研究

    荆郭霞赵恩北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也是生态文明制度的组成部分,坚持完善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目前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体系的构建研究还相对缺乏,相关制度也不完善,因此研究在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其构建思路及构建路径,以期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提供借鉴.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履行责任追究责任

    构建减污降碳创新型城市背景下的排污权转型路径研究

    富英杰董淼黄幸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分析减污降碳创新型城市的现状,总结已有的减排措施和成效,通过调查城市排放情况、能源结构和环境政策,揭示城市在减少污染和降低碳排放方面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包括推广清洁能源、优化城市交通、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和发展循环经济等.同时,建议聚焦于技术创新、政策落实和城市规划与管理,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另外,为了有效应对排污权转型挑战,还提出了健全政策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公平分配排污权、技术支持、监测与督查及风险管理等建议.

    减污降碳创新型城市排污权转型路径

    广西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适用类型分析

    陶杰仪韦政有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研广西多种功能类型民用建筑项目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现状,分析这些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适用类型建议,以期为广西未来在建筑可再生能源使用的相关政策考量上提供一些参考.

    广西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现状适用类型

    "双碳"目标下碳足迹标准认证的挑战与应对

    霍广龙潘晓滨
    128-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认证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呈现出多样化、直接化、重点化认证趋势.碳足迹管理属于"双碳"标准体系框架下基础通用设施,其认证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上已有显著发展成效.但就实际而言,碳足迹标准认证还面临着顶层设计有待强化、相关标准和基础设施有待健全、个人信息保护重视不足、绿色贸易壁垒挑战等问题,因而需积极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底层制度建设,重视法律隐患,做好国内国际认证衔接,促进推动落实"双碳"政策和服务"双碳"目标的实现.

    "双碳"目标碳足迹低碳认证绿色贸易壁垒